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
——读《我就是数学》有感
文车森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细品每一位名优教师的成长,无不是从读书开始,看得书多了,便也掌握了观书技巧,久而久之自身积淀厚了,识理多了,才能厚积薄发。
疫情肆虐,不能远足,不妨平心静气,开一卷新书,让心灵涤荡在清幽的墨香中,让思绪在文字间恣肆徜.......
与书相约,让心情在浮世的喧嚣中,归于平静;与书相约,在白纸黑字中感召名师大家的伟力。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华应龙老师的教育随笔《我就是数学》。之所以选这本书,是因为我个人也有写随笔的习惯,并受益于撰写随笔。当然,我的随笔是随意的,而华老师的随笔却流露出他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对数学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
这本书,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他对别人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日常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全书分为“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六个方面。一篇篇来自教学实践的真实的短文,不仅操作性、实用性很强,而且能让人感觉亲切而富有美感。从书中,不仅感悟到华老师数学名师的缜密严谨,还有博学才子的浪漫才情。
教育像农业一样需要信任,需要宽容,需要耐心,需要等待,需要守望。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更不是商业。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
一句句精致的语言,饱含着无尽的哲理。透过文字,可以感受到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突显出他对教育那份洋溢执着的热情。
正如他所言:“觉得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是件很踏实、很惬意、很幸福的事。”他是一个能在自己平凡的课堂上找到幸福的教师、一位懂得感恩的教师,因此成功之神一定会向他招手。
他的“感谢差错”、“从误导悟”,让我看到了错误也是一种资源,让我不禁感慨——学生错了又何妨;我思故我在,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妙处自不在言;“不平则鸣”,用竞争激发学生积极性,别出心裁......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边思边读边实践,提升自我妙不可言。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我就是数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正是这句话体现了教师的大气,彰显了教师的才气,散发了教师的魅力。
我坚信,只要心中有爱,必将赢得精彩!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只要我们坚守着自己的教育初心,持之以恒,努力地朝着那个更加优秀的自己不断前行,我相信,我们总有一天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最后,衷心地祝愿各位,在教育的人生路上留下美好、留下温暖、留下爱······
2022-2-14号早上完稿

读书有感
诗车森
阳光步履蹒跚走进过图书馆
像个耄耋的老人
找个安静的角落 沉睡成一个甜蜜的午后
静卧的老猫,躺在时光温柔的怀抱
惊觉欠伸,伸出双手洗洗脸
“喵”的一声轻轻走远
那一眼又一眼类似黎明的目光
轻轻扫过桌子上趴着的一个又一个沉睡
梦里一两声鸟鸣
在日复一日的疲倦里
点缀成盛开的春天
打个哈欠,伸个懒腰,揉揉眼睛
看阳光从窗口滑落
黄昏的笑靥慢慢挂在天边
于是在残留的光亮里,掌灯
走过层层叠叠的书架
在任意一排停下
开始模仿电影小说里俗烂的桥段
随意抽开一本书
下一秒就会抽中我的幸福
于是所有的想象,在那一刻
泛滥成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