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空想,不多想,不乱想
作者:京博国学
朗诵:吉立红
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凡事不破不立。人活一世,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应该突破的,也是自己。自强者胜,自胜者强。
一个人的强大,从停止精神“内耗”开始。
不要多想,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曾国藩说过:“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这16字,道尽了人生最好的状态:对过去释怀,对将来坦然,对现在尽心致胜。
汉宣帝时,长信少府夏侯胜因反对皇帝升格“庙乐”而被群臣弹劾,而丞相长史黄霸仰慕夏侯胜的学识,不肯在弹劾书上签名,也被一同举报。
皇帝一时气急,将两人都打入了死牢。
在狱中,黄霸趁此机会向夏侯胜请教《尚书》。夏侯胜苦笑道:“咱俩即将赴死,读经有何用呢?”
黄霸正色回答道:“孔子有言,‘朝闻道,夕可死矣。’当下学有所得心有所悟,今天就是快乐的,何必管明天呢?”
夏侯胜听了为之一震,两人谈经论道,不胜欣喜。
就这样,两人在狱中一教一学,整整度过了三年,直到汉宣帝大赦才得以出狱。
后来,夏侯胜成了帝师,寿至90岁。
而黄霸则官至丞相,《汉书》评价他:“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鬼谷子说:“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思不达则事不成。“
人活一世,大多数的焦虑,都来自于对昨日的执念和对明天的奢望。
如果总活在昨天,就会感觉懊恼、后悔;如果总活在明天,则会感觉焦虑、恐惧。
事实上,过去你留不住,明天,你也抓不到。唯一能把握的,就是今天;而今天能把握的,就是每一个当下。
清空焦虑,活在今天;清空纠结,活在当下。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多的胡思乱想,会产生严重的精神内耗,反而没有能量去做好事情,做对事情。
从当下每一刻做起,遏制住精神内耗的思想源头,该吃就吃,该睡就睡。
不经意间,一个人强大的序幕就已悄然拉开,人生悠长,未来可期。
不要空想,行动起来才有答案。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
与其看着鱼儿解眼馋,不如回去织网再回来捕鱼。
行动出结果,努力定人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动,就会收获什么样的结果。
路虽近,不行不到;事虽小,不为不成。
任何伟大的计划和目标,若不付诸行动,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思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行动一次。
做,不一定成功,但不做,就一点机会都没有。
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棘手,尽管放心大胆地去做。
纵使华丽丽地跌倒,也胜过无谓的空想徘徊。只有行动,才是成功的保证。
不要乱想,做最好的自己。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越在意别人的眼光,越畏畏缩缩;越在乎别人的评价,越止步不前。
所有的偶然,都藏着必然。当你专注做自己时,幸运就会悄然降临。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唯有自己能够肯定自己,才能得到世界的肯定。
一个成熟的人,懂得在无人鼓励和肯定,甚至是打击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安慰自己、鼓励自己,自信笃定地坚持做自己。
借用李笑来的一句话:
“如果你是出色的,不需要证明你是出色的,别人自然会看到;
如果你是平庸的,不需要证明你是平庸的,别人还是同样会看到。”
故而,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只需要花时间取悦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
越努力越幸运,生活给你的回报,远比你想象中要多。命运,不会偏袒任何人,却会眷顾一直朝着光亮前进的人。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实践一次。


讲好中国故事 把中国读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