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禺同山”
文/谢吉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地处云南楚雄大姚县蜻蛉河岸“禺同山”即紫丘山,又称“白龙山”,岩壑深邃,兴雪致雨,灵异甚多,山峰巍峨、挺拔峻秀,是金马碧鸡的发祥地,古朴而清静的历史图画,与清新而平和的现实情景,亲亲密密地融为一体,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
“禺同山”是苍山延伸大姚的一个山系,金沙江、澜沧江两江并流分水岭,盐马古道连通德宏至缅甸,茶马古道贯通川滇达新疆,留下不少美丽的传说,披上神秘色彩,光阴如此静美,恬淡,甚好!千百年来,人们对“禺同山”的探谜一直没有停过脚步。
金马碧鸡在“禺同山”横空现身逍遥闲趣,好看的紫云在东西走向的山岭飘逸,一路山脉相连,散落的彝家山寨静静地躺在山的摇篮里,和青山绿树相互掩映,房顶的烟囱冒出袅袅炊烟,丝丝缕缕,随风飘散。在这深山领地,彝族人在“禺同山”庇护下世代相守,男耕女织,播下希望的种子,度过平安的岁月,收获幸福的果实。
一个美丽的传说,就是一首凝固的诗,集名气、灵气、文气的“禺同山”都藏在史书里、文人墨客的诗句里。远古时代,一马平川滇西北,地球板块运动、地壳状臂撕裂,青藏高原三江源水滚滚而下,鱼肥马壮的千里彝山群峰凸起,金沙江在大姚拐了个弯擦肩而过、奔腾东去。“禺同山”阻断蜻蛉河流,蜻蛉大地变成一片平湖汪洋,白蛇精、里鱼精、野猫精祸害苍生,玉帝派三仙女下凡造塔震妖。“禺同山”才让道蜻蛉河,蜻蛉大地恢复了往日的繁荣,由此留下唐代白塔、文笔塔、锁水塔,“紫丘治雨、妙峰晚翠、赤浦渔舟”美景。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名人名士纷至沓来,汉代王褒客也踏上了恭迎“金马碧鸡”之旅,留下动人的传说和美妙诗文。在汉代的一天“禺同山”电闪雷鸣,山岭间闪现一座金碧辉煌的巨大宫殿,神马空中奔腾,金光四射,银光冲天,万木生色;神鸡展翅高飞,翩翩起舞,五彩缤纷,眩人眼目。汉宣帝梦见“金马碧鸡”之神灵,派王褒持节前往求之为祭祀之神。王褒企图凭借“汉德无疆”,写一篇祭文,就将金马碧鸡召唤进皇宫。王褒在返回的路途中病死“昆明碧鸡关”,金马碧鸡神位留在了昆明。清代名士赵士麟在《碧鸡诗》里这样写道,“彩云一片舞天鸡,五色光中望欲迷。化作青山千载碧,王褒空自渡巴西。”后将“金马碧鸡”牌坊雕塑在昆明金碧路和大姚县城。
清晨,我们踏上了探秘“禺同山”之路。开着车从县城出发,青山绿水绕道蜻蛉河,一路赏着繁花似景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彝家山寨,穿梭在古木翠竹掩映、层林尽染的乡间道路,白云牵着我们往麻街、打卦山到人间天堂“禺同山”。
黎明悄然过去,太阳探出怕羞的头,越过峰峦,穿过树梢,露出早已涨得通红的脸庞,天际蠕动着的厚厚的密云,将一束束亮闪闪的金线倾泻而下,随着时光无声息地流逝、奔涌,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神奇“禺同山”染成金色。拨开密云的绵羊,爬上天边的草甸,沐浴着迷雾筛下的点点阳光,温暖撒遍全身,也撒遍彝岭“禺同山”之巅。鸟儿醒了,翕动着惺忪的小眸子,在透亮的山间嬉戏追逐,在枝桠间叽喳啁啾,在旷野里飘荡;“禺同山”醒了,享誉“高山绿色精灵”的野兰花涵映吐露,火红的桃花、樱花、马樱花、山茶花、杜鹃花开得如痴如醉,含笑春风,粲然若烟。挺拔的青松耸立高峰,高傲的腊梅含苞怒放,演绎着生命中独有的典雅美丽。小草在微笑,花儿在微笑,千年的古树在微笑……
车辆经过四十分钟的行程,穿过古代紫鹫安营扎寨、操练兵马的“天生堂”,登上士兵站岗放哨的“哨顶”,把四周的青山轻轻揽入自己的怀抱,山间薄薄的轻雾踩在雷公的脚下,冰霜在金灿灿的温暖里融化,盘旋的雄鹰冲向蓝天,拾一抹岁月静好,种一份懂得,光阴漫过,收获一朵秋日的温暖嫣然于心。真是“一目独揽众山小,千里彝山竞彩霞。”
“哨顶”散落着一棵棵高大的青松、古柏,古木挺直,象一排排笃定的卫士,静静矗立,守护着“禺同山”的水,陪伴着“禺同山”的风,天边那一抹明艳的红,热情似火,温暖了游人的寂寥。
鼓韵“禺同山”,金骨茂苍雄。沿着“禺同山”“龙身”响鼓地前行,脚下传来奇伟磅礴的“隆轰轰、隆隆轰......”声音,时而优雅至极,时而像击鼓撕杀的古战场,思绪掠过“雷鼓振天、战旗飘扬、人撕马啸”的战场情景。
我们登峰海拔2705米的龙头“禺同山”顶端,“金马碧鸡”现身的地方,环观群峰,一个个山头探出云端,白云翻滚,云雾缭绕,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白龙。仰望长空,大片的火烧云,吟咏着古代诗词,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的天幕上。远望南海波涛汹涌,近观苍山洱海雪,头戴祥云紫光环。俯瞰足下,县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镇妖“三塔”尽收眼底。静听“三潭瀑布”恕吼,金马奔腾急奋蹄,碧鸡高歌映彩绘,尤如一幅静谧幽深的工笔画,品尝到的是美妙绝伦的大江南北状美画卷。
当我们如痴如醉之时,一只雄鹰高空盘旋,突然俯冲下来,扑向一只彩鸡,大家惊出一身冷汗。此时,“三潭瀑布”烟云腾空起、薄雾绕山间,白如雪、软如棉,与“禺同山”相依相恋、融为一体,
“禺同山”的白龙身披上银装素裹,春雨洋洋洒洒,田间注满了一凹春水,如丝、如绢、如雾、如烟……雨景美的像一幅没有尽头的诗书画卷,一个山环水绕的彝岭山寨,宁静安详,清秀靓丽。哇,奇遇闻名遐迩的“紫丘治雨”景观!
关帝一长云,普世济苍生。关帝箐“老银洞”是金马碧鸡居住地,有险峰、山谷、岩洞、棋盘、花园,从谷底到洞口高约660尺,又是一个人间仙境。
我们沿着骡马古道向夹在山峰间的关帝箐“老银洞”进发,穿过一片密林,花木掩映,脚踩绵延的野花、松针、野草,尤如地毯铺满大地。密林深处流出一条条碧波荡漾的小溪如玉带舒展,那不息的淙淙流水,是缠绵于青山的碧缕银丝,是“禺同山”的血脉里涌动着的新鲜血液,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它们有着明亮而不耀眼、活泼却不张扬的神采。清澈的溪流蜿蜒流过开满山花浪漫的草地,蜿蜒起伏,涓涓滴滴,跳动着欢快音符,不时回过头来向我们微笑,流淌着一抹春光和神韵,沐浴着金金点点的阳光,怀揣着满心底的欢乐,看着流淌在水中的云天倒影。关帝箐淙淙奔涌的小河淌水,欢快地唱着赞歌,一路向东,时不时地打着旋涡,奔向大海,去追寻梦中的海洋,就连草甸上的风也带着醉人的气息,如同走入远古的神话,走入上帝的“伊甸园”,不知不觉地被“老银洞”这“世外桃园”融化。
神奇关帝箐“老银洞”展现在眼前,岩有“银洞”,有山“棋盘”,悬崖前面青砖绿瓦四合院,绿树青山的倩影倒映在水中,随着河水的流动也在摇曳起伏。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流淌的关帝箐的小河上,水面立即披上了一层金光,棋盘山上两神仙吞云吐雾、奋力拼杀。让你品味到“一柱青峰耸白云,人间造化似神仙”一道奇观大餐。
我们爬进古人开凿的“老银洞”,洞口从石岩顶端向下左拐右弯,一凳凳往下延伸,几米后伸手不见五指,据说有两个岔口,每个岔口长达3至5公里,直通大龙箐三台坡龙潭岩子和五福蔡家冲,探险家也未能征服。洞的深处传来“叮咚、叮咚......”清脆的响声,像“编钟”传韵,又像“洞经音乐”传唱,清脆悠远,穿越时间之轴,让世界驻足聆听,以超然地域环境的人性追求之美感动着每个人,美到心醉!
“灵霞吐虹,行云舞风”,我们在“禺同山”七棵树宿营,这里有浑水淹天的传说,留下的遗迹不见踪影,圆圆的月亮从山间缓缓升起,静静地挂在彝族古老的土木瓦房山尖,追逐阳光的脚步,踩在轻雾的尽处,夕阳下的乐章在金辉中蕴蓄着温馨的灵境。
在夜幕降临时,似乎一伸手就可以与嫦娥来个亲密接触,与吴刚一比桂花酒的酒力,与北斗星窃窃私语。大姚县城霓虹灯像一串串彩色珍珠包围了“禺同山”,繁星点点眨眼睛,月到当顶分外明。树林中小动物四处鼠窜,小猴偷窥喜戏,农家院坝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映红了稀稀落落的彝族寨子,一群穿着彝族刺绣服装的青年男女冲进火场,对唱民歌、跳起左脚舞,二胡、三弦、唢呐、琴弦、芦笙、过山号合鸣在夜空中久久回荡,人群纷纷驻足,让你体验到梦幻“禺同山”之魅力。
蓦然回首,皓月无边,“禺同山”彝家山寨在夜色中变得虚无缥缈起来。人在画中且吟,暮霭沉沉楚天阔,彝岭深处人间天堂“禺同山”,犹如海市蜃楼,在时光与生活的交融中,在岁月与生命跳动的律动间,不慕繁华,不媚喧嚣,静卧在峥嵘岁月深处,坚守心底的那份永恒和眷恋。
谢吉明,云南省大姚县人民检察院职工,爱好文学,多有发表。
总顾问:周瑟瑟 刘杰
首席顾问:刘艳芹 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张小平 魏红霞 杨秀波
顾 问:戴俊明 王笔正 荒村
社长:彭永征
副社长:刘艳芹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彭永征(兼)
现代诗歌主编:刘艳芹(兼)
报告文学主编:彭永征(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英汉互译主编:倪庆行 魏红霞(兼)
潇湘诗苑组稿主编:周丹(兼)
当代先锋文学微信群网管:李铁峰
法律顾问:刘明
记者:彭谨 杨子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