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詩潔,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从事文职工作。曾经在广播电台录播我的散文《冰房子》散文《胡同变奏曲》收录在《津沽往事》一书,散文《小时候“年”的味道》收录在恬园笔会,散文《长江一号快乐启航》收录在长江征文,散文《蝴蝶兰花草》收录在“七彩虹”杂志其他作品:疫情日记 《人类冬眠吧》散文/诗集《诗意的栖居》短篇小说《约瑟的小屋》《灵魂在徘徊》长篇姊妹篇《冬雪无殤》《回眸无泪》。

【播音】路芳一个生长在军工大院的朗诵爱好者,天津图书馆朗诵艺术团等多家团体成员。爱好朗诵,用文字传递真情,用声音唤醒文字。为梦想加油!
小时候“年”的味道
作者/詩潔
播音/路芳
小时候,最快乐的节日就是春节。每年除夕的上午,妈妈忙着贴窗花,挂年画。水灵灵的水仙花,红灿灿的一品红是那样的喜庆。我望着墙上的年画,“春耕图”和“连年有余”的大娃娃哥笑个不停。到了晚上,是要在吃饺子前放鞭炮的,姐姐煮着饺子,我迫不及待地拽着妈妈的衣襟往外走,看着哥哥放鞭炮。

哥哥把红红的鞭炮铺在院门口,快乐的又有一点点紧张的他,拿着一根长香点燃信子,只听“嗤—嗤—”的声响后,鞭炮“噼里啪啦”爆豆一样地响了起来。紧接着他又把二踢脚稳稳地摆在地上,抻着胳膊眯着眼睛,小心翼翼地点燃了信子,先是一声沉闷的声音“咚─”,然后“当─”的一声脆响,飞上了天空!

妈妈堵住我的小耳朵,恐怕把我吓着。炮声刚停,几个男孩子跑过来,借着熹微的暮色,弯腰弓背从一地碎鞭炮纸中寻找哑炮,你抢我夺着。十字路口微弱的灯光下,围着一群男孩子,摇着滴滴金儿,大火圈儿小火圈儿交相辉映着,孩子们唱起来:
滴滴金儿冒火星儿,
烧了裤子露小鸡儿。
滴滴金儿冒火星儿,
烧了裤子露小鸡儿。
朵朵小金星滴水一般地散落下来,如同金豆子、金珠子落地便消失啦!

有个女孩子打着纸糊的南瓜灯笼,烛光透过橘红色的纸,照得小脸儿红彤彤圆润润的;有的打着六角宫灯,玻璃上的喜鹊,在摇曳的烛光中像是要飞起来似的。一束束烛光照亮了脚下的路,一群可爱的小丫头们唱着甜甜的歌谣,拉着手在胡同里走来逛去。
打灯笼嘞 烤手喽,
你不出来 我走喽。
往哪儿走 马路口,
马路没有人 ,
有只老虎要吃人。
小孩小孩你别怕,
灯笼里面有洋蜡。
洋蜡点火儿冒红光,
烧死老虎我吃肉来你喝汤。
突然,闪光雷冲上了夜空,小伙伴们齐刷刷地仰起了脸,望着一个接一个的闪光雷窜上了天空,托起五颜六色带着长长的哨声,在天空中炸响!一时间,胡同里马路上,四面八方同时响起了鞭炮,淹没了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夜空中闪烁的烟花好像一盆金菊,眨眼间变成了小火花,就像流星雨无声地散落下来。

空气中弥散着浓浓的火药味,妈妈喊着哥哥回家,我不肯进屋。妈妈对我说:“我给你点灯笼戴红花好不好?”我高兴地跟着妈妈走进里屋。妈妈哼唱着:“丫头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个破毡帽!”妈妈给我插上一只头花,点上了灯笼,我提着红红火火的灯笼走到外屋,给爸爸拜年!爸爸高兴地从口袋里掏出两张新票给了我和哥哥。家人们欢乐地围坐在圆桌旁吃饺子,妈妈见我够不着盘子,她又哼唱着:“丫头丫头你别馋,吃着饺子过大年!” 夹了一个饺子放到了我的小碗里,我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大人守岁到了凌晨,打个盹就起床了,初一要拜大年呀!邻居们相互串门问声“过年好!”人们每走到一个院门口都要停下脚步,欣赏着大门上的春联。
武大爷家的门上贴着:天增岁月人增寿,人寿年丰福有余。横批是:风调雨顺;对门的胖婶儿家门上贴着:玉龙吐宝庆吉日,金凤含珠贺新年。横批是:吉祥如意。李大伯和李婶儿一早就忙着捡柴禾担水,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招财进宝”!

孩子们玩儿得更欢实了,男孩子在地上抽陀螺,鞭梢儿“噼啪噼啪”地响着,陀螺滴溜滴溜地转;有的抖着闷葫芦,你就听吧,“嗡儿—嗡儿—”的响声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女孩们穿着新衣服戴着头花,抹着胭脂,撅着红红的小嘴z唇ch,高兴地跳着皮筋儿。长长的胡同里从这头到那头,大人们欢乐地喜上眉梢,孩子们玩得手舞足蹈!
虽然当年人们的生活很困难,但是,春节还是过得快快乐乐,热热闹闹!那最深最浓的一抹 儿时“年”的味道,始终萦绕于心,挥之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