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木耳液体种三级菌培养操作流程
——致长白山耳农朋友
唐胜德
所谓液体三级菌培养操作流程无非就是温度管控与通风管理这两大环节。
首先,液体种有别于固体种,它在先期培养时尤其是48小时之内必须有足够的温度来保证它在最短的时间内定植萌发。所以说在接种后48小时之内。三级菌袋儿内温度一定要达到29~30度。而固体三级菌则可以略低一些,甚至更低。因而出锅后的菌袋儿冷却时温度达到人的体温以下,也就是35度以下就可以进行接种,不必冷却到30度以下。因为在拔塑料棒、往培养室运输以及上架子的过程中袋内温度会相应的散失很多的。
一句话,在不超温的状态下,一定要抢温接菌。

上架后前十天内袋内的温度一定要达到29~30度,以便菌种尽快萌发吃料蔓延,占领料面,阻止杂菌感染。
在这期间内,如果袋内温度超过30度,无论上架几天,哪怕是上架的当天也要进行通风,绝对不能超过30度。如果说温度没有超高,一般来讲一周之内不必通风。此时通风唯一的目的就是降温。
11~30天,结合通风把温度降至27~22度之间。
30~40天,更要把温度降至22~18度之间。温度不要过高,以免过度消耗营养,为打孔出耳做准备。一般情况下40~45天绝大多数菌袋儿都会长满的。

这里着重需要强调一下,三级菌袋儿进入培养室之前,培养室一定要进行到位彻底的消毒灭菌。
首先要对培养室的墙壁、菌架等物品进行药物喷洒,以达到灭除物体表面杂菌的附着,然后借助喷洒药液时造成的高湿,对培养室进行加温,在高温高湿的状态下对空气当中的杂菌进行培养,让他们充分的复活。并且温度越高效果越好。在这种高温高湿的状态下培养三至五天,然后用药物熏蒸的方法,对整个培养室空间进行彻底的灭菌。
灭菌的药物要交叉使用。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使用哪种类型的药物。你比如高温高湿的状态下,硫磺最好。但是反过来,你在干燥的状态下使用硫磺反而没有用。
也就是说,没有哪一种药物可以包医百病的。
药物熏蒸需在菌袋儿进入培养室的前一天进行。培养室上满菌袋儿之后,尤其是前两天,千万不要二次进行熏蒸,因为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杀了杂菌,也可以透过海绵进入袋儿内,伤害菌种,尤其是液体菌种绝对不可以这样做。
只要我们之前的药物喷洒、气雾剂熏蒸做到位的话,一般情况下在培养期间就不再需要二次进行空间的熏蒸处理了。如果有必要的话,必须在上架培养十天以后才允许操作。

这里还要着重强调一下通风。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句话,通风治百病。不要怕通风会有外部空气当中弥漫的杂菌进来,你一定要想清楚,外面的空气在我们培养的过程当中,是比室内的空气要好的,你不要怕。足够的通风换气,不仅仅是为了排放二氧化碳,更是为了培养室内有充足的氧气提供给木耳菌。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你首先要清楚你通风的目的。如果是为了降温,那么要在早晚室外空气寒冷的时段进行;如果就是为了通风换气,请在中午天气暖和的时候进行。尽量通风,不要在早晚进行,因为早晚温差大,菌袋儿培养后期的时候容易因为温差大提前形成原基。至于通风换气时间的长短根据你菌室菌棚构造与风机的多少以及位置设计灵活掌握。
最后一条,如果您的菌袋儿培养好了,再继续18~15度低温状态下培养一周。让菌丝充分扭结,达到菌龄的要求,然后把温度降至3~6度之间。等待室外温度适宜的时候移至大棚或露地进行出耳管理。
祝大家风调雨顺,日进斗金!

作者简介:唐胜德,笔名:唐半傻,网名:独坐凭栏。左手种木耳右手写诗歌,靠食用菌为生的作家,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