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命(7)
文/彭太光
董正才应征入伍去当兵,从来都没有想过去部队是去享受。更多的,是准备热血洒疆土。是的,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牺牲了多少可爱可敬的士兵。董正才也是这样做好了准备的:万一台湾国民党搞什么反攻大陆,那在福建前线的部队肯定是首当其冲进入战火的。凡打仗,就一定有牺牲,战场上死人的事是时常都会发生的。一九五一年,中国刚刚解放两年,新中国刚刚准备抓经济建设,美国佬等西方国家容不得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狠心要搞垮中国共产党,在朝鲜半岛掀起了战争,战火直逼中国东北。中国人民是不怕死的,中国共产党是不可战胜的。在刚刚放下武器的路上,是美国佬逼我们重拾武器,走向了抗美援朝救国之路。
应征入伍的时候,董正才做好了奔赴朝鲜战场的准备。因朝鲜属于东北边境,较为寒冷。部队上考虑到南方的兵去朝鲜不是很合适,在用兵上,基本上都是北方的兵。作为南方的兵,只要守住了福建沿海一带,就守住了祖国的西南大门。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是有些蠢蠢欲动的,是想利用国内的经济不怎么景气,朝鲜半岛的战争已经爆发,抗美援朝的中国官兵,在朝鲜战场上如火如荼。若是此刻举兵侵犯大陆,中国政府不可能在两个战场取得胜利。
没有朝鲜半岛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本是可以收复台湾的。当时的战略部署都已经到位。美国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贸然挑起了朝鲜的南北战争,让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顾首不能顾尾,只能是二选一:要么收复台湾,丢掉朝鲜乃至整个东北。要么暂时放弃收复台湾,将军力投向朝鲜战场。
一切都在美国佬的预料之中。美国佬预料在朝鲜战场,中国军队必败。但历史的事实是,中国人民军队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让美国佬代表七国联军在板门店签下了停战协议。毛泽东当时就是这样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1950年10月27日,毛泽东约见民主人士周世钊、王季范。当毛泽东将“志愿军已经出国”的消息相告时,周世钊不无忧虑地表示:“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全国得到解放,这是建设新国家的大好机会。全国人民都希望和平建设,志愿军出兵援朝,是不是会影响和平建设呢?”毛泽东回答:“不错,我们急需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出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敌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朝鲜之战,让中国在国际上立了威,此后,除了珍宝岛事件、越南自卫反击战,没有那个国家敢在军事上动我们。由于朝鲜战场上的胜利,让前苏联对中国军队有了忌惮,在六十年代与中国政府交恶,撤走经济的、技术的、军事的支援,中苏关系进入不正常的状态,美国趁此机会与中国交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世界成为了三角关系:美国、中国、前苏联,这是后话。
长篇小说 命(12)
文/彭太光
一九五四年的四月份,董正才提前办理了退伍。假如按正常的退伍时间,应该是一九五五年的八月份。就因为他认识了蔡雪,就因为他与蔡雪有了友情友爱并跨越了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有了不该有的接触,干了不该干的事。董正才原来以为跟蔡雪好上了,蔡雪的父亲蔡国强就会帮他。按蔡雪的意思,他董正才可以去军事院校读书,读书出来后就可以在军官的步伐上越走越远。假如没有意外的意外,他跟蔡雪将组成小家,不论是福州或是上海,他们将有自己的孩子,会幸幸福福快快乐乐的度过一生。
可事情的发展发生不以董正才所设计的去实现。董正才他那能知道,蔡雪的父亲蔡国强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并不只满足于师长这个位置,他的上级领导在北京,且在北京的这位首长,帮他联系到了军委的一个领导,这个领导的儿子比蔡雪大三岁,在北京的某部队任职。蔡国强的首长已经帮他牵线,想要促成这桩婚姻。蔡国强女儿的好几张生活照片都已经到了军委首长儿子的手上,军委首长、首长的夫人、首长的儿子都很满意蔡雪,只等蔡雪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去北京的总后医院报到。
蔡雪是知道这些情况的。她不想让自己的婚姻为父亲的官途做交易,她想要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男人,董正才是她真正喜欢的人。她想要生米煮成熟饭,所以急急的就和董正才在一起了。她心里知道,可能违背了父亲的心意,可她已经跟董正才在一起了,她的父亲又能怎样呢?
蔡国强是不会同意女儿蔡雪的选择的。要是这样的结局,蔡国强在师长的位子上就到头了,就结束了他的官运了。蔡国强知道了女儿谈恋爱的情况后,没有说女儿什么。女儿蔡雪长这么大,更多的时间是跟他的夫人刘素洁在一起,女儿跟父亲的感情并不深。正是有这些原因,蔡国强的想法跟女儿的想法不在一个层面上。女儿想要追寻自己美好的爱情,父亲想要女儿嫁给军委首长的儿子,好给自己的官途结缘。
蔡国强不动声色的要团部安排了董正才退伍。董正才若没有与蔡雪的恋情,他四月份就可接替退伍的政宣股长。在政宣股长岗位上再干一年,要么当上连队的指导员,要么办理退伍。这么说来,董正才就是没有跟蔡雪有这层关系,他的当兵的路上,最多是个连指导员。反过来说,若蔡国强没有答应首长,或者说自己跟女儿的关系好,同意女儿的选择,董正才在部队就会有别样的一番发展前景,他整个的人生命运都将被改写。
人的命就是这样,关键的时候也许天时地利人和,一通百通,也许被别人的意志所支配,让你在这个地方通不了,只好另谋出路。
三月初,蔡雪回上海医科大学继续深造。蔡雪已经知道了父亲的态度,她跟董正才虽然这样了,可不会有结果。董正才去了信给蔡雪,蔡雪也许是因为学业,也许是不想伤了董正才的心,她没有回信给董正才。
董正才带着无奈,带着伤感,带着哀愁,带着失望离开了生活工作过几年的连队,告别了战友和连队的领导,回到了江西萍乡桐木村。
董正才回到桐木的老家,这里破旧的房子已经让他呆一天都不想。他凭着部队退伍介绍信,来到了市民政局。
市民政局坐落在市中心的西门,与萍乡火车站毗邻。市军供站、市军转干部安置、退伍军人安置都在此处。
董正才执着介绍信,直接进了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
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共三个人,主任王仕安,办事员颜斌、孙红兵。主任王仕安接待了董正才。
王主任和两个干事,都是部队转业复员退伍的。王主任在部队上做到了正营,转业回到地方,当上了市退伍军人安置办的主任。两个干事都是在部队上表现优秀,也是退伍回来直接分在民政部门,后又安排在了退伍办。
王主任个子不高,偏瘦,五官精致,为人随和,是个热心肠人。他接过董正才手上递过来的介绍信,说:小颜,你把小董的档案找出来给我。
颜斌很快就在档案柜找出了董正才的个人档案,交到了王主任的手上。
董正才的个人档案很简单:应征入伍审批表、体检报告、地方武装部的审查意见、入伍通知书、新兵训练营评语、通讯连评语、营部、团部审核意见、退伍审批手续等。在退伍手续审批意见栏,团部的意见是这样写的:董正才在连队表现出色,曾获得部队的嘉奖,享受正连职干部待遇。正是这个审批意见让王主任对董正才刮目相看。他已看过董正才的家庭成员,知道董正才的哥哥董正青也是去了部队当兵,他记得,董正青前年退的伍,是他手上安排的,分配在市邮电局。董正才在部队上是通讯连的政宣股享受连职的宣传干事,与通讯技术沾不上边,但与邮电通讯是有关系的。加上董正青已经分配在市邮电局,便问董正才:去市邮电局吧,你哥也是这个单位。
五十年代,各地邮电局属地方管理,那个时候,在萍乡,市属国有企业单位少,邮电局当时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很多的话务员都是在农村去招的人。董正才并不知道那个单位好与不好,只知道自己能够在市里工作,就已经是烧高香了。一个农村娃,一跃变为市邮电局的员工,他心里乐开了花。忙说:主任,我兄长也在邮电局?那好,兄弟间也有个照应。我都好久没联系哥了。
作者简介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理事、秘书长。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欲火(上)》、《祼局》。
作者QQ:2546961237。电话:13320099688
电子邮箱:pengtaiguang123@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