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向东班”劳模精神》传承的“火炬手”
——中国电信九江分公司王常明同志事迹材料

王常明,男, 39岁,中共党员,中国电信九江分公司智慧家庭中心客端装维支撑岗。2005年5月参加工作,历任向东班社区经理、向东班副班长、客端FTTH专业班核心成员、客端装维支撑、向东学院首席内训师、向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课题组组长、省级内训师、江西电信装维工作坊成员等岗位,多次获得省、市电信公司装维竞赛一、二等奖、省电信千人计划人才、省级优秀内训师、省电信D级人才等二十多项荣誉。王常明同志,始终坚守在最普通的基层岗位,从不懈怠,从不抱怨,他把客户当亲人热情服务;面对基层技术能力不足,他送培下乡悉心指导;面对困难和技术难题,他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的疫情和洪水来临,他主动请缨冲在一线。他始终坚守在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17年,他用自己的勤奋、敬业和执着努力传承着:“一个劳模带动一个班组,一个班组影响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唱响一座城市”的誓言,他始终跟随在劳模班长向东同志的身边,传承劳模精神,成为九江电信智慧家庭工程师岗位技术专家。王常明同志爱岗敬业努力工作,面对通信行业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促使他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积极传承向东班文化,通过个人努力成为公司技术专家。近年来他牵头九江电信向东学院和向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用实际行动实现“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的向东班学习文化,他极力推动师徒结对方式促进能力提升。王常明同志主动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徒弟。他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这些年 所带的徒弟很多成为基层岗位的技术骨干。在疫情发生后,中国电信推出天翼大喇叭为社区群众服务,由于春节期间厂家无法上门安装,王常明主动申请带队安装,冒着大雨为浔阳区人民路街道、金鸡坡街道等下辖的21个居委会安装天翼大喇叭,让防疫要求和党的政策第一时间通过天翼大喇叭“声”入民心。疫情期间濂溪区虞家河乡开天村有两户群众家孩子无法上网课,正当小孩爷爷奶奶焦急万分之时,王常明得知后,带上设备及时赶到现场,为客户办理并现场安装宽带和电视,并耐心指导老人和孩子进入网课步骤,小孩的爷爷激动地竖起大拇指说“电信人的服务就是好”。王常明同志工作十七年来始终恪守“辛苦自己方便他人”的人生信条,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他践行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把客户当作亲人和朋友。

王常明认为:顾客就是上帝,要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九江某大型企业行政办公楼装修,200多部办公电话和网络需搬到其他地方临时过渡,为保证企业通信不中断,他连续半个多月加班到深夜。大楼装修完毕原计划一周时间将电话和网络迁回大楼,但用户提出要用一天时间将电话和网络迁回大楼的要求,王常明二话没说答应客户保证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他连续工作27个小时将所有的网络、电话及分机按客户要求完成施工,客户非常感动。王常明在工作之余跟随着老班长向东同志做公益,他时常看望孤儿和留守儿童,共同推进向东班暖心公益行“温暖包”,走进中小学开展向东班四进校园公益活动和向东班爱心驿站,赴湖口马影镇新塘村为特困学生实现微心愿,在九江职业大学工程信息学院牵头搭建向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工作室给同学们讲解网络和通信知识,并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同学们交流,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随着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涌现,中国电信九江分公司成立向东学院,为全市装维岗位人员提供技能培训,王常明同志具体负责,为不影响维护工作,王常明送培训下县还经常利用晚间开展培训。五年来组织培训192场授课940.5课时参培7154人次;牵头组建县级辅导站,每年组织装维竞赛,每两年组织装维岗位认证,让基层人员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更好地服务全市客户和基层人员,王常明在全市培养了21名装维内训师,16名热熔机维修技师,组建智慧家庭智能门锁尖刀小队,快速地解决老百姓享受智能家居生活中碰到的难题。

都昌是人口大县,每年的春节前都是返乡高潮,也是电信业务发展高峰,由于天气恶劣,工单集中爆发,装维服务难度很大,属地装维力量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网络需求,王常明连续8年赴都昌开展帮扶工作,每次帮扶一去就是20多天,连续在县公司渡过了8个小年夜,期间儿子刚出生也坚持帮扶,孩子发烧住院也不能回家照顾,他毫无怨言始终坚守在艰苦的农村一线。在帮扶期间他每天六点半起床,为便于帮扶工作开展每天都是开着私家车去最困难的地方支撑,晚上工作到凌晨十二点多才收工。

2020年7月都昌遭遇特大洪水,王常明主动申请参与抗洪保通讯突击队,在抢修一线他划船、涉水、积极抢修网络冲在最前面。2020年正值疫情严重,为确保广大学生能够居家上网课,装维人员能正常工作,王常明坚持每天前往公司维修热熔机等工具81台。期间,王常明和团队成员制作防疫知识、热熔机维修保养微课小视频供大家线上学习。

王常明同志是向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课题组长,工作室很多创新工作都是由他牵头开展,他带领成员坚持小改小革、小发明,开展了很多创新课题研发,为企业节能增效创造价值。工作中的难题就是向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们的研究课题,他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创新永不放弃。热熔机高空热熔支架、开孔防尘袋、ITV演示仪、热熔机维修等创新成果陆续出台,热熔机管理及维修创新,荣登人民邮电报和江西工人报。热熔机作为装维人员每天必用的工具,出现故障维修费用高时间长,王常明通过自学琢磨出一套维修方法,修复率可达80%以上,他利用下县培训、营销帮扶的夜间时间帮助基层单位同事维修设备解决问题,近三年共计维修热熔机780余台,为公司节约维修和备机购置资金六十余万元。王常明同志用坚韧、热情和执着的干劲努力工作,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对装维技术刻苦钻研;他也像一个热水瓶,用对客户满腔的热情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他更像一头永不疲倦的老黄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自己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坚定做 《“向东班”劳模精神》传承的“火炬手”!
文/郑宇 梅楚安 摄/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