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者:李红哲,女。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小学教师,石家庄市栾城区书法家协会理事。
评语:这幅小楷作品采用了残纸的形式,取法系钟王一路。在用笔上有藏有露,遒媚劲健,自然精妙。结体上变化多姿,匠心独运。章法上则疏密斜正,大小参差,均极为奇谲。
钟王——钟繇、王羲之。钟繇小楷最大的特点是“古”而“活”。小楷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由于钟繇生活在隶书普遍使用的时代,写惯了隶书。因此,当他创新写楷书时,总还会自觉
或不自觉地在其中运用一些隶书的笔法与结体,使楷书质朴而显古意。而那个时代,还有一条主线是章草。所以钟繇的小楷里面除了隶书笔意外,还融入了一些章草笔意。这样使得小楷显得更加灵动了,憨而不板,这是钟繇的境界。
建议在取法方面,涉猎一下钟繇以前的经典作品,多吸收传统经典的元素,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才能不为唐楷所囿,写出形神兼备的魏晋小楷。拙见浅薄,仅供参考!
点评人:杨伟忠,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栾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评语:李红哲书友这副作品主要取法钟繇,以残纸为之,形式感较好。综观此作用笔比较沉实古朴,虚和简净,整副作品给人一种恬淡安详的气氛。
学习书法,熟能生巧。多读帖、多临帖、多体味是学习书法的根本。从开始的有意识、被动,至到纯熟至极,便无思虑,只凭自己的一种感觉在写了,那就临创合一。
李红哲书友勤奋好学,很有灵性。在今后的学习中,建议以下四点:
一是线条粗细变化上要强烈,细处很细,粗处块面感很强。书写时细线不要太露锋芒,粗线条要丰腴。
二是起收、转折的停留要充分,把锋调到位,把笔画写到位。
三是在节奏把握上一定要用心揣摩,快速的地方、停留的地方、把笔狠压的地方……以原帖为参照,反复实践。
四是钤印要讲究。印章是作品追求完美的一道风景线,这副作品中印章有些大了,以后用印上须讲究。
点评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栾城区书法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