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访古堰三星望月/梦梅若兮
2021-10-2 18:09
雨后访古堰
文/唐章先/梦梅若兮
辛丑年吟秋。雨后,晴。
晨,于顺国小卖部买烟。偶听一老妪谈及翻山堰,兴起。借店主之电瓶车,载老妪访翻山堰。途中,泥泞不堪,几欲摔跌。至老妪家。曰:顺此,直上,可至。
寄车于老妪家。缓步上行,至翻山堰,见一坝如长龙横卧,锁关镇喉。堤内,绿水荡漾,波光粼粼,三、两水鸟,翩翩戏水。一渔船,撒网捕鱼。立于堤上,远处,赵家场镇,清晰可见,楼房林立。田野,一幅秋收图,呈于眼前。回顾,群山耸立,环抱此堰,遍山绿树,青翠欲滴,雀鸟欢鸣,牛羊散于山坡。置身此景,顿觉祥和宁静,心胸舒畅。若居于此,岂不远离尘嚣,隐于桃源哉?
犬吠。老翁出。问之。名高四海,殷情邀至其屋。提及此堰,舞之蹈之,谈兴大发。曰:“乾隆十七年,天旱,欠收。我高氏之祖文增,兴筑堰之意。偕族弟文郁,足迹遍四野。偶至此处,见此环形走势,窄处仅约九十米左右,利于筑堤,实乃天然之宝地。继向山深处行,至黑壁湾,有一凼,名曰:黑水凼。此凼,水满溢凼,寒冷刺骨,且四周泉水不绝。文增公奇想:若引此水入堰,岂不妙哉。返家,召族众,出巨资。动工筑堰。历时半年,堰成,长九十米,高十米。堰内两奇石,形似乌龟,名之护堰石。石在,堰不漏。又顺山势开渠,引黑水凼之水,至该堰,一年乃成。渠长九里,取名九里沟。因水翻山而至,故此堰名曰:翻山堰。”
堰存几甲子,灌田千亩。至今犹佑此方。闻此,敬慕之情溢于色。叹古人之胸襟,抛万贯而兴水利,虽草民而解民忧。舍小家而全大家,不谋名而后世记之。实乃当今百姓之楷模。
故其后孙赞文增公诗曰:
丰规凛凛,志气昂昂。修沟筑堰,置产营房。
出言慷慨,制行端方。释纷排难,扶弱抑强。
德服童叟,信答乡邦。永世誉著,耆老名扬。
兴归。高氏文增公之事迹,久荡于胸。伏案而作此文以志之。
2021年9月25日于赵家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