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征文启事

中华文化传媒投稿须知


“虎啸中国年”参赛作品012号:


繁體中文
憶過年
(楊紫英)
從小媽媽就很重視過年,我想可能跟她是孤兒有関。她是跟着一位二娘長大,小時候要養豬、養雞,還要下田工作,日子過得不好,那裡還談得上過年。直到媽媽長大後,考上南京西區的警察局的工作,認識了也是警察的爸爸,自組小家庭來台灣生下了我及六個妹妹,媽媽才開始有過大年的事。她只要聽人家說,在過年要如何做便會給我們的家帶來吉祥的事情,她一定會努力辦到。我是老大,在她身邊一直是她得力的小幫手,自然而然也學會了如何過年,可以讓自家來年168「一路發」!
巧得是,我24歲嫁到夫家,先生是遺腹子,他與婆婆二人一直都是二人過年。我聽婆婆說,她每年準備一個雞湯,蛋餃(金元寶),肉丸(銀元寶),素什錦,再準備一條黃花魚,這就是年夜飯。吃完飯後,二人玩樸克牌、打算盤玩心算、玩跳棋、象棋,母子二人ㄧ樣在充滿歡樂的氣氛下「守歲」,直到十二點,外面響起劈哩啪拉,此起彼落的鞭炮聲,先生向婆婆拜年,並收下一個壓歲錢的紅包,再上床休息;這就是她們的除夕年夜飯。
婚後,我知道他們都很期待,是不是會有一個不一樣的「年」?我喜歡做菜,這下我高興的大顯身手。
首先,在臘月裡挑幾條肉厚的海鰻,剖開肚子用竹片把肉撐開,曬成魚乾,讓婆婆送給她的親友。婆婆異常興奮,因為她從未想過,我們這個家竟然會有自製又體面的年貨送給人家,讓她感到非常體面。
接着我便把媽媽灌香腸、醃臘肉的本事,全都使出來。婆婆和媽媽都是南京人,所以口味差不多,年夜飯也選了十道婆婆愛吃的:素什錦、烤夫(福氣)、乾燒明蝦、蛋餃、風雞、滷牛肉等拼盤、三色蛋、涼拌芹菜蘋果沙拉(象徵平安與子孫勤快)、香菇雞湯、紅燒大鰱魚(我還學媽媽在盤子兩邊,各放一條特大號的蔥)外加八 寶飯。我喜歡過節的氣氛,另外再包了六十個高麗菜餡的水餃,冷凍後準備初一給掙錢的先生吃。婆婆看了笑得合不攏嘴,説:「很好很好!吃不完就年年有餘了」。從此以後她每年初一中午,都會邀請先生稱呼他為大哥的親戚來拜年時,留他們夫妻在家裡吃飯,感謝他們一家人對王家的照顧。
後來我們有了孩子後,我要準備的東西也更多了,又加了燻魚、炒黃豆芽(如意菜)、燙花枝、炒大白菜年糕(步步高昇)、涼拌三絲(小黃瓜、洋火腿、燕菜絲)。另外還要買一些好的水果禮盒,去拜年時,送給親戚朋友。先生都開車載我去大批發的「果菜市場」,那裡都是以整箱賣出的高檔水果,約有百家的攤位。賣大蘋果、梨子、蓮霧、青棗、大橘子等高檔貨色的水果,賣場旁邊還有專賣禮盒的盒子及袋子的店家,一應俱全。由於我們每逢過年、過節都會去買水果,所以大概也和攤商搞熟了,有時那位編號115號攤位,戴眼鏡的中年林老闆,每次看到我們去了,他總是笑著說:「教授,敎授!來來,今天的梨特別好,來二箱還是三箱?」。我很喜歡他賣的水果,但是我更喜歡的是,為什麼他一看,就知道先生是教授?難道先生身上貼有「敎授」兩個字?不過我想這大概也是先生喜歡來找他買水果的原因之一吧!
在這個市場裡也有豬肉、雞肉、牛肉和海鮮的大賣場,價格和貨色均好,但是份量也要一次買多一點。至於蔬菜那更不用說有多好了,新鮮便宜,自不在話下。我們每次拖兩個菜籃車去,都是滿載而歸,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去辦年貨回來了!
我家附近吳興市場有一家賣鬆糕的,我們喜歡吃他家的棗泥鬆糕,每年都要去排隊買兩個,一個送給愛吃棗泥的媽媽。另外還要去六張犂有名的饅頭店,買十個上面插滿紅棗的「大」饅頭,因為大家都喜歡這個「大元寳」,所以有時要早二天去買,否則也要站着等它出爐!爸爸是河南人要吃麵飯,我和爸爸一樣愛吃大元寶,所以爸爸每次都吩咐我,買二個就好(他有糖尿病),但是我還是買四個準備給他過年吃,我家買六個。這樣祝他「事事如意」,也祝我家「六六大順」!
孩子們從小也愛過春節,不但有新衣裳新鞋子,還有許多好吃的東西。像葵瓜子,雖然不是什麼名貴的食物,但卻是他們和奶奶一樣愛吃的零食,大家常常一起邊嗑瓜子邊玩拱豬和接龍。我比較喜歡玩接龍,因為玩拱豬要費點腦筋,每次都是我拿到豬,好像我不得不承認我是胖子!所以我決定不再加入玩拱豬的遊戲,這樣在大過年的,有好心情多好呀!
吃完年夜飯,孩子們都要來給長輩辭歲,孩子們會把大紅色的海綿椅墊放在地上,跪着給婆婆及我們磕頭說吉祥話,並祝我們過年好!我們也會給他們壓歳錢,祝他們學業進步!
接下來也是愛玩牌或是大家閒聊,因為我們大人和孩子間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談。愛說話的兒子,好像遺傳了我的開朗個性也遺傳了他爸爸的幽默。

有一次我一打開話匣子就收不了,忽然想起談談各人的志願吧!兒子和女兒都說要當老師,我覺得這個志願也不錯,可能跟他們的奶奶及爸爸是老師有一點関係!當我說出小時候,真正的志願是想當女情報員。沒想到我話音未了,兩個孩子立刻哈哈大笑,令我有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感覺。我馬上給自己下註解:因為我小時候很聰明,記憶力特好,過目不忘,理解及觀查能力也很好,我覺得我對當偵探很有興趣。
結果兒子發話了:「媽媽,妳說話那麼直,心裏藏不住話又怕痛,我看不要三兩下妳就會被屈打成招!」我再看看婆婆,她也摀著嘴笑,先生則無奈的笑著頻頻搖頭。唉呀!我怎麼辦呀,怎麼我在他們的心中是這樣不中用的人!不過我也不生氣,心想在過年時用自己來搞笑,增添了許多歡樂氣息,那又有何不可呢!
後來的過年日子,因為孩子們出國了,我們也就變簡單了些,不過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的:大掃除、貼春聯、包餃子、做什錦菜、蛋餃、燴海參、吃年糕(尤其是我和先生都喜歡步步高陞)、年年有「魚」、吃年夜飯、祭祖、給婆婆辭歲等,一樣不可少。後來爸爸媽媽老了,我們也把他們從士林娘家接來,大家一起吃年夜飯歡度佳節。
因為媽媽喜歡吃正記南京板鴨,所以每次除夕那天下午,先生先去排隊買南京板鴨和燻魚、和鴨翅膀,再去娘家接爸媽來家中過年,大家一起說說笑笑的也算是一個團圓飯。後來婆婆和爸爸相繼離世,媽媽的養老院也會辦年夜飯的酒席。我們只要登記繳費便可和媽媽在養老院過年,因為媽媽認為年終慎終追遠的祭祖不可少,還是要燒些紙銭給爸爸和历代祖先,因此我會買折疊好的紙銭,在媽媽面前一起裝進紅色大封袋,因為媽媽説,他怕爸爸及楊氏湯氏歷代祖先還有她的義父母,沒有銭過年,這樣做才能讓她安心。養老院內,本來在一樓有一個地方可以燒紙銭,可是為了環保的原因,那一年我還到處找人問,才找到一個角落為媽媽了了她的心願。
現在媽媽也走了,先生想著要與兒孫多享一點天倫樂,我們也移居美國,在異鄉過大年。
如今適逢春節,雖然與兒孫間縮小了時空距離,但是在心中與爸媽及婆婆間,像一條鎖鏈般與他(她)們緊緊的鎖在一起,永遠不會分離!


简体中文

忆过年
(杨紫英)
从小妈妈就很重视过年,我想可能跟她是孤儿有关。她是跟着一位二娘长大,小时候要养猪、养鸡,还要下田工作,日子过得不好,那里还谈得上过年。直到妈妈长大后,考上南京西区的警察局的工作,认识了也是警察的爸爸,自组小家庭来台湾生下了我及六个妹妹,妈妈才开始有过大年的事。她只要听人家说,在过年要如何做便会给我们的家带来吉祥的事情,她一定会努力办到。我是老大,在她身边一直是她得力的小帮手,自然而然也学会了如何过年,可以让自家来年168「一路发」!
巧得是,我24岁嫁到夫家,先生是遗腹子,他与婆婆二人一直都是二人过年。我听婆婆说,她每年准备一个鸡汤,蛋饺(金元宝),肉丸(银元宝),素什锦,再准备一条黄花鱼,这就是年夜饭。吃完饭後,二人玩朴克牌、打算盘玩心算、玩跳棋、象棋,母子二人ㄧ样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下「守岁」,直到十二点,外面响起劈哩啪拉,此起彼落的鞭炮声,先生向婆婆拜年,并收下一个压岁钱的红包,再上床休息;这就是她们的除夕年夜饭。
婚后,我知道他们都很期待,是不是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年」?我喜欢做菜,这下我高兴的大显身手。
首先,在腊月里挑几条肉厚的海鳗,剖开肚子用竹片把肉撑开,晒成鱼干,让婆婆送给她的亲友。婆婆异常兴奋,因为她从未想过,我们这个家竟然会有自制又体面的年货送给人家,让她感到非常体面。
接着我便把妈妈灌香肠、腌腊肉的本事,全都使出来。婆婆和妈妈都是南京人,所以口味差不多,年夜饭也选了十道婆婆爱吃的:素什锦、烤夫(福气)、乾烧明虾、蛋饺、风鸡、卤牛肉等拼盘、三色蛋、凉拌芹菜苹果沙拉(象徵平安与子孙勤快)、香菇鸡汤、红烧大鲢鱼(我还学妈妈在盘子两边,各放一条特大号的葱)外加八 宝饭。我喜欢过节的气氛,另外再包了六十个高丽菜馅的水饺,冷冻后准备初一给挣钱的先生吃。婆婆看了笑得合不拢嘴,説:「很好很好!吃不完就年年有余了」。从此以后她每年初一中午,都会邀请先生称呼他为大哥的亲戚来拜年时,留他们夫妻在家里吃饭,感谢他们一家人对王家的照顾。
后来我们有了孩子后,我要准备的东西也更多了,又加了燻鱼、炒黄豆芽(如意菜)、烫花枝、炒大白菜年糕(步步高升)、凉拌三丝(小黄瓜、洋火腿、燕菜丝)。另外还要买一些好的水果礼盒,去拜年时,送给亲戚朋友。先生都开车载我去大批发的「果菜市场」,那里都是以整箱卖出的高档水果,约有百家的摊位。卖大苹果、梨子、莲雾、青枣、大橘子等高档货色的水果,卖场旁边还有专卖礼盒的盒子及袋子的店家,一应俱全。由於我们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去买水果,所以大概也和摊商搞熟了,有时那位编号115号摊位,戴眼镜的中年林老板,每次看到我们去了,他总是笑着说:「教授,敎授!来来,今天的梨特别好,来二箱还是三箱?」。我很喜欢他卖的水果,但是我更喜欢的是,为什麽他一看,就知道先生是教授?难道先生身上贴有「敎授」两个字?不过我想这大概也是先生喜欢来找他买水果的原因之一吧!
在这个市场里也有猪肉、鸡肉、牛肉和海鲜的大卖场,价格和货色均好,但是份量也要一次买多一点。至於蔬菜那更不用说有多好了,新鲜便宜,自不在话下。我们每次拖两个菜篮车去,都是满载而归,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去办年货回来了!
我家附近吴兴市场有一家卖松糕的,我们喜欢吃他家的枣泥松糕,每年都要去排队买两个,一个送给爱吃枣泥的妈妈。另外还要去六张犂有名的馒头店,买十个上面插满红枣的「大」馒头,因为大家都喜欢这个「大元宝」,所以有时要早二天去买,否则也要站着等它出炉!爸爸是河南人要吃面饭,我和爸爸一样爱吃大元宝,所以爸爸每次都吩咐我,买二个就好(他有糖尿病),但是我还是买四个准备给他过年吃,我家买六个。这样祝他「事事如意」,也祝我家「六六大顺」!
孩子们从小也爱过春节,不但有新衣裳新鞋子,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像葵瓜子,虽然不是什麽名贵的食物,但却是他们和奶奶一样爱吃的零食,大家常常一起边嗑瓜子边玩拱猪和接龙。我比较喜欢玩接龙,因为玩拱猪要费点脑筋,每次都是我拿到猪,好像我不得不承认我是胖子!所以我决定不再加入玩拱猪的游戏,这样在大过年的,有好心情多好呀!

吃完年夜饭,孩子们都要来给长辈辞岁,孩子们会把大红色的海绵椅垫放在地上,跪着给婆婆及我们磕头说吉祥话,并祝我们过年好!我们也会给他们压歳钱,祝他们学业进步!
接下来也是爱玩牌或是大家闲聊,因为我们大人和孩子间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爱说话的儿子,好像遗传了我的开朗个性也遗传了他爸爸的幽默。
有一次我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了,忽然想起谈谈各人的志愿吧!儿子和女儿都说要当老师,我觉得这个志愿也不错,可能跟他们的奶奶及爸爸是老师有一点关系!当我说出小时候,真正的志愿是想当女情报员。没想到我话音未了,两个孩子立刻哈哈大笑,令我有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我马上给自己下注解:因为我小时候很聪明,记忆力特好,过目不忘,理解及观查能力也很好,我觉得我对当侦探很有兴趣。
结果儿子发话了:「妈妈,你说话那么直,心里藏不住话又怕痛,我看不要三两下你就会被屈打成招!」我再看看婆婆,她也摀着嘴笑,先生则无奈的笑着频频摇头。唉呀!我怎麽办呀,怎麽我在他们的心中是这样不中用的人!不过我也不生气,心想在过年时用自己来搞笑,增添了许多欢乐气息,那又有何不可呢!
后来的过年日子,因为孩子们出国了,我们也就变简单了些,不过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大扫除、贴春联、包饺子、做什锦菜、蛋饺、烩海参、吃年糕(尤其是我和先生都喜欢步步高陞)、年年有「鱼」、吃年夜饭、祭祖、给婆婆辞岁等,一样不可少。後来爸爸妈妈老了,我们也把他们从士林娘家接来,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欢度佳节。
因为妈妈喜欢吃正记南京板鸭,所以每次除夕那天下午,先生先去排队买南京板鸭和燻鱼、和鸭翅膀,再去娘家接爸妈来家中过年,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的也算是一个团圆饭。后来婆婆和爸爸相继离世,妈妈的养老院也会办年夜饭的酒席。我们只要登记缴费便可和妈妈在养老院过年,因为妈妈认为年终慎终追远的祭祖不可少,还是要烧些纸銭给爸爸和历代祖先,因此我会买折叠好的纸銭,在妈妈面前一起装进红色大封袋,因为妈妈説,他怕爸爸及杨氏汤氏历代祖先还有她的义父母,没有銭过年,这样做才能让她安心。养老院内,本来在一楼有一个地方可以烧纸銭,可是为了环保的原因,那一年我还到处找人问,才找到一个角落为妈妈了了她的心愿。
现在妈妈也走了,先生想着要与儿孙多享一点天伦乐,我们也移居美国,在异乡过大年。
如今适逢春节,虽然与儿孙间缩小了时空距离,但是在心中与爸妈及婆婆间,像一条锁链般与他(她)们紧紧的锁在一起,永远不会分离!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汇总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011号】《淡淡的微笑》彩云阁闪小说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010号】《疫情期間 新年走春》杨紫英散文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009号】《年酒的味道》何开文微小说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008号】杨敏琪(浟州逸杨)诗词:《七律•虎年说虎》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007号】杨蔚青(蔚青)散文:《拜年与压岁钱 》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006号】魏能强(漂泊奇遇)诗歌:《浓浓的年味儿》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005号】蔚曦陌(阳陌)散文:《生日》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004号】杨紫英散文:《过年》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003号】魏双成诗歌:《年味》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002号】左增杰曲艺:《2022春节来了》
【“虎啸中国年”年味大赛★001号】刘明诗歌《过年啦》



杨紫英,笔名,紫英。中华八闽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远山文学》、《闽南原创文学》特约作家。1949年在台湾出生,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曾由校方推荐获“台南市十大优秀青年”奖。2011年移居美国后开始写作,作品长期在美国最大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世界周刊》、《华人》等报刊、杂誌刊登。其散文作品《爸爸,我爱您》和《妈妈的手》在大陆首届《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其散文作品《我的求学生涯》获《神州文学家园》首届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奬;散文《才德兼备的妈妈》获全国《精典杯》大赛二等奖,散文作品《婆婆的心愿》获《中华保灵杯》孝主题征文大赛三等奖。散文《妈妈老年的操心事》获得《远山文学网》2021年母亲节征文,二等奖。散文《我送媽媽去遠行》获得《第一届“中华杯”原创文学大赛》三等奖与其堂兄蔚青合著出版文集《生命与爱的传承》。作品常见《中国远山文学网》、《渤海文学网》、《微文美刊》等各类微刊及公众号等。


中国著名作家刘岸长篇小说
《子归城》在喜马拉雅正式开播啦。
一件好事:从此刻起,直至整个春节,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听刘岸的《子归城》,不产生任何费用。叫限免。点开“节目”,就可以收听前六集。欢迎朋友们收听哈:
长篇惊悚|震撼 神秘 魔幻小说《子归城》

《子归城》,不可不读的小说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一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二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三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四
哪里可求《子归城》?请看这里:
龙宝书斋的店
刘小秃的书摊

扫码关注:【作家文刊】




屿上音乐(收徒)
屿上音乐·电脑壁纸·第一辑·Windows 11 原生壁纸
《血染的风采》,一首要被忘记的歌曲,如同那场战争,在我们的记忆中失去。


中华原创文学学会
国家主席2022新年贺词
歌曲《把根留住》
情侣姓氏头像
吴家姓氏头像
周家姓氏头像

魏能强 快手
ID: 1765474228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一)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二)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三)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四)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五)《上帝的吻痕》——贺曾祥宇一周岁生日(林剑、许利华诗歌八首)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诗歌:《正邪之战》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诗歌:《正邪之战》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闪小说:《守法》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小小说:《千年的牢骚》
印尼作家麦伟成诗歌:《似梦似醒 悼亡母》
《消毒》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闪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