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命(5)
文/彭太光
董正才个子很高,一米七八的身高,在赣西来说,属于高个儿的男人。不论是年轻时候还是现在,董正才都属于美男型的人。他,五官端正,剑眉浓厚,眼睛炯炯有神;四肢修长,身材魁梧,是典型的中国美男式的人物。都已过了八十的人了,脸部仍没有什么皱纹,没有寿斑,看上去,仍然精神抖擞。只是他自己说的,腿关节疼痛,走长路有些吃力。
客厅里的墙壁上,挂着好多幅照片。其中有一家人照的全家福,全家福里,他的大儿子儿媳和大儿子的妻子、儿子,他的小儿子,他的女儿女婿和女儿的儿子,再就是董正才和他的老婆。这张照片估计是前两年照的。
董正才的大儿子董国强,属于高材生,中国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毕业那年,参加了学校的一些活动,后来被例入不被重用的名单,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萍乡,在政府部门工作。后来,结婚成家,又生了一个儿子。老婆是市里面的美容专家,开了几家美容院。再后来,董国强辞职,跟着老婆干起了美容养颜护肤工作,成为了江西著名的美容专家教授。儿子小学毕业便送往英国上学,现在已经是英国大学的学生,已经办理了定居。二儿子董国平,原来也是在邮电局工作,邮电分家后去了电信。可不知什么原因,董国平结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离了,没生儿养女。再后来,董国平辞职去了广州,自己办了个棋牌工作室,做上了围棋教援,收入颇丰。
两个儿子,一个忙美容事业发展,一个在广州发展,那有时间来照顾老母亲老父亲。夫妻俩的养老金,加起来超过一万元,那里用得完?大儿子是不管你怎么花,每年都转十万元给父亲,作为儿子对父母的孝道。女儿会常常来照顾父母,也会买些水果营养丰富的食物,一年里也会给几万块钱给老爸。可呆不了几天,就又回自己的小窝里去了。老婆患上帕金森病后,大儿子也是请了家庭保姆,可老婆子不满意,老是摔碗丢筷的,保姆换了好几个,最后还是老公伺候着。
去年,绿林湖疗养中心,专门针对特殊的老年疾病患者,开发了养老护理服务,且价格上,普通的老百姓能够接受。大儿子国强将母亲送去了绿林湖疗养中心,费用全部由他负责。
有儿有女当然好。原来的养老制度没有什么保障的时候,谁都是指望着儿女们来养老送终。可当自己真正的老了,儿子儿女们也都是快要做爷爷奶奶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原来的老想法真的有些幼稚,是个美丽的神话。看看现在子女们的生活,有谁真正的愿意和自己的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呢?
墙壁上挂的照片,有几幅是董正才在部队里照的,真的是英俊潇洒,威武霸气。董正才边和大家伙儿喝着酒吃着菜,说:老婆送去疗养中心后,他有时间了,也在写回忆录。他不会用电脑,完全是手写。说到这,董正才起身,从书房里拿来了一沓厚厚的的稿纸,好像已经写了有近百页了。
董正才说,他是从离开上栗桐木入伍到部队后开始写起。他看着墙上挂着的自己部队里的照片,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5)
长篇小说 命(12)
文/彭太光
一九五四年的四月份,董正才提前办理了退伍。假如按正常的退伍时间,应该是一九五五年的八月份。就因为他认识了蔡雪,就因为他与蔡雪有了友情友爱并跨越了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有了不该有的接触,干了不该干的事。董正才原来以为跟蔡雪好上了,蔡雪的父亲蔡国强就会帮他。按蔡雪的意思,他董正才可以去军事院校读书,读书出来后就可以在军官的步伐上越走越远。假如没有意外的意外,他跟蔡雪将组成小家,不论是福州或是上海,他们将有自己的孩子,会幸幸福福快快乐乐的度过一生。
可事情的发展发生不以董正才所设计的去实现。董正才他那能知道,蔡雪的父亲蔡国强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并不只满足于师长这个位置,他的上级领导在北京,且在北京的这位首长,帮他联系到了军委的一个领导,这个领导的儿子比蔡雪大三岁,在北京的某部队任职。蔡国强的首长已经帮他牵线,想要促成这桩婚姻。蔡国强女儿的好几张生活照片都已经到了军委首长儿子的手上,军委首长、首长的夫人、首长的儿子都很满意蔡雪,只等蔡雪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去北京的总后医院报到。
蔡雪是知道这些情况的。她不想让自己的婚姻为父亲的官途做交易,她想要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男人,董正才是她真正喜欢的人。她想要生米煮成熟饭,所以急急的就和董正才在一起了。她心里知道,可能违背了父亲的心意,可她已经跟董正才在一起了,她的父亲又能怎样呢?
蔡国强是不会同意女儿蔡雪的选择的。要是这样的结局,蔡国强在师长的位子上就到头了,就结束了他的官运了。蔡国强知道了女儿谈恋爱的情况后,没有说女儿什么。女儿蔡雪长这么大,更多的时间是跟他的夫人刘素洁在一起,女儿跟父亲的感情并不深。正是有这些原因,蔡国强的想法跟女儿的想法不在一个层面上。女儿想要追寻自己美好的爱情,父亲想要女儿嫁给军委首长的儿子,好给自己的官途结缘。
蔡国强不动声色的要团部安排了董正才退伍。董正才若没有与蔡雪的恋情,他四月份就可接替退伍的政宣股长。在政宣股长岗位上再干一年,要么当上连队的指导员,要么办理退伍。这么说来,董正才就是没有跟蔡雪有这层关系,他的当兵的路上,最多是个连指导员。反过来说,若蔡国强没有答应首长,或者说自己跟女儿的关系好,同意女儿的选择,董正才在部队就会有别样的一番发展前景,他整个的人生命运都将被改写。
人的命就是这样,关键的时候也许天时地利人和,一通百通,也许被别人的意志所支配,让你在这个地方通不了,只好另谋出路。
三月初,蔡雪回上海医科大学继续深造。蔡雪已经知道了父亲的态度,她跟董正才虽然这样了,可不会有结果。董正才去了信给蔡雪,蔡雪也许是因为学业,也许是不想伤了董正才的心,她没有回信给董正才。
董正才带着无奈,带着伤感,带着哀愁,带着失望离开了生活工作过几年的连队,告别了战友和连队的领导,回到了江西萍乡桐木村。
董正才回到桐木的老家,这里破旧的房子已经让他呆一天都不想。他凭着部队退伍介绍信,来到了市民政局。
市民政局坐落在市中心的西门,与萍乡火车站毗邻。市军供站、市军转干部安置、退伍军人安置都在此处。
董正才执着介绍信,直接进了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
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共三个人,主任王仕安,办事员颜斌、孙红兵。主任王仕安接待了董正才。
王主任和两个干事,都是部队转业复员退伍的。王主任在部队上做到了正营,转业回到地方,当上了市退伍军人安置办的主任。两个干事都是在部队上表现优秀,也是退伍回来直接分在民政部门,后又安排在了退伍办。
王主任个子不高,偏瘦,五官精致,为人随和,是个热心肠人。他接过董正才手上递过来的介绍信,说:小颜,你把小董的档案找出来给我。
颜斌很快就在档案柜找出了董正才的个人档案,交到了王主任的手上。
董正才的个人档案很简单:应征入伍审批表、体检报告、地方武装部的审查意见、入伍通知书、新兵训练营评语、通讯连评语、营部、团部审核意见、退伍审批手续等。在退伍手续审批意见栏,团部的意见是这样写的:董正才在连队表现出色,曾获得部队的嘉奖,享受正连职干部待遇。正是这个审批意见让王主任对董正才刮目相看。他已看过董正才的家庭成员,知道董正才的哥哥董正青也是去了部队当兵,他记得,董正青前年退的伍,是他手上安排的,分配在市邮电局。董正才在部队上是通讯连的政宣股享受连职的宣传干事,与通讯技术沾不上边,但与邮电通讯是有关系的。加上董正青已经分配在市邮电局,便问董正才:去市邮电局吧,你哥也是这个单位。
五十年代,各地邮电局属地方管理,那个时候,在萍乡,市属国有企业单位少,邮电局当时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很多的话务员都是在农村去招的人。董正才并不知道那个单位好与不好,只知道自己能够在市里工作,就已经是烧高香了。一个农村娃,一跃变为市邮电局的员工,他心里乐开了花。忙说:主任,我兄长也在邮电局?那好,兄弟间也有个照应。我都好久没联系哥了。
作者简介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理事、秘书长。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欲火(上)》、《祼局》。
作者QQ:2546961237。电话:13320099688
电子邮箱:pengtaiguang123@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