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586
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自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另有一说李自成死亡地点为湖北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

读闯王李自成
不甘忍受剥削压迫,揭竿而起欲把权夺。
挥师东进攻破京城,金銮殿上龙椅一坐。
治军不严内生腐败,清兵入关不敌离撤。
一路败退游走四方,生死两茫不知下落。

读《中国史上死因不明的六个名人,至今一个没有解开!》有感
总述
历史记载也有也无,有些人事不清不楚。
今读此文略知一二,仍不确定令人迷糊。
由此可见记史重要,难能可贵真实无误。
一旦错过以讹传讹,黑了历史迷惑千古。

老子:骑着大青牛归西?
老子大名无人不知,一部《道德经》典留世。
生前皆知周室馆长,1之后出关东归故地?2
注:1.老子不只是周王室图书馆馆长,还身兼数职,是周朝王室的史官、博物馆馆长、司仪,还负责征集民间典籍、器物。
2.有人说他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回到故乡河南省鹿邑县。

西施:浊泥葬美人?
沉鱼之誉是说西施,死因不明真相难知。1
几千年来众说纷纭,至今为止仍是个谜。
注:1.一说被越王勾践沉江;一说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又有人说西施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徐福:东渡去了何方?
为给嬴政寻药出海,1一去一来不知未来。
最终究竟去了哪里?至今没有确实记载。2
注:1.指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岛,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
2.有人说那时航海技术差,碰到大风浪,全部覆没;后人说是去了台湾岛或琉球;也有说是美洲,但大多数认为是日本。

杨贵妃:有侍女替缢?
羞花之誉是说玉环,隆基宠幸引发叛乱1
马嵬坡前钦赐缢死,尸骨不见陡增谜团。2
注;1.隆基即李隆基,叛乱指安史之乱。
2.一种观点认为,杨玉环或许死于佛堂;也有人认为,杨贵妃被乱军杀死于马嵬坡,而不是被强迫上吊而死;
也有人说她实际上是吞金而死,这种说法只出现在刘禹锡所作的《马嵬行》一诗;还有一种说法是,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坡,只是被贬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间;更传奇的说法是,杨贵妃最后逃亡到日本。

宋太祖:不宥太宗乱伦毙命?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史称太祖九五之尊。
好景不长祸从天降,1死因不明难做定论。2
注:1.指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
2.一种意见是,宋太宗“弑兄夺位”;一种认为太祖死于家族遗传的躁狂忧郁症;还有一说承认太祖与太宗之间有较深的矛盾,但认为“烛影斧声”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发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际,调戏其宠姬花蕊夫人费氏,被太祖发觉而怒斥之。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宥,便下了毒手。

李自成:闯王成了方丈?
明末无人不知闯王,大顺政权时间不长。
清军入关被迫离京,一路溃败结局不详。1
注:1.有人说李自成在九宫山遇难;也有人说李自成在夹山寺隐居;还有人指出,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伤失明,但李自成画像却双目炯炯有神,以此证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而,李自成隐居于夹山寺一说,也成不了定论。李自成的生死之谜至今仍成为史学家探讨不休的事。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