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兰花合唱团礼赞 (外一首)
王庆刚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精彩演绎《奥林匹克颂》合唱团的44名队员,都是从太行山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他(她)们老家阜平县2020年2月29日才全县脱贫。演出的成功,一方面是靠了他(她)们自身的勤学苦练,另一方面也有各方面“大军”的支援。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凝聚的集体力量,和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的精神。
冬奥会开幕式《圣歌》的演出成功
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在得到冬奥会组委会同意之后
2021年9月下旬河北省委宣传部《通知》要求讲明
消息迅速传到保定市和阜平县
他们决心抓住机会 把下达的任务完成
保定市积极协调人员 、乐器
保定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即率队来到阜平
在“零基础”上他看到“单纯”和“感染力”
在“白纸上”他决心把“天然、动人”的表演磨成
阜平县组成了苏志艳老师等12人专业指导团队
领队者夏庄中心校长刘凯信念坚定
9岁的陈昱龙和10岁的杨子蕊举小拳头保证
信心满满决心把歌曲学成
众家长纷纷支持
山里娃要在国际舞台上誓为国家把光争
老区的后人传承革命精神
脱贫的人民意向世界保证
两个多月的阜平集训
从音乐到语言 孩子们刻苦用功
每周六天的训练课呀
孩子们争先恐后从不放松
指导团队因势利导设置游戏
老师们鼓励孩子们闪亮眼中的小星星
邓小岚老师建议语言学习拼音化、拼读化
用于训练果然成功
2022年1月3日乡亲们为合唱团赴京送行
千叮万嘱要他(她)们牢记心中
把这支曲子唱得象山泉生动
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友爱和真诚
进京后立即开始封闭训练
克服了晕车、念家和羞涩困难重重
实现了队列、合唱、音色统一
孩子们的眼神更加明亮坚定
带着家人们的重托和希望
保证了开幕式演出一举成功
歌声犹如天簌在全球响起
梦想成真实现了他(她)们走向未来的可能
★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
此前不久,北京冬奥会颁奖元素公布,颁奖鲜花一改传统的鲜花,而采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绒线花束。纯手工制作,每一束就要耗时35个小时。花束包括玫瑰、月秀、铃兰、绣球、月桂和橄榄,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和平与胜利。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发动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山西等七省市编结社共同参与。
这是一个创造性主意
颁奖仪式上堪称新奇
一改传统用鲜花颁奖
抗严寒启用了中国的非遗
既保留了奥运会颁奖仪式中的花束形制
又践行了节儉、可持续的办奧深意
这里有丰富的寓意
象征着友爱 坚韧 幸福 团结 和平与胜利
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也祝福运动员创造奇迹
在竞争中促进团结
在友爱中勇敢进击
这里有全新的意义
体现了14亿人民的浓浓爱意
真诚向世界发出邀约
契合了一起向未来的冬奥会主题
人们手牵手和谐发展
鲜艳的花朵儿不凋谢永远美丽
作者简介
王庆刚,男,笔名燕山雪松,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研究员职称。曾任铁路分局宣传部部长、高职学院党委书记。热爱并致力于诗歌、散文等体裁创作,作品在多个文学平台上发表,撰写并出版了《煦风拂柳》、《杖竹漫吟》等多部作品。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世纪诗典》签约诗人、天津市久萍诗社成员、海河文学社名誉社长,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诗人认证,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时代诗人档案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