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未央作协的领头雁——张鹰老师印象
文/刘玉伟
虎年春节的前几天,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主席张鹰老师写得一首诗歌《大灾之后,品读西安》,得到了未央区作家协会交流群里群友们的纷纷点赞和好评。张北峰老师说,浓浓意境,满满情怀。杜九霞老师也说,满满的情怀让我们荡气回肠。张鹰老师的战友王栋老师更是连连夸赞说,最美的诗人张鹰,他才是社会前进的号手!
我也在反复地品读着张鹰老师的这篇佳作,从那字里行间我又看到了我们居住的古城西安,大疫之后又回到了以前车水马龙,繁华似锦的壮观情景。张鹰老师在诗中写到:“沐浴着虎年的春风,我登上南门城墙。眺望那大雁塔南北广场,又恢复了游人如织的景象。再听那音乐喷泉像憋足了劲,为古城防控常态化放声歌唱!……”

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未央区作家协会近几年所取得的令人刮目相看的好成绩,就因为有张鹰老师这样一个好的领头雁!我是2020年12月第一次见到张鹰老师的,他满脸笑容,和蔼可亲,那平易近人的样子丝毫没有一点作协主席的架子。他如果走在大街上,那朴素的衣着和亲切的言谈举止,和邻居大叔大哥也没啥两样。他和我同岁,有近一米八的个头,身材魁梧结实。他虽说也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但他那长相让我们也能看到,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帅气的男人。2021年八一建军节时,他在群里发了一张他当兵时的照片,真的就是一个很英俊帅气的兵哥哥。
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加入未央区作家协会,并进入到未央区作家协会交流群的。张鹰老师1968年3月由西安航空工业技术学校入伍,在新疆的罗布泊成为一名防化兵战士。他在部队光荣入党,并成为防化营4连的班长和技师。他对在部队当兵的这段经历铭记在心,2017年8月8日《陕西工人报》就发表了他写得散文《罗布泊,“两弹”的摇篮》。他在文章中满怀深情地写到:“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有一处充满自然和文化之谜的神秘地区——罗布泊。……”我也是在他的这篇文章里知道了,他们部队的司令部设在马兰,距罗布泊仅300公里,他入伍六年里曾两次参加氢弹试验和一次地下核试验。他的这篇散文在2018年1月的陕西省职工文化艺术节上还被评为“文学征文散文类三等奖”。他的另外一篇散文《马兰,闪光的记忆》也是写他在部队时的感受。这篇散文在《西安日报》上发表后,还先后被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作家网和华商网等国家大型网站转载。
张鹰老师1974年复员后在铁道部西安车辆厂当过工人和宣传干事。他2003年在单位宣传部内退后,还应聘到人民日报社《市场报》驻陕西记者站当了一名记者,后来还成为采编室的主任。他2021年1月在长安部落文苑上发表了一篇随笔《圆一回记者梦》,就是讲述他当记者后的大大小小的经历。他热爱写作,几十年里一直都是笔耕不辍。他的诗歌散文多次获奖,他写得论文《红色旅游促进老区发展》还荣获2016年全国党史文化论坛优秀奖。2016年8月16日,他收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发来的公函,他的这篇论文还被收入“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论文集”中。2019年12月,他写得歌颂未央的歌词在未央区“最美未央”原创歌词(曲)大赛中也荣获了二等奖。
张鹰老师自1974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以来,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20多万字,可以说也是硕果累累。我仅在朋友圈里就看到,2017年9月27日《陕西工人报》就发表了他写得诗歌《放歌秋天》。“我们热爱秋天/不仅仅因为/秋天有绚丽的景色/我们渴望秋天/不仅仅因为/秋天有漂香的瓜果……”同样是在2018年4月3日的《陕西工人报》上,他的另外一首诗歌《清明感怀》也让我很受感动。“清明雨是我的泪珠,就让那泪珠浸透的纸钱,温馨着后辈与已故亲人,惜别而有重逢的梦……”

张鹰老师如今是陕西省作家协会的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的常务理事,未央区文联副主席和作协的主席。2017年7月,他还受聘为“陕西省喜剧表演协会”的理事。他作为未央区作协的主席,除了自己写稿外,也关心和肩负着全区文学事业发展的重任。2007年他完成了《三桥街道志》的编辑出版工作,2013年编辑出版了《放歌未央》的文艺丛书,2017年9月还完成了《未央故事》(36万字)的编辑出版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倾注了张鹰老师辛苦付出的劳动和心血,也让他和我们都感到骄傲和自豪。
张鹰老师为了让作协的兄弟姐妹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基地,2018年1月区作协创作基地和滹沱村文学创作基地先后建立。他还和省内外著名的作家,如贾平凹、肖云儒、王海、张敏、雷涛、党永庵和陈长吟等人有着很好的交往。
张鹰老师为了提高作协会员们的写作水平,经常会邀请一些著名的作家来给会员和文学爱好者们授课。我在他的朋友圈里就看到,2018年9月8日就邀请在未央区文体局挂职的著名作家王妹英讲授《当代现实主义题材与文学创作》。2018年10月13日邀请省作协副主席冷梦讲授《文学与人生》。2019年6月30日,邀请省散文协会主席,西北大学现代文学院院长陈长吟教授主讲《散文是红酒》。2019年12月28日邀请国家一级作家朱文杰讲授文学知识。2020年9月12日,特邀著名作家、诗人商子秦讲授《诗词创作知识》。

我2021年6月10日,也参加了在未央路政法巷未央大厦11层,由区文联和作协举办的中国作家“陕西文学周”走进未央的活动。我们聆听了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老师关于文学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的知识。在三个小时里柳建伟老师滔滔不绝的讲授,让我们所有人都受益匪浅。
柳建伟老师也是我喜欢的作家,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英雄时代》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的长篇小说《突出重围》我也非常喜欢。他担任编剧的电影《惊涛骇浪》和《飞天》我也都看过。尤其是他的母亲,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王玉梅老师主演的电影《喜盈门》、《内当家》和《高山下的花环》等更是脍炙人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和张鹰老师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我已经感受到他真的是我们最好的领头雁。2021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张鹰老师告诉我区作协和《文心》编辑部要联合出版一期《文心》杂志。我就写了一篇随笔《我的入党经历》发给张鹰老师。我的文章在《文心》杂志上发表后,还被选送到省总工会,并获得征文类的三等奖。我要感谢张鹰老师,我称不上是千里马,但他真的就是一个好伯乐!
张鹰老师1983年7月在车辆厂时,曾经拜访过著名作家曲波(《林海雪原》的作者)老师。2021年在曲波老师离开我们38年后,他在纪念曲波老师的文章《聆听大师教诲》里写到,那一天曲波老师曾经为他题写了“奋进,求索”四个苍劲大字。这是曲波老师的座右铭,也是他这一生的座右铭。他“每当看到老人的题词,缕缕情思油然而生,大师的教诲时常萦绕在耳畔,教我作文,教我做人,受益终生。”纵观他这几十年的经历,他真的是一个在文学创作征途中“奋进不息,求索不止”的领头雁!

刘玉伟,2022年2月8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