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嵌句诗五首 (嵌杜牧“秋尽江南草未凋”句)
一
秋尽江南草未凋,欲承正礼学唐尧。
清风入韵轻调试,皎月吟诗细画描。
读赋多闻优雅句,觅花常见美人蕉。
酒乡曲直宜忘却,沉醉迷糊世事遥。
二
盛平空闻五裤谣,秋尽江南草未凋。
天盖祥云云藏月,山含瑞气气鸣箫。
招邀赋客诗千首,款待宾朋酒百瓢。
心态宁嘉宜养道,莫叹世间景萧条。
注:五裤谣,称颂地方官吏善政的歌谣。唐白居易 《西楼喜雪命宴》诗:“歌乐虽盈耳,惭无五裤谣。” 明高启 《送长洲周丞陞吴县令》诗:“寂寞长洲路, 空闻五裤谣。”
三
溺爱儿孙敢放娇,遍观丽景涌诗潮。
雪侵漠北天还朗,秋尽江南草未凋。
举宴独斟桑落酒,游园偏过赤栏桥。
稚松酷似穿云笔,绘染河山赞裕饶。
注:1、桑落酒,古代美酒名。唐杜甫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诗:“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元张可久 《清江引‧独酌》曲:“明月黄昏后,独醉一樽桑落酒。” 清吴伟业 《梅村》诗:“桑落酒香卢橘美,钓船斜繫草堂开。” 2、赤栏桥, 红色栏杆的桥。 唐顾况 《叶道士山房》诗:“水边垂柳赤阑桥,洞里仙人碧玉箫。近得麻姑书信否, 浔阳向上不通潮。” 宋周邦彦 《定风波》词: “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四
女娃独慕沈郎腰,漫步游园赏碧寥。
过巷时听风飒飒,登楼才觉雪飘飘。
人居塞北情常恋,秋尽江南草未凋。
半百光阴修学业,品完鲁迅读琼瑶。
注:1、沈郎腰,即沈腰。《梁书‧沈约传》载:沈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清赵翼 《题沈既堂前辈<载书移居图>》诗:“只愁撑满便便腹,难作东阳瘦沈腰。”
2、碧寥,青天。唐温宪 《杏花》诗:“团雪上晴梢,红明映碧寥。” 明李东阳 《画鹰》诗: “杀气森森动碧寥,千山落叶纷无数。”
五
荣辱不论暮和朝,心情散淡过元宵。
莫夸彪虎啸荆莽,更羡灵龟夺锦标。
利禄功名宜放弃,黎民百姓独含娇。
吟诗咏赋歌盛世,秋尽江南草未凋。
七律*大雪
候逢大雪鸟飞寒,德水滔滔涌急澜。
云覆旷原修竹瘦,雾障岩岭晓阳丹。
霜侵枯树枝条重,日照乡田湿气漫。
阻路封山冰打滑,征人客旅出行难。
七律*咏春
杨柳繁枝稚嫩鲜,黄莺歌唱贺华年。
青山叠叠生平绿,碧水滔滔起雾烟。
野圃蜂兴温旧梦,花丛蝶戏续新缘。
翻飞燕子新春舞,艳丽群芳绽路边。
注:平绿,一片绿色。亦指平展而绿色的园地或原野。唐温庭筠 《鸡鸣埭歌》:“芊绵平绿 臺城 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唐温宪 《春鸠》诗:“村南微雨新,平绿凈无尘。” 宋贺铸 《上巳后一日登快哉亭》诗: “纷华埽不见,蝴蝶飞平绿。”
七律*季春感怀
丘山吐翠雨缠绵,嫩水奔腾泻瀑泉。
风锁竹宫浮碧雾,云流深壑化岚烟。
吟诗咏赋骚人醉,绘画传歌地里眠。
燕子徒叹春色老,平生落寞拒琼筵。
七律*春趣
嫩叶初生挂翠条,密云含露润春潮。
幼苗暗许微风拂,青李仍需密雨浇。
彩蝶翻飞花间舞,鸟禽歌唱树头嚣。
文人骚客闲吟处,村寨儿童对迭谣。
七律*春游抒怀
雁归不惧路迢迢,飞渡长江向太霄。
休恋南方湖静美,窥寻北鄙地清寥。
骚人游览吟诗赋,旅客流观赏画桥。
春寄离愁花载恨,远望故里碧遥遥。
七律*清明感怀
紫燕归来早筑巢,黄莺喧闹戏枝梢。
娇儿赌博须君劝,稚子兴功独我教。
驾鹤仙人修道观,犁田健马饲青茭。
清明季节天光好,游旅寻花去远郊。
七律*春游观景抒怀
黄莺嬉戏闹枝梢,咏赋吟诗细琢敲。
异卉传香飘野外,山桑化景绿荒郊。
田园鸟雀贪争食,崖岭鹞鹰早筑巢。
去利忘名能笑乐,伤心烦恼可除抛。
七律*国家公祭
侵华日寇害无辜,罪恶累累遗藐弧。
救国安存捐傲骨,抗倭灭劫献彪躯。
神州自古多名士,诸夏从来少腐儒。
世界风云常变幻,强军雪耻筑宏图。
七律*国家公祭日抒怀
烧杀抢掠血注湖,钟山叠叠葬彪躯。
逐驱倭寇称英杰,保护黎民作丈夫。
抚恤遗孤生恻悯,告存先烈献花须。
神州自古多忠士,世代不当灭国奴。
七律*古稀秋游
古稀岁月少忧愁,遍赏花光汗漫游。
绿树丛茵荣秀岭,红枫霜野艳残秋。
遥望霄汉孤飞雁,摆渡长江独木舟。
兴罢疲累安宿所,餐食无味便埋头。
七律*观秋林感怀
露润霜侵木叶红,形颜瑰丽映双瞳。
绮霞绕树三秋艳,丙火焚林一色融。
零落悬浮随势态,飘扬消解化春风。
自然景致藏心趣,物象相差悟道同。
七律*观音菩萨修道日感怀
一
观音寺庙众乘流,日日晨钟暮鼓悠。
袅袅香烟云岭散,将将磬管满空游。
诵呗持咒消灾劫,赞佛尊经解积愁。
苦厄原来从念起,清心寡欲别无求。
二
遇难逢灾众企求,观音菩萨笃专修。
度人尘世除生死,悟道西方得自由。
佛寺时时僧侣静,梵堂日日鼓声悠。
焚香弟子皆恭敬,祈愿娑婆苦厄休。
七律*暮秋抒怀
凌冽寒秋瘦客哀,仙游倦眼望烽台。
酒含世味催人醉,花谢残妆隐雾开。
碎石投池云影破,昊空飞镜旅朋回。
昆仑少有登临处,到顶英雄引满杯。
注:飞镜,比喻明月。
七律*重阳抒怀
一
节岁流移至重阳,恒规变化序圆常。
秋深气冷生寒雾,夜半林幽结早霜。
大地朦胧云影动,西风萧瑟草丛黄。
长空雁唳声悲切,顺应时令向远方。
二
熟卧时时觉梦长,凉风习习近重阳。
隔窗观月层层淡,带土移花脉脉香。
笃友游仙常远道,良朋观景遍寒乡。
明晨又上青泥岭,归雁号空痛旅肠。
七律*杜甫草堂抒怀
杜公故宅浣花溪,酸刺藤条咫尺迷。
携友观光行旅过,归鸿觅食燕莺啼。
客来僧走房轮住,人去楼空日落西。
佛教圣地灵隐寺,文工骚士有诗题。
七律*咏菊
观景梯登望皓台,遍山野菊始盛开。
雅容警世超尘界,馥郁醒人弃绝埃。
傲骨但凭陶令赞,精神最喜屈原裁。
重阳宴饮金茎露,誓愿终生作酒魁。
七律*颂菊
菊花绽放满山金,雅洁催驱五柳心。
傲骨凝魂颜色好,精神铸魄势相忱。
坚贞素淡生情厚,高尚刚强令世钦。
佳节重阳邀挚友,遣怀叙旧互行斟。
七律*中秋夜赏菊
郊原寂静望悬光,明月疏星透夜凉。
白露才临天变色,秋分刚过地更妆。
濛濛宿雨侵寒树,飒飒西风送菊香。
待到草茵枯萎后,百花凋尽我扬芳。
七律*论人生
入世不能实较真,是非曲直难论人。
未曾追恋名和利,何必痴迷富与贫。
迕意莫要频嫉怨,摧心那可尽含嗔。
荣枯进退寻常事,熬过隆冬到丽春。
七律*重阳节抒怀
独出金城已景西,幸蒙信友喜招携。
身沾草叶衣襟乱,天布寒云脚步低。
郊外池塘蛙泳动,山原野菊蝶哀迷。
时逢九月重阳日,款待诗朋饮醉泥。
注:1、景西,太阳西斜。2、醉泥,指酒。唐杜甫 《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诗:“饭粝添香味,朋来有醉泥。” 唐杜牧 《醉后题僧院》诗:“离心忽忽復悽悽,雨晦倾瓶取醉泥。”
七律*重阳节寄语子孙
一年一度又重阳,出外谋生去远方。
转战东西修水利,穿行南北建桥梁。
往年总把双亲敬,今岁犹怜我辈黄。
只盼子孙登显处,继成祖业盛名扬。
七律*韵和魏力《庚子寒露吟怀》
育儿父母素慈衷,治世清官一扇风。
寒露森凉岚雾起,身心疲累物形空。
三年恋旧田园里,一往深情泣泪中。
异路遥听君积苦,忧思况味我相同。
注:一扇风,晋袁宏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 ,谢安时任扬州刺史,为他饯行,临别取一扇以赠行。宏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见《世说新语‧言语》 刘孝标 注引《续晋阳秋》、《晋书‧文苑传‧袁宏》。 后因以“一扇风”颂扬官吏的善政。 唐罗隐 《途中献晋州孟中丞》诗:“楼移庾信千山月,树待袁宏 一扇风。”
附魏力《庚子寒露吟怀》
秋容渐老起新衷,紫塞胡杨怯晓风。
玉露即从今夜白,征人倍觉此生空。
千山旅路驼鸣里,一片乡情雁影中。
祖水遥闻霜雨落,莼鲈逸味与心同。
七律*步韵杨沐老师《秋之怀》
菊序年年属老秋,霜红岁岁上梢头。
绵绵细雨应天降,飒飒西风旅燕愁。
花落花开光隐隐,云来云去雾悠悠。
歌吟盛世中华美,瞻颂前贤众唱酬。
附杨沐老师《秋之怀》(平水韵)
归雁年年送我秋,风霜岁岁满枝头。
涓涓旧泪凝朝露,卷卷新词落晚愁。
人散人和皆去去,花开花落复悠悠。
桑榆老骥听栖凤,烈士高歌暮景酬。
七律*韵和康怀信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联军犯界施淫行,朝鲜边陲强暴横。
抗美全民驱敌寇,援朝将士保和平。
枪林弹雨无忧惧,炮火银鹰不畏惊。
史册传扬英烈事,安家护国筑雄城。
附康怀信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犯朝谋我恶狼行,鸭绿江东铁甲横。
御敌全民援外侮,操戈志士保家平。
枪林泻弹冲无畏,野火焚身稳不惊。
史册永将忠烈记,国安总赖有长城。
七律*韵和康怀信《牵牛花赞》
身形朴素性清纯,愿为群花作仆臣。
旭日初升开口笑,夕阳归隐竹根亲。
银河对岸牵牛唤,玉帝灵宫乐女辛。
惰众不闻喇叭叫,连天暗自更时辰。
附康怀信《牵牛花赞》
拥心简朴性单纯,励志勤劳作诤臣。
才听雄鸡呼唤歇,却开金号奏鸣亲。
夏秋换届牵牛早,昼夜交权织女辛。
懒汉难闻醒世响,天河可渡起星辰。
七律*韵和康怀信《寒露随笔》
秋深树槁草零凋,冷气森森犯九霄。
圣帝应天传祝语,凡人享国贺盛朝。
瓜蔬稻谷民收刈,祖庙宗祠我守祧。
玉液琼浆常聚饮,闲邀故客赏英韶。
注:1、守祧,(1)古官名。掌守先王先公的祖庙。《周礼‧春官‧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其遗衣服藏焉。若将祭祀, 则各以其服授尸。其庙,则有司脩除之。 其祧则守祧黝垩之。” 唐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2)谓家族中的宗祠祖庙。 章炳麟 《二羊论》:“今为后于支庶,无合族之责,无守祧之重。” 2、英韶,泛指优美的音乐。南朝梁 庾肩吾 《书品论一》:“ 詹尹端策,故以迷其变化;《英》《韶》倾耳,无以察其音声。”
康怀信《寒露随笔》
寒凝菊艳百花凋,雁过衡阳断碧霄。
蓝鹊西天传语讯,汉人东土处明朝。
丰收五谷民间乐,喜庆嘉宴圣母祧。
高举玉杯琼液酹,化成甘露满禾韶。
七律*韵和康怀信《重阳节感吟》
枝头翠鸟啭娇喉,兴赏金花醒醉眸。
霜染丹林丛草艳,雾漫危岭雨云收。
胡琴和奏清平调,骚客新填塞上秋。
鄙老重阳歌盛世,身心康健早闲休。
注:1、清平调,唐大曲名,后用为词牌。 相传唐开元中,李白供翰林,时宫中木芍药盛开,玄宗于月夜赏花,召杨贵妃侍酒,以金花笺赐李白 ,命进新辞《清平调》,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绝句,平仄不拘。2、塞上秋,词牌名。 即“天净沙”。宋无名氏有“塞上清秋早寒”句,因名。单调,二十八字,二体。见《词谱》卷一。
附康怀信《重阳节感吟》
登高涉远放歌喉,美丽山川亮眼眸。
霜染林红原野牧,露侵果稔米粮收。
机声交响秦腔调,霞色辉明陇地秋。
敬老尊贤传播广,重阳节里唱无休。
七律*秋分感怀
阴阳各半昼宵平,暮雨朝云百鸟鸣。
金菊交开花色艳,黄河湍急浪波横。
林丛凝露秋霜染,木叶随风旷野行。
世事纷繁如逝水,宁心静气与鸥盟。
七律*纪念抗美援朝战
争胜利七十周年
抗美援朝警笛鸣,安家守国保和平。
英雄辈出灾难解,弹雨相加性命倾。
松骨峰头将士殒,上甘岭顶敌酋惊。
冲锋拼杀披肝胆,世代功传阵纛擎。
徐世海,男,汉族,甘肃省会宁县人,1954年生,197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38年,中学高级教师,参与白银市九五教学科学实验活动,活动及论文通过市级验收。古风2000多首、七律1660首、七绝1520首、五律500首、五绝330首、词200首曾于《仲夏诗刊》《燕京文化传媒》《诗品》《暮雪诗刊》《竹轩诗苑》《草原诗苑CR》《黄鹤诗苑》等六十多种媒体平台发表。被聘为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三百多首格律诗被选入《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第二部、第三部,《中国当代诗人诗选》《芙蓉国文汇》《当代诗人诗选》《诗草集》《新时代中国各省市知名诗人全记录》《暮雪诗刊纸刊》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暮雪诗歌年鉴》《2021年优秀诗歌年选》《中国百年优秀诗选》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