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崛碑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底张乡牛王庙村北200米处的山脚下,这里地势开阔,风景优美,正处在应阳川和奎阳川及一小川三川合流处。按民国六年《洛宁县志》《河南府志》载:库谷水今底张峪水,出永宁南山,道元所谓三川并发者,右为右阳川,左为奎阳川,中一小川合流,俗又呼为裤子峪。
旧志按:应阳川发源马营山,奎阳川发源飞凤山至崛碑寺前二水相合至底张村旁入洛。这里有一寺院——名崛碑寺,始建於明初的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800年。
根据当地几个八十多岁的郑姓、黄姓、孛姓、吴姓和曲姓老人回忆,崛碑寺是由上八村和下四村共同修建的一座寺院。刚修建时由牛王庙村出地,其他村出工、出物、出钱建成四合院的寺院。随着时间变化,逐渐扩大修建了崛碑寺山门,并建坐西面东大雄宝殿五间,两廊南、北各八间,山门內盖了钟鼓楼,南边还建了和尚塔。明末清初崛碑寺有僧人六十余人,并且,寺院占地达到三十多亩,寺院拥有土地达一百多亩。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是崛碑寺庙会,有大戏一台助兴,信徒由卢氏、栾川、宜阳、陕县等地前来朝拜。

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和三圣教,两廊供奉的是观世音。观世音为佛国众菩萨的首席菩萨,她在世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决不低于如来佛,特别在妇女信徒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释迦。菩萨在佛国中的地位仅次于佛,又叫“大士”,菩萨的意思是“觉有情”、“道众生”,他们的职责是协助佛普渡众生到极乐世界去,了却一切烦恼,永远欢乐。
佛国第一菩萨观世音,又叫观自在、观音大士。唐代因避讳太宗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何谓观世音?是说世间众生受苦受难时,念诵其名,菩萨就能听到这个声音,立刻前往解救。观世音这个名字本身,就显示了这位菩萨的大慈大悲和神通无边。
中国净土宗流传开以后,极乐世界的第二大神观音菩萨也受到了广泛崇拜。为了满足世俗的需要,观世音逐渐由男变女,成为一位大慈大悲的女菩萨。观世音有三十三化身之说,其中即有一些女身。观音为说法需要,可以变换性别,变换各种身份。以后观音不再亦男亦女,而固定为女性菩萨,这一改变深受世俗欢迎。


崛碑寺因时间的变迁,原寺已毁,一九九五年又重建坐西朝东房三间,并塑了佛像,刻了纪念碑。院内现存很多老残碑刻,字迹已无法辨认。但每年四月八日庙会仍吸引着十里八村的民众,到此进行物资交流,场面红火,一派盛世景象。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