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是虎年开工的第一天,记者走访广州天河穗园社区,探访社区对春节返穗人员的登记管理,直击开工第一天社区防疫工作。

把好进出两道关
保安是第一防线
“新年好!”“今天开工啦!”社区物业保安每天都要面对出入的居民,大家已经非常熟悉,见面都会打招呼,甚至闲聊上两句。这两天正值居民陆续从外地返回社区,把守好社区大门,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
“这里是穗园小区一号岗,春节期间离穗人员比较多,我们的工作是负责把关好从外地回来的居民,除了一一询问返穗人员有没有做核酸检测,还要看清楚他们的健康码、行程卡,提醒他们戴口罩,测量体温,一切正常才能进入小区。”冯顺利是穗园社区的物业保安,她是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


冯顺利告诉记者,进入穗园小区有两道关:小区大门是一道关,每栋楼入口还有一道关。“在每栋楼的入口,都有我们的值班岗位,平时内部人员出入也要登记,外来人员进出的时间,所去的单位房号,都要求提供证件做好登记。”冯顺利面对来往人员,一丝不苟。
返穗人员需报备
一人一台账登记
在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有一群人在替你负重。社区的工作是很繁琐的,事无巨细,而疫情防控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穗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明芳告诉记者,穗园社区的居民对疫情防控的意识都很强,返穗不仅会主动报备,对社区工作人员也要求很高。

“您需要先过来我们居委会报备,到时候我们会给您开《核酸检测通知单》,上面会有具体检测时间的要求,以及检测的地点和方式,居委会会根据情况安排您去做核酸检测的……您这种情况需要第1、第3、第14天都要做一次核酸检测。”2月7日上午,穗园社区居委会接到电话,一位从云浮罗定返穗的居民询问居委会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居委会工作人员一一解答。这是居委会工作的常态,不仅要回答居民的咨询,还要做好台账的登记。
据孙明芳介绍,台账是一人一册的,如果一家有三口人,那就要分成三本台账记录。台账的内容巨细无遗,包括几月几日从什么地方返回广州,乘坐的交通工具或者是自驾的车牌号,都会一一记录下来。

“只要有中高风险地区返穗人员,社区都会对这类人员进行登记和排查,如果需要居家隔离的,三人小组工作人员会上门进行核酸检测,检测完之后会进行封条、人文关怀和安装监控视频等一系列措施,此外还会设置隔离专用的垃圾桶,工作人员每天上午下午都会上门巡查登记。”孙明芳说道。
据了解,居家隔离后,居委会会建立一个群,群里是三人小组和网格干部,包括医生、派出所的民警和物业的负责人,如果有通知,居委会会通过微信群传达给居家隔离的人员,及时反馈情况,如果隔离人员需要帮助,也可以在群里随时求助。譬如隔离人员需要买菜或者收快递,工作人员也需要帮他们送上门,这些都要拍照打印成册,记入台账留底。此外,隔离人员每天上午下午要自行测体温,并向居委会报备。


防疫要求每天都在变化,孙明芳坦言,她的微信有100多个群,每天都有不同的通知,而负责记录返穗人员信息和解答居民咨询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更要熟悉疫情防控的要求,为居民提供服务。据悉,这两天陆续有100多位返穗人员过来社区居委会报备,甚至有路过重点关注地区的居民主动来询问,居委会也会登记在册,并指引居民到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
每个人都要跟踪并不容易,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添加微信。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添加返穗人员的微信,收集他们的健康码、行程卡和核酸结果。如果隔离人员身体感觉不适,也可以通过微信第一时间联系到工作人员。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居委会对居民的情况都相当熟悉了,甚至哪位居民一年要出去多少次,都去什么地方,我们都摸清楚了情况,哪位工作人员加了哪位居民的微信,都能快速精准地对接。”
“新的一年,我们最希望的就是疫情赶紧过去,大家都健健康康的。”孙明芳说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晓宜

《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都市头条岭南作家主编: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罗援将军主持的《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荔湾区作协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副主任、宣传媒介部主任,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