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怀念
纪念老将军逝世十周年


十年前的2月8日,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方强老将军离开了我们,去世前,老将军向中央报告,不要开追悼会,后事从简。今天,我们后人在平江县烈士陵园缅怀纪念老将军逝世十周年。

兄弟姊妹手捧《方强年谱》追思老红军祖父


领袖的关怀,接受毛主席周总理的检阅。(左一)为方强将军。

六机部于1965年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落实中央关于核潜艇制造指示,周总理和叶,陈,贺,聂,徐帅及李先念副总理接见了与会同志,为表彰和肯定同志们的工作,总理拉着方强将军坐到了他的身边。

方强将军担任国防工办主任就任当天,叶帅向同志们介绍说:方强同志在中央苏区就是一位能打血仗,善打胜仗的铁血战将!


1933年方强担任红22师政委在南线反"围剿"战斗电视中的截图,因为方强在南线时执行了毛主席的指示和作战方案,被撤职关进了国家政治保卫局,一边坐牢一边长征作战,至遵义会议后第二天才获得解放。

方强将军曾任385旅政治部主任,军委总政组织部长,军委总政华北战地考察团长,陕甘宁留守兵团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在对敌战斗中,英勇作战,斩杀敌冦,缴获倭刀和洋马,贺龙师长将白马和倭刀奖励方强后留影。朱总司令赞扬自己的战士曰:佇马太行侧,漫天雪飞白,战士仍单衣,夜夜杀倭贼!

情系祖国南海。图为年愈7旬的方强将军在南海永兴岛巡视与驻军首长合影。

百岁老将军挥毫情系南海。
方强将军外甥解卫潮编制


1911.1----26日(清宣统农历庚成1910年12月26日,属狗)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街,名绪志,字螯轩。父亲方接成系码头工人、母亲李绵凤除操持家务外,亦出卖苦力谋生。
1918至1923﹣在平江长寿街育オ学校上小学,改名方长。
1924.春---﹣随祖父方早贵在平江献钟镇做爆竹,之后到“廖达吾刻字印刷店”当徒工,拜廖达吾先生(中共党员)为师傅。
1924.冬--﹣在平江献钟镇参加工人夜校,听取中共平江县委负责人罗纳川、张国清等讲授李六如同志主编的“平民教育”等课本。
1925.秋在献钟参加了工会,经廖达吾安排,印刷《告工人书》、《告农民书》等,开始参加大革命活动。
1926.06---14日(农历五月初五)参加中共平江县委在献钟组织的端午节大会,听取罗纳川的演讲,声援北伐。
1926.08----22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在献钟参加罗纳川组织的智夺军散兵8支步枪和子弹的行动。之后参加募捐、收买散兵游勇12支枪等活动,成为中共平江(献钟)工农武装的一员,参加了支援北伐军叶挺团攻打平江县城的战斗。
1926.09--﹣由罗克、贺注民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献钟工人纠察队区队长,青年义勇队副队长。
1927.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4.12”反革命政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5.21”马日事变,平江县大批共产党人遭到血腥屠杀。
按党的指示,迅速离开了献钟,隐蔽于徐家洞山区。
1927.05--﹣由贺注民、李国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07-…-在献钟听取罗纳川、贺注民等中共平江县委领导人的谈话,准备组织革命武装。
1927.08--﹣到罗家洞听取罗纳川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受命搞枪(原献钟游击队参加南昌起义)。之后在罗纳川领导下,搞到三条半枪,组织起100多人的平江游击队。
1927.09-﹣参加平江县委组织的献钟暴动和16日的平江扑城。
1928.02﹣参加平江县委在嘉义岭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屯杆子”,成立了平浏岳游击总队,担任平江青年义勇队第三区队政治指导员,并在总队部负责情报工作。
1928.03-﹣参加16日(农历二月二十五日)的扑城(即平江二月扑城)。
1928.04--﹣罗纳川不幸被捕,5月26日(农历四月初八)牺牲,之后随胡筠等平江县委负责人上山打游击。
1928.07----22日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23日随胡筠、李宗白和游击队入城与起义部队会合。
1928.冬至1929.冬-﹣革命进入低潮,在东乡的长寿街、沙铺里、毛湾一带活动。
1930.05--﹣彭德怀率红五军返回平江县长寿街,召开市民大会,选举市苏维埃,任市政府裁判、财政委员和党团书记。率长寿区赤卫队随红五军攻打平江县城。

1930.07--﹣任长寿区赤卫大队副队长,率部随红三军团第一次攻打长沙。
1930.08-﹣由湘鄂赣特委书记李宗白同志介绍,和长寿街七名党员一起参加主力红军,在长寿街“和记书局”第一次近距离面对面见彭总,并听取彭总指示。在开元药铺,由红五军三师政治委员谢翰文任命,担任七团十一连党代表,之后随部行军转移至浏阳永和镇,红一、三军团会师,成立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听取朱、毛首长讲话。率部参加第二次攻打长沙。
1930.09-﹣任红三师党委秘书,之后调任安源工人纠察队党代表,率部参加红军后任红五军特务连政治委员。
1930.10-﹣任红五军一师二团重机枪连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等战役。
1931.05-﹣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
1931.07﹣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至9月,进行了莲塘、良村、黄陂、兴国等战役。
1931.12---﹣任红一师二团政治委员,进驻筠门岭。
1932.02-﹣与团长曾春鉴率部参加赣州战役,英勇作战,特别是部队撤退时,主动担负阻击任务,予敌以重大杀伤,受到中革军委、彭德怀军团长、红一师黄克诚政委的表扬。
1932.06--﹣率部参加南雄、水口战役。
1932.08--﹣率部参加乐安、宜黄战役。
1932.09-﹣入中央苏区红军大学学习,任上级干部队党支部书记,之后任中央警卫营政治委员。

1932.10﹣率部参加第四次反围剿,和营长邓胜率部“赤化”连城,歼敌100余人,俘敌200多人。
1933.01--﹣率部攻打上杭,左胸被击穿,第一次身负重伤。
1933.02-﹣在福建长汀医院治伤,毛泽东主席送牛肉补养身体,并进行启发性的反“左”谈话。
1933.03-﹣任中央警卫团政治委员,参加中央军委“红军模范团”命名大会,接受周恩来副主席授旗。
1933.05---﹣率部参加福建清流战役,模范团担任主攻任务,其一营伤亡较大。
1933.06---﹣率部参加上杭战役,取得杀敌3个营的重大战果。
1933.06---﹣任红22师政治委员,参加第五次反围剿,驻守筠门岭地区,扼中央苏区南大门。
1934.04--﹣筠门岭失守,主持召开师军政干部会,总结教训。毛泽东从会昌打来电话,对部队进行了鼓励,并作了明确、具体的指示并看望了红22师部队,之后毛泽东高兴地写下了《清平乐会昌》,这是毛泽东在被“左”倾路线剥夺领导权期间仅填写的二首诗词之一(另一首为《菩萨蛮產大柏地》)。
1934.06--﹣被中共临时中央撤职,关进了(瑞金)国家保卫局招待所。
1934.10--﹣随中央后方机关和部队离开瑞金,17日夜开始长征,随部突破四道封锁线。
1935.01---﹣遵义会议后,重新分配工作,任中央军委干部团政治营政治教员,不久任干部团党总支书记,参加了土城、第二次攻占遵义、强渡金沙江、攻占通安州、警戒安顺场等战役、战斗。
1935.06---﹣第一次(北上)翻越夹金山,13日与四方面军会合,听取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讲话。
1935.07---﹣因病进四方面军兵站医院治疗,至9月,病愈出院,找干部团未果。
1935.09---﹣抵阿坝向刘伯承总参谋长汇报,经刘总介绍随五军团行动,随即被张国焘关进国家保卫局,随队二次(南下)翻越夹金山。
1935.10-﹣下放至总政总务处当文书。
1935.11---﹣随队第三次(北上)翻越夹金山,返回懋功后至甘孜地区。
1936.07-﹣二、四方面军会合,任川康省维埃政府秘书长兼内务部长,随部过草地。
1936.10﹣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调任红九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36.10-﹣随部强渡黄河。
1936.11---13日攻占古浪,任九军宣传部长兼政治部先遣工作团团长,之后古浪守城之战,九军损失惨重,古浪失守,随部转至永昌地区。在永昌战役中,右臂被敌弹击穿,第二次身负重伤。
1936.12--“西安事变”爆发,随部东返,后又西进。

1937.01﹣随部攻占高台,之后高台(倪家营子)失守,为掩护主力东返,率ニ十五师七十三团、独立妇女团佯攻张掖二昼夜,钳制了大量敌军。
1937.02-﹣随部重返倪家营子,拚死抵抗5昼夜,突围至临泽以南。
1937.03--﹣再次被围,激战5昼夜后11日突围,抢占梨园口。梨园口激战,至此西路军失败,2.6万指战员绝大部分牺牲,“石窝会议”后随右支队行动,任交通队政治指导员。之后右支队被冲散,化装下山,通过敌封锁线,抵达新屯州黄河边上,被俘。
1937.04﹣在张掖乘机逃脱,四昼夜之后至永登,被敌巡逻队撞上,被抓进永登“补充团”,下旬至兰州集中营,秘密成立地下党支部,任支部书记。
1937.05-﹣在集中营领导进行各种斗争,向党中央代表张文彬书面汇报集中营的情况。
1937.06--﹣集中营被押往西安途中,在平凉领导“军官队”脱险归队,任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代理部长,之后参加揭批张国焘错误的学习和改编。
1937.08-﹣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保卫陕甘宁边区、驻守甘肃庆阳。
1938.03---﹣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长,毛泽东主席单独谈话,由方长改名为方强。
1938.12---﹣任军委总政治部党务委员会副主席。

1939.01---- 任军委华北战地工作考察团团长。
1939.03----16日率考察团出发前往晋西北,和120师358旅等会合,4月进入晋察冀战区,和聂荣臻部会合,5月奔赴冀中平原根据地,和贺龙部会合,整训部队。
1940.01---- 随120师返回晋西北,对山西新军进行整训,兼任新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1940.07---考察团返回延安,任八路军军政学院教育长,同时总结考察团的工作,在总政《军政杂志》上发表“八路军在冀中的两年”等7篇文章。
1940.06----19日与关向应等向毛泽东、朱德等汇报新军二、四纵队、暂一师、保一团的整军工作。
1941.03--- 任中央军委秘书厅秘书长,兼军委干部研究处处长。
1942.02---- 参加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
1942.夏----任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被补选为中共西北局候补委员。
1945.初---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给毛泽东主席就党的建设和“七大”的干部工作写信,毛泽东于3月3日回信。
1945.04---- 参加党的“七大”,至6月会议结束,之后组织“七大”的宣传、学习。
1945.10----13日告别延安抢占东北,抵沈阳,东北局第一书记彭真作了重要指示,之后抵哈尔滨,参加中共北满分局会议,听取东北局副书记兼北满分局书记陈云同志的重要讲话。

1945.11﹣任合江省军区司令员,12月抵达佳木斯,随即召开省工委扩大会议,传达北满分局决议。
1946.01至08-﹣指挥第一阶段剿匪,合江的形势起了根本的变化,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受到陈云同志的充分肯定。
1946.08-﹣任合江省军区政委,领导第二阶段剿匪,肃清了合江的土匪。
1947.02--﹣任东满独立师师长。
1947.05--﹣指挥88团进行杨木桥战斗,取得胜利。
1947.06--﹣参加夏季攻势,指挥德惠战役,攻占该城(此前国民党有“铁打的德惠”之说),受东总林罗首长“指挥灵活、英勇善战”的通电嘉奖。

1948.02-﹣率部参加冬季攻势,夺取开源。
1948.09---﹣任十纵副司令员兼三十师师长,参加辽沈战役,担负大虎山、黒山阻击任务,之后参加辽西会战。
1949.01-﹣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包围北平。
1949.04-﹣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周恩来副主席签发命令,任四十四军军长。
1949.05-﹣离开北平,抵湖北黄梅与四十四军会合。
1949.07--﹣指挥四十四军进行赣西北追击战,之后在江西吉安休整部队。
1949.09--﹣参加叶剑英书记主持的华南分局赣州会议,之后率部挺进广东,参加广东战役。

1949.10--﹣率部解放广州,兼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广州警备区副司令员。
1950.02----5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在汉口成立,任委员。
1950.03----17日至28日参加在汉口召开的中南军区和第四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
1950.04----10日,毛泽东主席签发府字第1738号命令,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1950.06---﹣参加中南军区剿匪会议,率部完成从化、花县、番禺、东莞、保安五县的剿匪任务,组织指挥了以44军131师为主力的万山群岛战役。
1950.07----12日,总政治部批准,空军党委成立,任空军党委委员,拟任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未到职)。
1950.07--﹣万山群岛战役结束,历时71天,至8月4日结束。
1950.08---﹣受命组建华南海军,参加10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的军委海军建军会议。
1950.10--﹣华南海军组成临时党委,任党委书记,周仁杰、方正平、吴罡等为委员。
1950.11﹣中央军委命令,华南海军正式命名为“中南军区海军”,方强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1.09----3日,毛泽东主席签发府宇第3889号任命通知书,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1至1953初---﹣完成组建中南军区海军的工作。

1953.02- 任军委海军副司令员,分管潜艇部队工作。
1953.12 ——参加12月7日至1月26召开的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級干部会议,这是建军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确定了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法规和原则。
1954至1955﹣任海军副司令员,分管潜艇、海军航空兵工作,执行中苏《六四协定》。
1954.02----12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的西花厅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海军五年建设计划。参加人员有邓小平、李富春、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谭政、黄克诚、肖劲光、罗舜初、方强和周希汉等,之后向军委彭德怀副主席汇报海军航空兵建设有关事宜。
1954.08---﹣军委彭德怀副主席召开解放浙闽沿海岛屿作战会议,总参谋长粟裕,总参作战部部长张震,铁道部部长吕正操,海军副司令方强,空军副司令王秉璋等参加会议,听取了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关于解放大陈岛战役方案的汇报。
1955.08﹣赴苏联列宁格勒海军学院学习。
1955.09--﹣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周恩来总理授予海军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02----13日,聂荣臻元帅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在列宁格勒《军官之家》主持仪式,授予中将年衔和三个一级勋章。
1956.04曰 从苏联回国养病,任海军副政委,分管组织、干部工作,后改任副司令员。

1957.08----4日陪同周恩来总理在青岛进行海上检阅,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受阅部队连以上干部。
1957.10----8日任海军副司令员兼海军军事学院院长和政委。
1958.01--﹣随叶剑英元帅访问印度。
1958.05---27日至7月22日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给会议主席团写信,对会议的开法提出了意见,毛泽东主席批示“此件写得很好,彭黄邓阅后退我,….”。
1958.8---2日参加彭德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在军委召开的对台作战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总参谋长粟裕、副总参谋长张爱萍、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空军副司令员王秉章等。
1958.10---﹣任中国政府专家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和海军组长,访问苏联,签订《二四协定》。
1958.12--﹣五日参加由一百多名陆海空军将军们组成的《将军合唱团》,在1959年全军第二届文艺汇演开幕式上,在国庆十周年的人民大会堂上,演出大合唱《红军纪律歌》、《在太行山上》、《我是一个兵》等。
1959.12-﹣任国务院、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兼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之后任副主任兼秘书长。
1960.02-﹣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12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并合影。
1960.10- 参加军委扩大会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并合影。

1960.04----在南京主持召开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提出“四个服从、一条总方针、总任务、三个步骤、十个原则”。
1960.05----5月31日至6月4日,陪同贺龙副总理视察湖南株洲航空331厂,并与贺龙同志、张平化同志联名为湘江机器厂题词,合影留念。
1960.11----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在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下,协助军委贺龙副主席在北京召开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提出国防工业的“十七条准则”。
1963.09----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兼党组书记。
1964.02----3日,和海军苏振华政委、赵启民副司令员等与造船工业工作会议先进工作者合影。
1964.12----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参加12月20日至1965年1月5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
1965.01----4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经周总理提名,被任命为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
1965.03----2日,中共中央指示,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不仅要管原子弹,也要管导弹,中央15人专委扩大成员,并改称为中央专门委员会,成为中央领导国防尖端事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周恩来为主任,方强为中央专委委员。
1965.05----主持召开六机部党委扩大会议,落实中央专委关于建造核潜艇等事宜,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元帅接见与会人员并合影。

1965.06 ——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波兰。
1967至1973“文化大革命”被剥夺一切权利和自由,关押于河南安阳林具六机部农场和江西湖口农场。
1972.12 —15日,首都隆重举行追悼邓子恢同志大会,作为邓子恢同志生前好友出席并见人民日报,这是在文革被关押后首次见报。在此之前,周恩来总理通知六机部党的核心小组,方强同志返回北京治病。
1973.05—20日至31日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筹备召开党的十大。会议宣布,经周恩来总理提议,毛泽东主席批准,解放谭震林、李井泉、乌兰夫、李葆华、廖志高、江华、江渭清、王稼祥、秦基伟、李成、方强、陶鲁茄、曾希圣等13名老干部,重新分配工作。
1973.08-﹣作为正式代表参加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3.09-1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各省、市、自治区和军委各总部、各大军区发出通知,经中共中央批准,方强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兼党组书记,接受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国务院为主。此前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华厅与方强同志谈话。
1975.06--﹣参加24日至7月15日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1975.07﹣主持召开国防工业重点企业会议,传达毛泽东主席的重要指示,叶剑英、邓小平副主席和李先念副总理等出席讲话。

1976.01----任周恩来总理治丧委员会委员,为周恩来总理守灵。15日下午,参加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周恩来总理追悼会。
1976.07----11日,参加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朱德委员长追悼会。
1976.09----任毛泽东主席治丧委员会委员,11、14、17日12:00至13:00,分别三次为毛泽东主席守灵。18日参加中共中央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毛泽东主席追悼会。
1976.12----17日,和中央领导同志一起接见参加全国工业学大庆大会筹备会和全国石油企业学大庆会议。27日,陪同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国防工业学大庆座谈会全体代表并合影。在《解放军文艺》发表“真理的光辉”,怀念毛泽东主席在1934年对中央苏区南方战线的视察。
1977.01----在沈阳调研航空601所、112厂、606所、410厂等。
1977.08----参加中央党校学习。
1978.12----24日,参加中共中央在北京为彭德怀、陶铸同志举行的追悼大会。
1979.05----任海军副司令员,分管院校工作。
1979.07----参加海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29日,邓小平副主席、军委常委粟裕同志接见与会人员。
1980.03----与国防部肖克副部长率团访问巴基斯坦。
1980.05----中旬,抵达长沙,检查有关部队保障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准备情况,18日,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在完成相关任务后,20日抵平江,21日抵长寿街,这是文革以后首次回家乡,拜谒方家先辈坟墓,看望红军烈军属,22日离平江。

1980.08----主持召开海军战役研究班。
1980.10----参加军委召开的801会议,讨论研究我国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作战指导思想,以及战争初期的战略任务。
1981.08-----27日开始参加全军高级干部战役集训(802会议),9月14日至19日,参加华北大演习和大阅兵。
1981.09-----29日抵达天津,30日在塘沽为海军后勤学校授予师级军旗并讲话,检阅教、学员方队。
1981.11----主持召开海军第九次院校会议。
1982.04----17日至26日,率海军代表团访问阿尔及利亚,顺访了法国、瑞士、列支敦士登等。
1982.05----为“海军陆战旅之歌”写词。
1982.09----1日至11日,作为列席代表参加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3日出席中顾委第一次全会,邓小平主任讲话。12-13日列席十二届一中全会。
1983.10----11-12日列席十二届二中全会,15日至16日出席中顾委第二次全会。
1984.09----24日任海军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1984.09----参加中央召开的王稼祥同志逝世十周年纪念会,发表《悼念王稼祥同志》。

1984.10----20日列席十二届三中全会。22日,出席中顾委第三次会议,听取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建设的讲话。
1985.04----在《人民日报》发表“参加辽沈大决战”。
1985.05----在军事博物馆参加平江县委组织召开的平江籍老同志座谈会,与会人员还有钟期光、刘志坚、方正平、甘渭汉、吴信泉、张震、欧阳文、喻漫云、裴周玉等老战友。
1985.07----和王首道同志等党的工作者休假团访问罗马尼亚。
1985.09----16日列席十二届四中全会,同期出席十二届中顾委第四次全会。18日至23日出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24日列席了五中全会,同日出席十二届中顾委第五次全会。
1985.10----在《黑龙江党史工作》上发表“东北战略后方的歼灭战”。
1985.10----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
1986.05----带领红三军团史编写小组的同志到湖南平江、岳阳、湖北武汉等地,征集红三军团史资料,并回长寿街老家探望乡亲。
1986.09----28日列席十二届六中全会,同日出席中顾委第六次全会。
1986.10----出席中共中央22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大会,在大会主席台就座。21日参加海军召开的纪念大会并发言。
1987.02----参加《当代中国军事工业舰艇》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87.05----赴大连、上海等地调研船厂情况。
1987.10----20日列席十二届七中全会,19日出席十二届中顾委第七次会议。
1987.10----25日至11月1日,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日出席本届中顾委第一次会议,列席十三届中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此之前,受中央委托,参加十三大的人事筹备工作。
1987.11----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委员。
1988.03----15日至19日在北京列席十三届二中全会。3月19日下午出席中顾委第二次会议。
1988.07----14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丰碑永存,光耀千秋”,纪念平江起义60周年。
1988.07----22日受党中央、中央军委委托,和中顾委常委王平上将及平江籍老同志刘志坚、方正平、裴周玉、张平凯、叶楚屏将军等赴湖南参加纪念平江起义60周年大会。利用午间休息时间题写“嘉义烈士陵园”和“平江英烈传”。
1988.07----根据中央军委发布的命令,31日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并在海军授勋会议上讲话。
1988.08----由徐向前元帅题写书名,杨得志总参谋长作序,总政余秋里主任题词的《红军战士话当年》出版,主要记述1915年至1949年的战斗经历。

1988.09----26日至30日列席十三届三中全会,30日出席十三届中顾委第三次会议。
1988.12----14至16日,参加由广东省政协、广州市政协和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在广州市联合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收复南沙群岛42周年。
1989.04----22日参加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胡耀邦同志追悼大会。
1989.06----23日至24日列席十三届四中全会,24日出席十三届中顾委第四次会议。
1989.11----6日至9日列席十三届五中全会,10日出席十三届中顾委第五次会议。
1990.03----9日至12日列席十三届六中全会,12日出席十三届中顾委第六次会议。会议期间,与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商谈科技扶贫等问题。不久,宋健同志带领有关科技人员前往平江、茶陵、浏阳、吉安等地调研,撰写了向中央的报告,提出了科技扶贫的措施建议,并写信“方强同志:经您督促,我前往了湖南、江西等地调研……”。之后将宋健同志的报告转平江县委、县人民政府。
1990.10----24日,受中央军委委托,和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上将、常委王平上将及平江籍老同志刘志坚、方正平、裴周玉将军等参加彭德怀元帅铜像揭幕仪式。之后回长寿街,看望家乡亲属和红军烈军属。为长寿街民间摄影师何志贤题写“勤奋摄影,服务人民”。

1990.10----任“平江起义”电视剧总顾问,与湖南省委负责同志谈电视剧拍摄等事项。
1990.12----25日至30日列席十三届七中全会,30日出席十三届中顾委第七次会议。
1991.03----由中顾委薄一波副主任作序的《为国防而战》出版,主要记述1950年至1990年的工作经历和出访六国的情况。
1991.05----出席红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0日,聂荣臻元帅、杨尚昆主席分别接见出席会议的肖克、杨得志、王平、方强、刘志坚、孙毅、张震等同志。
1991.07----1日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建党70周年庆祝大会,在主席台就座。
1991.09----2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忆红军赣州战役”,纪念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60周年。
1991.11----25日至29日列席十三届八中全会,29日出席十三届中顾委第八次全会。
1991.12----与肖克、王平、余秋里、刘志坚等出席中央井冈山扶贫开发汇报会并发言。
1992.03----《红军战士话当年》再版,增加了《忆彭德怀元帅》和在中顾委所作的四篇社会调查文章,书名改为《红军战士》。
1992.10----5日至9日列席十三届九中全会,9日出席十三届中顾委第九次全会。
1992.10----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3.04----《为祖国而战》出版,主要内容是历次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29篇文集。
1993.05----5日参加中央军委《彭德怀传》发行暨纪念彭德怀诞辰九十五周年座谈会,并发言。
1993.08----在《湖南党史月刊》发表“忆红军两次长沙大战”,纪念建军66周年。
1990年至1993年----就平江黄金洞水库和平江至伍市高等级公路(与京珠高速公路相连),多次向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联系,并与湖南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协调,列入国家规划进行建设。这是平江当时扶贫建设的重点关键工程。
1995.04----参加《当代中国军事工业舰艇》编审委员会审稿会议。
1995.06----与黄火青、马文瑞等参加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纪念七大50周年座谈会并留影。
1995.07----在《人民日报》发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1996.10----出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22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在大会主席台就座。不日,前往杨尚昆主席家中看望并合影留念。
1997.02----《赤诚集》出版,主要内容有“足迹篇”、“墨迹篇”、“诗文篇”。
1997.09----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中央领导同志对军队代表团的接见。

1998.02----23日出席了“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大会主席台就座。
1998.07----18日在《人民日报》与张震、刘志坚联名发表“工农革命旗帜鲜”,纪念平江起义70周年。
1998.10----23日参加纪念彭德怀元帅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并发言。
1998.12----18日出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大会,在大会主席台就座。
1999.04----参加纪念人民海军创建5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21日参加了海军党委召开的老同志座谈会,22日参加了海军机关纪念大会并代表老同志发言,27日参加海军的《太阳·军旗·大海》纪念文艺晚会。
1999.05----4日出席“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大会,在大会主席台就座。
1999.11----11日,参加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将军书画笔会。
2000.05----22日出席纪念李富春、蔡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2002.07----31日出席国防部举办的建军75周年晚宴。
2002.11----8日至14日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9日在解放军代表团小组会上发言。

2003.12----2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旗帜光耀千秋》,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
2004.11----19日出席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园将军书画展。
2006.10----22日出席中央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会,并在前排就座。之前在军事博物馆参观纪念展览,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
2007.07----出席中央军委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庆祝建军80周年驻京部队老战士座谈会,与胡锦涛同志亲切交谈的照片发表。31日晚,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盛大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

2007年10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新老党代表十七大前抒怀,报道了方强同志参加十七大前感怀。15日至21日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发表“97岁特邀代表方强: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这边独好。”并配发照片,报道方强同志参加大会的情况。22日参加中央军委领导同志与军队代表见面和合影。
2008.07----24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纪念平江起义八十周年。
2009.09----9日为长寿街题写“万寿桥”。
2009.12----为平江嘉义题写“黄阳胜境”。

2011.01----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一号楼病房,海军吴胜利司令员、刘晓江政委代表海军党委前来祝贺百岁华诞,送来了百岁贺信。同期,平江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前来祝寿。
2011.09----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一号楼病房接见中航工业304所曹英杰所长等同志并题词。
2012.02----8日凌晨3时58分,在解放军总医院一号楼逝世,终年102岁。

在北京和平江长寿街老家分别设灵堂悼念。数百名亲友、乡友、老部下等前往悼念。16日上午在301医院西院遗体告别厅举行送别仪式,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和军委四总部,海军党委和各舰队、院校,湖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各军工集团公司,平江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等送了花圈,遗体火化后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东一室。同期,新华社发通稿,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作专题报道。

2018.04----4日,由平江县委、县政府组织,在平江县烈士陵园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上千名亲友、乡友参加,方强同志的英名永远与家乡的山河同在。

参考文献:
1、方强:《红军战士话当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2、方强:《留苏学习笔记》,海军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1990年版。
3、方强:《为国防而战》,海潮出版社,1991年版。
4、方强:《红军战士》,海潮出版社,1992年版。
5、方强:《为祖国而战》,海潮出版社,1993年版。
6、方强:《赤诚集》,海潮出版社,1997年版。
7、成仿吾:《长征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8、吴吉清:《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9、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
10、肖劲光:《肖劲光回忆录》,《肖劲光回忆录》(续集),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1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兵种历史从书:《海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12、当代中国从书:《当代中国海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纪事》,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4、杨万青、齐春元:《刘亚楼将军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15、姜思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6、吴富善:《吴富善回忆录》,蓝天出版社,1995年1月版。
17、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年大事记》,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18、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89年版。
19、古今:《实用中华万年历》,气象出版社,1993年版。
20、《中国交通旅游地图册》,金盾出版社,1993年版。

方强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月8日,是祖父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方强同志在八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经过残酷战争和枪林弹雨的洗礼,历经严峻党内斗争和严重伤病的考验,百炼成钢,成为一名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勇于坚持真理、不畏艰难困苦的坚强战士、我军杰出的高级军事指挥员和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国防工业战线卓越的领导人,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殚精竭虑,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方强同志一生胸怀宽广、顾全大局、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光明磊落、荣辱不惊!
(图为2007年7月,参加中央军委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大会,与胡锦涛主席亲切交谈。)





图文来自:方多根、方忆平微信及网络
图文编辑: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