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
作者‖徐静(湖南.祁东)
百善孝为先,怎样孝?何为孝?许多人还不清楚,单单一个孝字,它包含了一个民族的传承,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修行,更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灵。
千百年来,有多少孝子孝孙,有爱心善心的人,为我们的孝行做出了榜样,香九龄能温席,卧冰求鲤等古今孝心人物故事,都在教育后人,怎样尊老,怎样孝顺父母。历史的车轮开进了二千多年,如今的孝道,在某些人心里已经淡泊,认为过年给一点钱,买一点东西给父母就是孝,这种孝没有陪伴,缺乏温情,以金钱作为孝,没有实际行动支撑的孝不算孝。还有些人认为父母健在,不愁吃喝,没有必要去管去问,甚至当着别人的面诉说着父母的无能,给予自己太少。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能力也有大小,我们不能攀比,父母贫穷,也是自己的父母,不能嫌弃,要记住父母十月怀胎的恩情,多体贴父母,帮助家庭,切不可向父母索取,更不能贪欲父母的养老钱。人心都是肉长的,不要埋没了良心,毁掉自己善良,每个人生存都不容易,都受过挫折和磨难,父母生你养你,把你抚养到十八岁,你应该独立了,不要事事依赖父母,更不能把父母当牛马使唤。

父母老了,儿女干事业,做父母的帮助儿女干一些力所其能的事,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度劳累,父母不是铁打的,不能活到老干到老,他们也需要休息调养,苦了累了一辈子,也应该歇歇了。可有的儿女不理解父母心中的苦,动不动对父母蹬鼻子上脸,给父母气受,认为自己比父母强。请问儿女们,你们是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你们是不是自己爬大的?你们每一步的成长,离得开父母的抚养吗?就算你成功了,你优秀了,也是父母所生的,应该怀着感恩之心来报答父母。

前不久,有位老翁逝去,不孝儿呼天喊地跪拜在灵堂前,哭他的爹爹,不知者都为他的“孝心”感动,而知情者都骂他是个五槊不孝的逆子。老翁老婆去世后,这个儿子从未给过他父亲好脸色看,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父亲为他做这做那,他还不满意,有钱在外花天酒地,没钱伸手就问父亲要,父亲没有就打骂,只要他在家,家就别想有安静的日子,老人气得常常流泪。有一次,他被儿子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偷偷地离开了家,独自一人回到了乡下。家乡人得知他的遭遇后,纷纷同情他,遣责逆子不孝行为,但逆子我行我素。老人孤独无依无靠,好在远房堂侄收留了他,让他在快乐中度过了几年,享受了人间亲情的温暖。老人病重时,看见堂侄一家细心照顾自己,端茶端水,问寒问暖,侍候在病床前。而自己亲生的儿子,托人叫他都不来探视,还说“我是他唯一的儿子,看不看,护理不护理,他死后的财产还是要归我的”。儿子说的这些话,传到了老人耳里,深深地刺痛了老人的心,想想儿子对自己的种种虐待,想想自己病重时,堂侄一家人对自己的不离不弃,老人立即叫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到场,写下了遗书,甘心情愿将自己名下所有的财产,留给了堂侄,并注明自己死后由堂侄办理安葬。老人儿子得知后,装出可怜大哭灵堂,力争遗产,想得到族人的同情,可是这样的逆子,大家会同情吗?不可能,他除了受到大家的指责,还被族人赶出了家门。

通过这件事,反映了老人养儿防老之难,因为想儿防老,不敢得罪儿子,所以一而再的迁就忍让和包容,才导致老人有家不能归,落得个离家而终的结局。不孝之子可恨可恶,要严厉批评教育,大家都要做父母的,要以此为戒,及时行善行孝。
孝敬父母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孝顺父母,何以立足于天下,孝顺父母不仅是金钱上的给予,更多是言语中的问候,是贴体中的温暖,是陪伴中的相守。有孝行孝传孝之人,人生才会完美。

作者简介:徐静,退休工人,湖南省祁阳市大村甸人,中国某艺术家研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优秀作品奖,诗词散文发表在各诗刊和都市头条,曾获全国诗词创作大赛一等奖,及各种誉荣奖项。不求名利,喜爱旅游,只求在每天练习书法,写作中充实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