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超,【个人简介】
姜超,职业教师。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中国现代文化报》编委,江苏盐城市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河海文学》《青年文学家》《鸭绿江》《西部散文选刊》《诗歌月刊》《中国教师》《渤海风》《北国作家》《当代文学家》《中国作家世纪论坛文库》《中国文艺家》,入选四十多种文集:《诗歌荟要》《2019中国诗歌大典》《中国当代诗歌典籍》《当代百家经典》《中国当诗词传世经典》《当代散文》有作品登录《人民日报》客户端,出版过诗专集《莹雪寒香》。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题记——路遥《人生》
人生中的选择
文/姜超
岁月荏苒,再过几天已到五十八岁了, 似梦,似夏日的昙花一现,忆往昔,一路坎坷,一路风景。努力过,得到过,失去过;期待过,绝望过;欢忭过,悲泣过;倔强过,孱弱过;信仰过,怀疑过……人生之滋味尝了个遍,可谓是人生百味。一如哲学家叔本华在《人生智慧》一书中所言:“其实,人生就是经历过程。”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转身离开这个充满阳光,飘逸花香的人间世,都有各自各不同的追求;有人为奉献而来;有人为索取而来;有人为爱情而来;有人为受苦受累而来;有人有利名而来;……人都称之为人,“伟大”与“卑微”之人的差别仅在于前者有灵魂的生活。人世间光怪陆离,诱惑众多,极容易迷惘,在喧嚣浮华中迷失自我,更难寻找到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仿佛一叶小舟飘浮大海之中寻找不到前行的航向。说实话,一个人很难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需求什么?在人云亦云中,永远随波逐流。更多的人肆意挥霍青春,当丧失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时,方晓:悔不当初。人生是一趟永不返程的单行车,只有结果,没有如果……。正因为如此,每一个人当你面对人生重大事项选择时,切不可草率行事,凭借头脑一热,来一个说放弃就放弃的行式,当慎重考虑,一旦错过则成了半空飘逝去的霓云。选择有一时之愉与永久之乐之分。选择几乎与种痛苦相随时,有时甚至于撕心裂肺,欲罢不能,都梦寐以求鱼和熊掌兼而有之,而残酷的现实一定让你顾此失彼。古人曰:没有近忧必有远虑。懂得选择是人生的一大智慧,唯贤士通明。
即将走到夕阳枫林之际,我什么亦不想,只为一份心中情缘,而不懈努力,以苦为乐,追求的是内心世界财富的殷实,这是虚幻的东西,让许多人讥讽过,自己为之奋斗了三十多余年,已付出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看似失去了许多,但亦收获满满,真的无怨无悔,仍在孤独中躬耕,在昏暗的夜色中守望,在平淡若水的人生中鱼 翔浅底,朝着梦想中的目标前行……
有失必有得这似乎成了一条人哲理,在独处时光常常扪心自问:
我到底需要什么?丢弃些什么?人的价值从何处体现?人的品位怎么方能提升?每天我过得充实吗?每一日时光虚度了么?世上什么财富永不被人掠过?当有一天谢幕人生舞台时,留下什么东西值得世人怀想?(哪怕有一个人记得)……这些异想天开,太有趣味了,它诱惑着我去探寻,仿佛成了一位思想家,懂得静心思考了,不会盲从,麻目,骄傲……
每一个人研学些哲学多好,它能使人成熟,稳重,伫立一个崭新的高度洞察世事,笑看炎凉人生。
凡成就一番伟业者们,他们都懂得取舍之道,哪怕一时怅惘,亦总归初心,不忘自己内心的真实求需,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他父亲病逝后,遗留下一大笔财富,只要不过于挥霍足以一生衣食无忧,母亲屡次叫他从商,子承父业,自知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生活轨迹,都有自己的因缘际会,不是经商这块料子,却痴迷上哲学这一冷门学科,而且是研究悲观主义学科,当时的德国举国发展驶上快车道,人民个个激情澎湃,豪气干云,他的研究遭受前所未有的阻碍,人们讥讽它,戏谑他“愚人”、“疯子”……各种不堪入耳的绰号落尘般涌来,就连母亲也愤懑不已,言他为“——愚不可及,简直是一个疯子”,与他断绝来往。置身于人生最低谷的他亦一度迷茫,不知所措,在无人的旷野狂奔,呼嚎,哭泣……令他绝望。于是索性的“锁进书斋”,白天与孤独相伴,夜晚共窗外星月喁语,淡泊压力,时到三十岁才自费出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此书问世无人问津,在此后又耗费三十余年一直未放弃创作,直到近古稀之年才被许多人所追捧,称得是“——大器晚成”,虽然说迟缓些,总比不成器要好很多,他开创哲学领域悲观主义学说,他确确实实的为自我人生事业上成功付出常人不一样代价,生性变得怪癖,被世人称之为“三无”,即:无母;无妻;无子;但凡那些潜心研究的大都宁静致远,不被名利所系缚,生活以简约,灵魂之轻盈。
成功来自于正确明智选择,一如乌鸦选择歌唱;雄鹰当做鲸鲨指导游泳;蜗牛看作兔子训练奔跑;燕雀当作鹦鹉训养说话……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模式和目标,其它只需要你勇毅笃行,心无旁骛地奋力前行……有时耗费一生为理想拼搏,其结局宛若一场绮丽梦境,是失败结局,但是一种壮烈却不是悲惨,毕竟在你跋涉的征途上沿途所领略的风景丰富了人生经历,它足以抚慰自我寂寞且有趣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