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命(3)
文/彭太光
故事里的故事,人物里的人物,精彩你的精彩
莫世言就这样从生产班组调入到了机关。在莫世言的人生旅途上,他认为黎书剑是他的贵人。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很尊敬黎书剑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李旺财家。路边,站着一位精瘦的老人。别看老人精瘦精瘦的,可精神很好。莫世言记得,他认识李科长的时候,他就是这样子的。莫世言在局里,跟李科长也是有交集的。那年搞第三次企业普查,是财务科牵头负责成立的临时机构:邮电局企业普查工作小组,组长李旺财。成员单位由财务科、邮政科、电信科、技术科组成。这个普查原本跟办公室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可李财旺点名要了莫世言。他的意思是,普查工作也要支笔杆子。就这样,莫世言在李财旺的手下,工作了近半年的时间。由于有这层关系,加上后来局里调整员工的住房,莫世言分到了一房一厅的房子,正好是李财旺家的隔壁,成为了好邻居。几十年下来,也是常有来往。
“食言,新年好!好久不见,你还是精气神十足哈。”李财旺一口的上栗桐木话,老是将世言说成“食言”。
“新年好,李科也是老样子,神采奕奕的。”电话里都已经拜过年了,大家见面,谁都是老朋友,想要说的话,一天两天都说不完。
黎书剑也是跟李财旺打过招呼,车子便朝着北桥邮电小区驰去。
说来说去,莫世言跟黄建群、乔华友在工作上也是有过交集的人。那年市政府响应国家号召,编纂地方志,各行各业也都响应号召,市邮电局成立了局编志办。莫世言又被乔华友点名抽调编写邮政志。乔华友是邮政科的科长,编写志书,整个邮政科找不到这个人。他是局临时机构《邮电志》编志办的主任,他需要一个人能够帮他完成任务,这个人自然就是莫世言了。因是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抽调个人帮几个月的忙,谁都会给这个人情。在编志办,莫世言差不多呆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莫世言的各个方面都被乔科长认可。在结束编志工作的时候,乔科长请求宗局长同意莫世言调入邮政科,可乔科长争不过董正才,莫世言在几个部门都想要他的时候,人事科董正才科长直接将他要了过去。莫世言在机关的落脚点,最后是去了人事科任人事管理员。说到莫世言在邮电局官场上的起步,也是从人事科开始的。董正才不仅是莫世言的贵人,其实还是他的恩人,这些事情,说来话长,容笔者在后面的章节中慢慢道来。
莫世言与黄建群的交集,是莫世言在机关工作不是很顺的时候。那年,省公司将王云程调入到了萍乡市邮电局任局长。王局长是上海人,上海人喜欢听信别人的谗言。有人在王云程局长面前告莫世言的状,说莫世言当人事科副科长主持工作的时候,违规将老婆从外系统调入到了邮电局。说的人无非是嫉妒莫世言,想要莫世言离开人事科,或者是降了他的职。这个事本身就与王局长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这个从外系统调入人员,是省公司党组成员开会通过的,也是对莫世言这几年解决了二十几个邮电员工子女的就业问题的奖励。王云程是不会问过程,他想要的,是要用自己的人当人事科长,所以对莫世言并不待见。
莫世言在邮电系统里,是有些影响的人。他见王云程老给他穿小鞋,认为在他的眼前工作没啥意思,也知道王局长的用意,便主动提出辞去人事科副科长之职,不干这个人事科副科长。这等于是将了王云程的军:同意吧,显得自己对人的压制过于明显,不同意吧,又显得自己没有权威。最后通过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决定莫世言调邮电鸿雁总公司信息广告公司任总经理(副科)。而当时任鸿雁公司总经理的,就是黄建群。莫世言在信息广告公司工作两年不到,信息广告公司的收入,从他接手时的不到三万一个月,直接飙升到十二万一个月,业务收入翻了几番,直接跃居全省第二名,省公司奖励了鸿雁公司两百多万的设备,奖励莫世言赴东南亚七国考察学习。也是那个时候,黄建群对莫世言另眼相看,两人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
长篇小说 命(12)
文/彭太光
一九五四年的四月份,董正才提前办理了退伍。假如按正常的退伍时间,应该是一九五五年的八月份。就因为他认识了蔡雪,就因为他与蔡雪有了友情友爱并跨越了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有了不该有的接触,干了不该干的事。董正才原来以为跟蔡雪好上了,蔡雪的父亲蔡国强就会帮他。按蔡雪的意思,他董正才可以去军事院校读书,读书出来后就可以在军官的步伐上越走越远。假如没有意外的意外,他跟蔡雪将组成小家,不论是福州或是上海,他们将有自己的孩子,会幸幸福福快快乐乐的度过一生。
可事情的发展发生不以董正才所设计的去实现。董正才他那能知道,蔡雪的父亲蔡国强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并不只满足于师长这个位置,他的上级领导在北京,且在北京的这位首长,帮他联系到了军委的一个领导,这个领导的儿子比蔡雪大三岁,在北京的某部队任职。蔡国强的首长已经帮他牵线,想要促成这桩婚姻。蔡国强女儿的好几张生活照片都已经到了军委首长儿子的手上,军委首长、首长的夫人、首长的儿子都很满意蔡雪,只等蔡雪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去北京的总后医院报到。
蔡雪是知道这些情况的。她不想让自己的婚姻为父亲的官途做交易,她想要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男人,董正才是她真正喜欢的人。她想要生米煮成熟饭,所以急急的就和董正才在一起了。她心里知道,可能违背了父亲的心意,可她已经跟董正才在一起了,她的父亲又能怎样呢?
蔡国强是不会同意女儿蔡雪的选择的。要是这样的结局,蔡国强在师长的位子上就到头了,就结束了他的官运了。蔡国强知道了女儿谈恋爱的情况后,没有说女儿什么。女儿蔡雪长这么大,更多的时间是跟他的夫人刘素洁在一起,女儿跟父亲的感情并不深。正是有这些原因,蔡国强的想法跟女儿的想法不在一个层面上。女儿想要追寻自己美好的爱情,父亲想要女儿嫁给军委首长的儿子,好给自己的官途结缘。
蔡国强不动声色的要团部安排了董正才退伍。董正才若没有与蔡雪的恋情,他四月份就可接替退伍的政宣股长。在政宣股长岗位上再干一年,要么当上连队的指导员,要么办理退伍。这么说来,董正才就是没有跟蔡雪有这层关系,他的当兵的路上,最多是个连指导员。反过来说,若蔡国强没有答应首长,或者说自己跟女儿的关系好,同意女儿的选择,董正才在部队就会有别样的一番发展前景,他整个的人生命运都将被改写。
人的命就是这样,关键的时候也许天时地利人和,一通百通,也许被别人的意志所支配,让你在这个地方通不了,只好另谋出路。
三月初,蔡雪回上海医科大学继续深造。蔡雪已经知道了父亲的态度,她跟董正才虽然这样了,可不会有结果。董正才去了信给蔡雪,蔡雪也许是因为学业,也许是不想伤了董正才的心,她没有回信给董正才。
董正才带着无奈,带着伤感,带着哀愁,带着失望离开了生活工作过几年的连队,告别了战友和连队的领导,回到了江西萍乡桐木村。
董正才回到桐木的老家,这里破旧的房子已经让他呆一天都不想。他凭着部队退伍介绍信,来到了市民政局。
市民政局坐落在市中心的西门,与萍乡火车站毗邻。市军供站、市军转干部安置、退伍军人安置都在此处。
董正才执着介绍信,直接进了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
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共三个人,主任王仕安,办事员颜斌、孙红兵。主任王仕安接待了董正才。
王主任和两个干事,都是部队转业复员退伍的。王主任在部队上做到了正营,转业回到地方,当上了市退伍军人安置办的主任。两个干事都是在部队上表现优秀,也是退伍回来直接分在民政部门,后又安排在了退伍办。
王主任个子不高,偏瘦,五官精致,为人随和,是个热心肠人。他接过董正才手上递过来的介绍信,说:小颜,你把小董的档案找出来给我。
颜斌很快就在档案柜找出了董正才的个人档案,交到了王主任的手上。
董正才的个人档案很简单:应征入伍审批表、体检报告、地方武装部的审查意见、入伍通知书、新兵训练营评语、通讯连评语、营部、团部审核意见、退伍审批手续等。在退伍手续审批意见栏,团部的意见是这样写的:董正才在连队表现出色,曾获得部队的嘉奖,享受正连职干部待遇。正是这个审批意见让王主任对董正才刮目相看。他已看过董正才的家庭成员,知道董正才的哥哥董正青也是去了部队当兵,他记得,董正青前年退的伍,是他手上安排的,分配在市邮电局。董正才在部队上是通讯连的政宣股享受连职的宣传干事,与通讯技术沾不上边,但与邮电通讯是有关系的。加上董正青已经分配在市邮电局,便问董正才:去市邮电局吧,你哥也是这个单位。
五十年代,各地邮电局属地方管理,那个时候,在萍乡,市属国有企业单位少,邮电局当时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很多的话务员都是在农村去招的人。董正才并不知道那个单位好与不好,只知道自己能够在市里工作,就已经是烧高香了。一个农村娃,一跃变为市邮电局的员工,他心里乐开了花。忙说:主任,我兄长也在邮电局?那好,兄弟间也有个照应。我都好久没联系哥了。
作者简介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理事、秘书长。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欲火(上)》、《祼局》。
作者QQ:2546961237。电话:13320099688
电子邮箱:pengtaiguang123@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