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重拾孩提时光
张水源
南北有家,老母亲与东南山城家乡另一个世界的父亲永远相伴后,过年回家的路,我多是从南方到北方。
我依然提着大包小包的南方年货回到北京的家,孩提之童的孙子迎上前,激动的两天没睡好觉。
忘了去询问长辈我的孩提时光如何过来,更不会有拍那年头的照片,感觉上留下的是一张白纸。
我的儿子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记得正月里,咱有带孩提的他走过当年引以为豪的南平九峰索桥,去那头的山野公园初识自然,又回到这头延城梅山岭边的单间宿舍中,我们三人一起念过诗﹍﹍
不久前,弟弟将30多年前的录音盘整理后发给我,让咱可以回忆自己的青春和儿子的孩提时光。
那时候,我在业余念电大,两三岁的儿子,白天多在妻子娘家带着,儿子不识字时,已经会认真捧起书,熟背好几首儿诗。壬寅年春节,我用手机播出儿子孩提之音给孙子听,孙子支支吾吾回答,“是宝宝说的”。妻子回忆后告诉我,当时是用本地8451厂生产的“三用机”录的音。
开始学讲话的孙子,每天的生活也算丰富。早上起床,一手揉着惺忪眼皮,一手握着心爱的玩具车找大人撒娇;洗漱后,一边喊着“爷爷吃饭”,一边自己爬上幼儿餐椅;就餐时,一会帮大人剝蛋壳,一会拿起汤勺把饭菜塞进大人嘴里。 而他,吃饭多靠大人喂,有时又挑食。正月初一的早餐,我们吃着福建家乡带来的线面丶年糕时,他翘起嘴说“饼…饼”,奶奶为他专门去烙了一块饼。餐后,宝宝低头寻捡落地的饭粒,学大人抓块湿布抹客厅的滑滑梯丶儿童车和鱼缸玻璃。过大年了,他照常当大人晒衣服的“传递手”,在阳台上眺望远处发电厂自言自语“冒烟烟”,又俯瞰高楼和大树下不断来去的公交车,发现黄色小中巴时,就喊“爷爷丶万达”,因为此前,我带他乘过这车去万达广场。
上午出门前,“小度”的音乐刚刚响起,孙子大声叫着“奶奶”,厨房煮食的火顿时被及时关掉,“还是宝宝靠的住”的鼓励声也似乎在批评我。
我也爱带宝宝去周边公园遛弯。因为疫情,附近公园成为最好的露天活动场所。壬寅之初的冬日,北京风和日丽,空气很好,我抢先陪伴宝宝到户外。时值虎年,联想到家乡公园的老虎,同一座九峰公园,真虎在其内设的动物园,假虎位置显眼, “虎虎生威”引人伴影。咱带小孙子回乡的时候,已经不止一次仿照他爸爸小时候“复制”了照片。
这个春节,孙子还真长大些,他说”宝宝不要奶奶抱“,自己轻快地骑着儿童三轮车,在前领路,我跟在后面。
初一去院外大公园,彩色环道骑透透,又骑公园里的环内道丶边道,步行的山坡道也骑上去,还一溜烟“窜”进篮球场,注目观看大人小孩一起玩球、投篮,平时特别喜欢去的儿童乐园,这回真没吸引他消磨时光。
初二的上午,咱爷孙刚到院外小公园的出口,宝宝老远就喊“哥哥”,原来是遇上同住一栋楼的福建老乡家的宝宝从大公园返回。两个小伙伴掉转车头沿河岸绿道骑去,还不断调皮地互动将车放倒地上做“假摔”,大人骂着,依然嘻嘻哈哈不愿爬起,我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提起。骑了没多远,宝宝好奇地指着小公园栅栏内的”抖空竹“比我看。接着骑行一会儿,童车在绿道铁栅栏外,人东张西望里头。这时,栅栏内的一个陌生同龄儿童,独自奔来与外边的小朋友亲热,三位儿童隔着铁栅栏叽叽咕咕地说着,好亲热地握手后,骑车的继续你追我赶前行,徒步小孩甩开姥姥牵着的手,跟着隔栏追跑,骑者回过头来再次靠近栅栏示好、交流、还将小小双手举过头顶,说”爱你啰“。我知道,这是宝宝与福建的姨婆等亲友每天视频后的规定动作。
骑了社区公园700余米的旱河最宽绿道后,小伙伴还要体验狭窄的近水栈道,宝宝跟着太阳走,粼粼波光跟着宝宝。阳光下,浅底的水草轻盈飘舞,蓝天、红楼、树影,还有各种形状的涟漪光圈融合交织一起,“疑是水中别有天”,宝宝不时扶栏观赏。
午餐时,我见宝宝,用儿童筷夹起绿叶青菜和海带,自己大口地嚼着,奶奶喂他带肉的食品,却是吞吞吐吐。他比着餐桌上《认知启蒙》中的各种车辆,给桌上大人逐一安排开这车丶那车,又翻着童话世界之类的书,点着手读笔听森林、海洋动物、大小猫咪和飞鸟的奇妙之音,勉强将肉和主食一道温吞。到了晚餐,他上桌就抓起大块的肉递给我,“肉肉,给爷爷吃”。萌萌哒的宝宝,真让我们好气也添乐趣。
正月初三的骑行地,是南四环边占地90公顷的槐新郊野公园,园内的路不仅纵横交错,且各式各样。有的坡度蛮大,顽皮的宝宝有时直冲,不去刹车,有时故意倒退惊吓大人。有时偏往森林中的草丛、凹地骑行。听到火车轰隆轰隆声,就回头停看,耐心等着特别长的货运列车消失后才追赶来。
宝宝的游兴未止,回家时又被院外的社区健身园吸引,与男男女女的小朋友一起排排队,一次又一次玩起儿童版的“仰卧起坐”,还在大人的关顾下,坐上跷跷板,一高一低地数着“7、8、9、10、11”……
来北方过年,我在体验“含饴弄孙”:斜阳入屋,孙子吃着家人削了皮的水果,又去自取爱吃的食品,一粒车厘子,含在嘴里嚼好久,奶奶逼他张了嘴,才吞出其核;夜幕之下,孙子在床上乐滋滋地听大人讲故事,要他入睡时,就嬉皮笑脸地翻来滚去,要么头压在你肚上,要么脚伸到她头边,嘴上说按摩按摩,脑中会想大人的手机,他不怕催睡,会吵扰反击你“不要关灯”。奶奶说宝宝够烦的,大家更多说这 “小鲜肉”挺可爱,我喜欢抚摸,想握住他手或脚掌入睡,奶奶更是嘴巴说他,心里时时离不开他,心甘情愿地享受“够烦”的天伦之乐。
这回过年,我突然感悟,每个人的孩提时光,都不会是“一张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