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财神日遇上禁放……
顾盛杉
农历正月初五——财神的生日,人们按习俗要燃放鞭炮抢财神。然而,姜堰城区静悄悄。市民都在增强禁放意识中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据说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盛行于明清民国。财神又称赵公元帅,手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小神组成招财进宝的班底。这样赵公元帅就成了人间盼望发财、崇仰祀奉的对象。这个财神比较傲慢,只有在每年的正月初五才走下神坛,到人间随意窜门,还不定走到哪一家哩。所以过去在初五凌晨家家燃放鞭炮,是趁着赶早在另一家迎接他以前抢先把财神迎进自家门。
传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想想当今社会,贫穷人家或者我们说的弱势群体,迎财神的就比较少,越是有钱人家燃放鞭炮就越起劲,倒也符合故事的后续说法。穷人说:“我是穷人,你财神从不光顾我家,凭什么要我迎你?”富人说:“我发达了,多谢财神光临,今天我大燃鞭炮,还望来年继续照应。”
财神只有一个,加上四员下属也只凑成了一个巴掌之数,想发财的人却有那么多,供不应求是明摆的,于是便有人主动出头,平衡供需矛盾,由此导演出一幅新的风俗画——“送财神”。我们以前经常看到在正月初五那天,三五结伙,戴起面具,扮成财神班底,号称“送财神”,也叫“跳财神”,来到富人家和商家讨个小钱,反正财神爷不给,你老板总要施舍一点吧。此时老板多少要给一点,也算财神爷光顾后施舍点喜庆吧。主人例须当场送上钱币酬谢,否则来者便在你家门口或店铺前闹个不停,徒惹围观者哂笑,倒不如破费一点,快把这班“活财神”送走完事。近年来结伙跳跃的“送财神”景象已不多见,起而代之的是单独行动一一不声不响走到门前,拿张背面有不干胶的红纸财神像往门板上一贴,随即伸手讨钱,正见得时进俗易、推陈出新哩。
闹轰轰抢财神,虔诚诚迎财神。既然财神加上他手下的每人光顾一家,也只有五家,不知全世界谁个富人家有如此幸运?再说,世界首富杰夫•贝佐斯肯定不接财神。噢,财神不喜欢外国人,十四亿国人谁家有幸接到赵公元帅?
人人都想发财,但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看不见的神明身上是可笑的。《港口竹枝词》有一首这样写抢财神:“世间谁不爱财神,哪有财神抢进门。应识财从辛苦得,纵然天定也须人。”说得有理,要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积聚财富、创造美好未来。
这正如虎年到处可见虎的元素、可闻虎的谐音。年交壬寅,大家都期望虎步生风、风神清朗。流年的虎气正好满足了人们的期待,此时也。而且,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虎添翼,如一卷壮美的图画。政策春风行个遍,千山万水总是情,此运也。家运,国运,希望时时好运。
须知,财呀富的福的有无、浅深、早迟、多少都是相对而言的。但是人们有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加上脚踏实地的奋斗,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