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有洞天金山嘴
作者/ 湘子 (北京)
摄影/ 亦名 (河北)
刊名题写/ 朱东风 (书法家)
编辑制作/ 风 哥
别有洞天金山嘴
作者/湘子
“一峰压水,三面清波”,这是对北戴河金山嘴特点最贴切的描述。春节期间,趁着积雪还未完全消融,我突发奇想,决意离开走亲串友的人群,去金山嘴沿海作一次奇异旅行。
正月初二,天公作美,太阳清早透过窗户向室内招呼,我们全家便整装待发。一出家门便要了辆的士,直奔东山海边。
好幽静呀!沿海岸的沙滩树丛穿行,径直来到海边,成群的礁石仿若守海的卫士,依然如故地守望,远处的海面浮着两大群黑白分明的海鸟,不时还传来几声欢叫。近处的海面,浮冰覆盖在水上,宛若睡莲一样迷人。沿着海岸走过一段时间,厚厚的积雪已成了白玉雕,形状各异,被裹在雪中的石头也成了巨型白馒头、包子、汉堡、蛋糕、冰砖。也许是因为节日食物余味未散,我们在打比喻时,清一色用食品来做比。
途中,看到了一巨形礁石,石顶平滑且空旷,于是以此为亭小憩一会儿,静静地观察着水中浮冰的变化,竟然惊异地发现,此时的浮冰已经不再是睡莲,荷叶似的冰块变得更加薄细,在阳光的照射下,明晃晃很有些刺眼,像是鱼鳞,哦,不!是龙的鳞甲。如果顺眼望去,甚至怀疑海龙王的女儿们已经游出龙宫来了,正躺在海面呼吸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继续沿海岸西行,沙滩越来越窄,岸边的冰堆越来越厚,越来越高,好似常年的积雪堆成,不规则在海岸成了一道白色堤岸,浪花的形体依然清楚可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辛弃疾的词句飘然于眼前,词人若没有目睹惊涛拍岸的气势,决不可能写出如此磅礴的词章。同样,如若没有惊涛拍岸的壮阔,海边便不会留有如此壮观的雪浪冲岸风景图。
就这样边观赏边游玩,有时好奇地在雪白的冰雪上蹦达几下,感受着海的壮阔和清新,也将心灵在一片洁净中回归天真。大概走了两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人们说起的“南天门”。在海岸上有一座石头城门,几块巨石搭建成,似天然而成,矗立在海岸上,与海遥遥相对,仿佛一座精心堆砌的沙雕。传说从南天门穿过,此人便将大福大贵,一生平安。只可惜南天门地处偏远,不被人们熟知,少有问津者,否则,其情其景当不会逊色于泰山南天门。金山嘴的南天门,没有旺盛的香火,甚至人迹亦罕至,有的只是静默,就宛如大海的卫士默然不语地伫立着,坚守在自己的岗位,陪伴着大海渡过冬日的寂寞。
从南天门里穿过,环视其构造,不得不赞叹造物主精湛奇妙的造化。我想,这座天然南天门或许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见证,或许本是仙家在龙王的宫殿中所造的南天门,只不过由于日深月久,潮涨潮落,海水逐渐退去,沙滩抬升扩展,于是将它凸现出来,留在了凡间,让有机缘的世人去作鉴赏和考究。
离开南天门,沿着海滩,踏着琳琅的奇石,踩着厚厚的雪冰,眺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聆听着海鸟的欢鸣,心情越来越舒畅。天地如此之辽阔,远不是坐在室内能想象的;呼吸如此之欢畅,更是平日里忙碌中无法能体验到的。尤其是在几场冬雪后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来金山嘴,厚厚积雪依如往昔洁白,只是更多了几分坚硬,即使无人来访,她依然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和非凡的气质,这是我最为欣赏和崇拜的,也是我择佳日作游观的原因。只有走近冬日的金山嘴,看到她这时的景象,才更能看到她深藏在静谧中的美丽,才更能了解北戴河冬日的魅力。
沿海四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也未曾把金山嘴的美丽看个够。此刻,我依然无法用语言恰当地表述她的圣洁和美丽,只是感觉到,一路走过,涌入我脑中的词汇总会是与哈达、百合花、空旷、高贵等有关。我究竟该如何形容你呢,金山嘴,天然的礁石,奇异的石山,充满玄机的南天门,舒缓与坎坷交错的沙滩、令人神往的海湾,无不深深地印在我的眼中,刻在我的心上。在这里,可以任思绪驰骋,任心情放松;可以聆听海的呼吸,谛听深海龙王的叹息;可以洁净心灵,洗涤世俗的尘埃,让自己成为一尘不染的仙子;可以随风而飞,随海而行,作一番沉醉,佯装不知归路,找一块舒适的礁石坐下来,作无边的畅想。
绕着海滩,走遍了金山嘴的海湾,依依不舍地踏上回归之路。
别了,古朴神奇的南天门。
别有洞天的金山嘴,只要有哈达的歌唱,有百合的祝福,我定然还会再来与你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