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命(2)
文/彭太光
故事里的故事,人物里的人物,精彩你的精彩
车子在城区的路上不快不慢的开着,黎书剑、李财旺在车里有说有笑地聊着。黎书剑的老婆文老师、李财旺的老婆喻姐听说是莫世言安排他们几个老朋友在一起聚聚,也是满心的欢喜,更多的是放心。作为家属,都是认识莫世言的,也知道莫世言的为人。黎书剑、李财旺分别在说好的候车点等候,莫世言出门几分钟就接到黎书剑,再十多分钟的时间就又接到李财旺。从李财旺家到北桥邮电小区,也只有十五分钟的路程。
黎书剑一上车,满满的堆着笑。莫世言是从驾驶室下来去接的。一是显示尊敬,二是毕竟自己的老领导都是七十多岁年纪的人了。黎书剑穿着羽绒服,加厚保暖裤。这几天,天气突然降温了,是全国大范围降温。从北方大雪,到南方小雨加雪。南方的冬天本就湿冷,气温降下至零度左右,莫世言也是加了厚厚的衣裤。春节期间,谁都怕感冒什么的。按照赣西民间习俗,春节期间是千万不要被感冒或者有其他的身体不适。要是有,就被担心这一年的身体状况都会不佳。所以,各家各户都是不大乐意家里的人有身体不舒服。
见过面拜了年问了安后,黎书剑坐进了副驾驶位置,说:世言,难得你的一片好心。谢谢喔。我们几个,也是有些时间没在一起聊聊了。现在是,见到一面算是一面,日子都不多了。黎书剑因自己也是老了,有些感慨。
还早呢,黎总。莫世言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称黎书剑的。莫世言能进局机关工作,确实是黎书剑看中了他的文笔。局办公室毛主任不会写文章,工作报告、总结、汇报材料、局长的讲话稿等,就都是他这个办公室副主任去弄。当了副主任的黎书剑就不想再这么辛苦了,就想要物色一个秘书。那个时候,能够码好文的干部真的很少。而莫世言,在全国的邮电系统,早已经有了一些名气。他在人民邮电报、江西邮电报上发表的散文、小说、诗歌、论文、随笔等有了很大的影响。人民邮电报连续几年邀请了莫世言参加报社的年会活动、征服文获奖活动。是人民邮电报的特约撰稿人,是江西邮电报聘请的文艺青年专栏作者。在萍乡,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是萍乡报、市广电报、市电视台聘请的特约记者。市邮电局的领导层、干部层、员工层,都知道、也认可莫世言是支了不起的笔杆子。可企业是以发展生产为核心,对于码文字的人,领导认为是个人爱好,对企业来说,没有多大的关系。这真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是当时的市话科科长、后来的市邮电局局长助理、市移动公司的总经理刘松柏说的。
企业不需要码文字的,可办公室是不能没有码文字的。黎书剑不想自己已经是副主任了,还要去做秘书的工作。于是他向毛主任建议,是否可安排一个秘书。毛主任在部队,已经是副师级。转业回到地方,在市邮电局直接进了党委成员,兼任了办公室主任一职。这是省邮电局政治处下的通知,市委组织部门同意的。进党委成员,但党委没有空位,经省公司同意,安排了办公室主任的职务。若不是毛主任来到了局里并兼任了办公室主任的职务,也许,黎书剑就是办公室的主任。从心里来说,他是有点不舒服的。所以,他急着配个秘书,也是为自己着想。在机关干部中,找不到这样一个能写的人,莫世言虽是最好的人选,可他却在生产班组。黎书剑跟毛主任说过此事后,好像有了结果。局党委开会,同意将莫世言从生产班组借调办公室任文秘工作。黎书剑的目的达到了,他知道,这借调,只是图个虚名。被选拔到机关工作的,都有个过程。借调,是个过程。谁不想要在机关里工作?在机关工作,就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有更多的选择。
莫世言是自学加不断的努力,走上文学写作这条路的。他在邮电局,没有任何的背景。若说有背景,是毛主任这个人。毛主任的老婆是莫世言表姐夫的姐姐。表姐是姑妈的女儿,跟莫世言来说,是表姐弟关系,是比较亲的。可表姐夫的姐姐,跟莫世言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可表姐夫跟自己的姐姐关系很好,时常会提到莫世言,说这个妻表弟真的很不错,曾经为他写过两篇宣传他事迹的文章,他的事迹上了萍乡报、萍矿工人报,他因此在萍矿系统成了名人。其实,表姐夫在姐姐姐夫面前这样说,其目的就是想要姐夫关照关照一下这个表弟。说者有心,听者有意。正好机会来了,办公室少一个文秘,黎副主任一直在极力推荐。毛主任通过人民邮电报、江西邮电报,确实看到了莫世言好多的文学作品。加上妻弟的有意无意的提起,他认为是个好的机会,让莫世言从生产岗位调入到办公室。他在开党委会研究人事问题的时候,提出了办公室需要一个文秘人员,并按照黎副主任的推荐,将在报刊发行岗的莫世言调办公室任文秘人员。
局党委汤书记是负责宣传工作的,他也希望能写东西的莫世言调入机关工作,这样有激励人的意思。毛主任提出这个建议,汤书记举双手赞同。说,局里的宣传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生产一线的先进事迹不能得到及时的宣传报道,主要是写的人手少了。莫世言到办公室做文秘,可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他个人的写作特长。这个也是省公司党委提倡的。
书记说了话,且只是一个一般的调动,王局长说,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先借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