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在工地过春节
——摘自王亚平纪实长篇小说《彩云之路》之122

【 122 】
一九七二年的春节转眼又到了。
在铁路工地上埋头忙碌的人们并没有感觉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只是偶尔有人提起:“快过年了。”
说这话的大多都是些年纪比较大的铁建民兵。
那些年轻的人根本不知道那天过春节,反正工地上也没有日历,也不知道阳历的几号是阴历的几号。

他们也用不着置办年货、打扫卫生来操持过节,长这么大只会“过”节、“享受”节。
他们只是从驻地村民或街道居民忙碌的身影和拿回家里的大包小包和食堂里吃“好菜”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才能觉察到,新春佳节真是越来越近了。
分指汽车队的司机修理工们原来听说今年的春节可以放半个月假,还可以允许少部分人请探亲假,个个高兴坏了。
都在暗地里扒拉自己的小算盘,考虑着给家里人带点什么回去。
而那些已经有老婆的人,则美滋滋地在心中一次次地想象着他们的“玫瑰之夜”,眼巴巴地等着这一天的快点来临。

后来,指挥部突然又通知说,不准探家,就地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初四开工。
这一下大家都傻了眼,尤其是那些思乡心切、归心似箭,急着回家和老婆上演“鹊桥会”的人,更是像被泼了一瓢凉水,顿时蔫了。
初一这天,天气特别好,阳光明媚,春意融融。
人们酒足饭饱以后,都提着板凳马扎等等能坐的东西,一齐涌进了后勤部的后院。
在那里乱哄哄地互相拜年问候,很香地享受着糖果花生、平时很难得吃上的水果,享受着冬日暖暖的阳光。

吴远说:“今早我到车坪里看,所有的罗马车好像都回来了。整整排了三排,把大操坪都摆满了。我数了一下,硬是有八十多台呢。排得整整齐齐的,好像吊了线一样!”
马建忠说:“过年了,当然都回来了。那还有三十台或在外面跑,或在外面修,还是回不来。哎,一大清早,你不在床上睡懒觉,跑到车坪里去干什么?”
小魏说:“他肯定是到司令部那边去看有什么好吃的。只要有好吃的,他就可以不睡懒觉。”
他嘿嘿地笑着:“我最了解小吴了。是不是,小吴?哎,你说,那么多车排得整整齐齐,一定很好看。等会儿我也去看看。”
吴远说:“黄平,我在司令部那边看见了申丽琴了。”
黄平奇怪地说:“她那么快就回来了?那可能是她妈妈的病好了。其实,她倒是完全可以在家里过了春节再来的。”
小魏说:“舍不得铁路呢。舍不得这里的人呢!”
他阴阳怪气地说着,见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黄平,更是自鸣得意地笑着看了黄平一眼。
黄平很响地干咳了一声,阴着脸靠了过去,一边捋着袖子。
小魏嘻嘻哈哈地躲开了。

马建忠说:“伍慧文是一下子回不来了,他走的时候跟我讲,他的爷爷病得很厉害,还不知道能不能过这个春节呢。他的家在冷江那边,那个鬼地方又不方便,还要从邵阳转,实在是吃亏。”
黄平说:“要是铁路通了车就好了,他就可以在冷江下车了。哎,听说他的家门口就有一个小站?”
吴远说:“是有一个小站。但没通有什么办法。听说我们这条路八月份要通货车,年底要通客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马建忠说:“我也听说了。按道理应该是可以。像我们这样做死的大干快上,过年都没有放假,如果铁路通车的时间不但没提前,反而推迟了,那分指的领导肯定会挨一餐死的骂!”
正说着,王志捧着个带盖的瓷茶杯过来了,咋咋唬唬地说:“开会了、开会了!邬政委马上就来了。哎,你们几个年轻的怎么老是扎堆?要不得啊,要搞革命的大联合,要团结大多数,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小山头、小圈子!”
马建忠抬起脚,威胁他说:“走,到一边去打你的卦!我们这里不欢迎你。”
小魏说:“哎,王治国,你反正会说,政策水平高,今天干脆你来给我们做报告算了。”
他专门揶揄王志,常对他说,你的名字要改一下,后面要加上一个“国”字,那就气派了。
打闹间,有人站起来大声宣布说:“请大家安静,开会了。首先,我们欢迎分指后勤部的邬政委给我们做指示!”

邬政委个子不高,矮胖矮胖的,白皙的脸上长了一些浅浅的白麻子,平日里亲切和蔼,未曾说话先带笑。
今天过年,他特意穿了一套崭新的草绿色的军装,钉上了一副鲜红的领章和帽徽。
邬政委说:“同志们,新年好!首先,我代表分指后勤部党委,向长年奋战在湘黔铁路建设第一线的干部职工和铁建民兵同志们致以春节的问候和革命的敬礼!”
说着,他站起来,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那个时候,不兴说拜年,因为“拜年”是典型的四旧语言。只能说“春节的问候”。
这是严格地套用了报纸上发表的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格式的,这样说话是最保险的。
邬政委先讲了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铁路上的喜人状况,再一次重申年中贯通全线、年底通车的决心。
然后又把由两报一刊共同撰写的题为“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元旦社论拿出来学了一遍。
看看时间还早,口才极好而且谈兴正浓的邬政委又把中央刚刚下发的《林陈反党集团材料之二》拿出来摘要读了几段。

读了之后他没有加以评论。顿了顿,他饶有兴趣地说:“现在时间还早,我们来搞个联欢活动。这样吧,谁报名打头一炮?表演第一个节目?”
说完好半天也没有人敢上来演这第一个节目。
“怎么,没人主动是不是?那我可要点名啦!”
他说着扫视了大家一眼,见大家都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低着头。
有人想笑又不敢笑,一副憋得难受的样子;有人还捂着嘴巴,好像一松手声音就会跑出来。
邬政委暗暗笑了一下,说:“那要不我先给唱个京剧?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大家一楞,立刻哗哗哗地鼓起掌来。
他不愧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唱歌之前也忘不了他的老本行。

他说:“我唱的是现代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的一段唱:‘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我们虽然没有回家过年,但我们奋战在湘黔铁路第一线,用实际行动与帝、修、反争时间、抢速度,为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作贡献,为毛主席他老人家争光,这个意义远远大过回家过春节!”
他是老四野部队的,一口标准的好听的东北话。
说着说着就来了劲:“我们是用实际行动来建设强大的国防。只有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帝、修、反才不敢轻举妄动。这不是,连美国总统都要亲自到咱们中国来,来拜访咱们的毛主席,向咱们中国负荆请罪。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当然,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劳动者,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的辛勤的劳动。我们就是要像英雄杨子荣那样,做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越是艰险越向前!”
说完,他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
他唱得是字正腔圆,韵味十足。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谨以此文献给春节坚守岗位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