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话“春”
顾盛杉
春节期间,人们拜年贺岁时,都习惯地说:“新春快乐!”春天究竟从哪一天开始呢?“大年初一”是不是春天的第一天呢?立春之日是不是春天的第一天呢?
此时,从北京到上海、武汉、成都,从黑龙江、黄河到长江一线,许多地方(昼夜)平均气温还在摄氏零度左右甚至更低,大人小孩还穿着“冬衣”呢!如果春节在公历1月初到来,那么这早到的“春节”还不如说是“隆冬节”呢。看来所谓“新春”只不过是“心春”也就是心里温暖的感觉吧。
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常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日“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并把阴历1、2、3月视为春季。其实,“立春”正值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在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
立春,俗称打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者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其寓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昔时有“立春大于年”一说。可见,在中国民俗中,对立春节气高度重视。过了立春,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农谚云,“立春一日,水暖三分”“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开始呈现春意。
在天文气候学上则以春分(3月21日前后)作为“春天”的开始。当“候”(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10℃以上时为春始;升到22℃以上为夏始;下降到22℃以下为秋始;降到10℃为冬始。如此划分的四季,较适合农、林、牧业和养殖等与生物有关行业的需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对养生保健也大有好处。气象上为便于统计分析比较,称3至5月为春季、6至8月为夏季、9至11月为秋季、12至次年2月为冬季。在日常工作中,人们爱将1至3月作第一季、4至6月为第二季、7至9月为第三季、10至12月为第四季。
春节日期是按阴历来定的,它分布在阳历的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如2010年春节在2月14日;2011年春节在2月3日;2012年春节在1月23日,今年春节是2月1日,所以它不能准确地反映春天的开始。
自然界的春天是等来的,一年四季循环往复;人类社会的春天则是奋斗出来的,一锤一斧雕琢而成;人生的春天更须通过超乎寻常的奋斗来营造、来实现。中国的“冬奥答卷”给人们“一起向未来”以无比信心、给“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生动表达。冰雪盛会与春天撞了个满怀,那些欢乐与生机、欣喜与未来、憧憬与期待因冬奥而来、因春天而至,也必将演绎别样的春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