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大变局(129)
—— 东方古国即将飞龙在天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文明若河,文化如流,冥冥之中,天意存恒!“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仅主导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 其实“ 分与合”也是宇宙现象与宇宙本体之间的“有无相生”的本然状态。人类若超越狭窄的宗教主义、地域主义与民族主义理念,抛弃物权的私利性和占有主义,世界也许就回归到它本然的状态,文明的本质其实就是天下人文与自然的大统,这就是“境随心变”。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绚丽纷呈本是民族传统、不同地域的差异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差异化是优秀文化之间互补互学的前提基础,但所有的民族文化中最好的体现就是“真、善、美”,用一个具体的字概括就是“爱”,而“爱”才是自然与人类存在的真正基础,爱是什么?爱就是自然本有的互助作用,犹如阳光再露般奉献无索

自从欧洲文艺复兴时起,人权与神权的斗争逐渐激烈起来,而人权本身也贴上了阶级分类的标签。西方大哲学家、大思想家以阶级矛盾的对立与调和,以所有制的不同表现形式,以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并依照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理念等,将人类的发展历史进行有序整理科学分类。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将人类社会的存在形式以历史进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也即共产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仅仅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又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定位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政治家等如何划分社会阶段及归类不同的社会表现形式,对人类历史本身和生活于其中的民众来说,并不重要,而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武装某个历史阶段的人类头脑从而正确地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真正做到人类身心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各个民族和谐,民族与民族和谐,国家与国家和谐,以致于天下万物所处于的“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状态,这才是全人类幸福的基础!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政治仅仅是实现人类和谐的工具。所以科技以及资本不管如何发达,永远改变不了人来源于自然这一基本事实,人既然是大自然的产物,就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基本规律!除非流氓政客敢于否认自然之本。

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物质文明程度几乎可以说极大提高,衣食住行等人类必需的基本商品极其丰富。然而物质文明大步向前的同时,人类的精神文明并没有出现像某些历史学家及哲学家所预言的那样,“仓廪实,知礼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没有同步相应,社会道德建设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加而趋向高尚,为什么?相反相对于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以及西方的资本主义道德及文明,我们的社会主义初基阶段的道德水准却出现大幅滑落且被世界料笑,物质文明的进步于精神文明的陷落在当今世界对比鲜明,“仓廪实而知礼节”并未成为社会普遍风向,很多人开始反思当前中国文化肤浅现象的原因与改革方案。

五千年来世界四大文明的唯一幸存者的中国古代社会,民风朴实,人性厚道,礼尚往来。中华民族重情义轻利益,周朝以前有人犯法,犯人会自己画地为牢等待官方制裁。历史记载,唐太宗贞观初年,全国共有 二十九名死刑犯,唐太宗特准许他们回家过年,然后待来年秋后问斩,让唐太宗意想不到的是,大年过后死刑犯们竟全部归案等待处理,太宗感慨之余,将案犯其全部特赦。从此看出盛唐时期依旧民风淳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然而看看现在物质丰富但精神贫乏的一代代年轻人,只重利益不讲情义,只重金钱不讲道德,人没有了正常人的味道。很多人在思考反问,中华民族走到今天,祖训基本丢弃,人文基本放弃,到底我们的民族从哪里出了问题?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在物质走向丰富的同时,违背良知的社会现象却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我们五千多年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大厦的基石受到了来自西方文化中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主义、个人主义等的猛烈冲击

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欧洲是个神权社会,基督的”博爱”思想是大家共同的道德基础。过去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都以战 争开路,然后用宗教来统 一被占领地区的民族思想,宗教虽然压抑了人类的欲望,另一方面也稳定着人类灵魂的原始朴真。今日之中国能否承担起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责任?任重道远还是迎刃而解?全世界拭目以待。


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全国大型征文正在进行中……
欢迎各界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写出您心中最美好的憧憬,优美的文字,登上我们的平台!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4月底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000元。
一等奖4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1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2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为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