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 牙
唐建武(甘肃)

刷牙似乎很普通,中国人刷牙的历史也并不长吧,真正懂刷牙的人也并不多吧。最早刷牙也似乎只是城里人的风雅事或文化人的新鲜事,以后才有乡人喜欢此道,林黛玉刷不刷牙我不知道,肯定不是一嘴大黄牙吧,要不就失却了其古典美不是?我只举一例,刘巧珍因为要追求高嘉林才开始刷牙的,因为不大懂刷牙之技,有亲见者说,有满嘴血沫子。而我也只有点经验,并非全来自教科书。刷牙的用材无非四样:牙刷、牙膏、水、杯或缸子。
刷应选刷毛软硬适度,柄长短适度、粗细适度,握起来轻捷好用的。儿童刷与成人刷也应分开,因为刷头的大小和软硬以及刷柄的长短与粗细亦有所不同。普通酒店为客人准备的刷头太小,刷毛太软或太硬,刷柄太软或太硬,不适合刷或不适合特定人群。
膏应因人而异。有牙病应选中草药牙膏,如云南白药或两面针。我就有牙病,牙龈经常出血,就常用云南白药牙膏。近来,友人送两面针,很是对症,牙渐好,吃嘛嘛香。
水以温水为宜,太热或太冷对牙体都有不适的刺激吧。这也应符合中国人所标榜的中庸之道吧。生活中处处有哲学,非刷牙之用水然。
杯我不大讲究。某年在雨林木风写意轩写散文或日记,得若干新年礼物,其中就有两个别致的牙杯。情急之下也会用喝水的纸杯,亦不会有啥事,平民应有点平民心态,不要太讲究,不吃香菜、咸菜、豆食、羊肉的我,也喜欢吃了,人不可惯己,应该适应各种情势和环境。
都说自己的牙不好,其实要好也不难,每天早晚三分钟,上刷下刷左刷右刷,坚持一年,牙不好都难,这就像学习贵在六字:积累、坚持、专一。

非独学习,万事皆然。没有时间和行动的积累和坚持,没有目标的专一,岂能成事?
有道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再加上坚持和专一的态度,想不成功都难。
荀子有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信夫?

唐建武,七零后,甘肃合水人,中学语文教师。喜好读书,业余写点文字,记录情感,记录生命历程。曾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作品。《孤寂怡人》是第一本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