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五湖省溯源市江湖县的李美花,从卖馒头的营业员,逆袭到厅级高官。她的故事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江湖县的人都知道,李美花是卖馒头起家的。她原是县前街道一家食品店的营业员,经营馒头、包子、馄饨等。提起她的发迹史,还真的是妙趣横生。文革时期,初中毕业就卖馒头的李美花开始了“革命历程”,以其泼辣与积极,从一个民间女子,冉冉升起成了一名政治新星。文革一结束,她就被市饮食公司的上级单位商业局看中,抽调去做清查工作。她工作很积极,性格很泼辣,别人不好意思、不敢去做的工作,她抢着去干,而且还干得很好,一下子就被商业局提拔上去,当了个科长。她还特别善于钻营人际关系。在那个特殊年代,不仅军人吃香,民兵也吃香,女民兵更是吃香。几乎是一夜之间,刘观桥镇女子炮兵排排长时明霞走红全国,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接见,并被选上全国人大代表。李美花就瞄上了她,并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姐妹”情,在交往中,李美花又处心积虑,让时明霞创造机会,带她去了当时的省委蔡书记所住的小别墅前。她故意把年仅6岁的养女,放在蔡书记家门口,等着时任省妇联主席的蔡书记夫人张玉梅收留孩子,她再借口上门认领孩子,就这样,她进入了省委高层的视野,不久就当上了溯源地委的妇联副主任。1980至1981年间,李美花与时任溯源市委书记钱德明,同住黎明小区。她打听到,钱书记的母亲常年生病,而钱书记又是孝子,她就主动上门去做免费保姆,梳头洗脚,端屎端尿,洗衣烧菜,关怀备至,并主动提出拜钱书记的妈妈为干妈,称钱书记为干哥。钱母没少在钱书记面前说李美花好话,并让钱书记在政治上多关心李美花的成长进步。仗着这一身粘柔贴靠的功夫,李美花精心编织了一个由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夫人、市委书记母亲组成的关系网。有道是朝中有人,大好前程。1982年,在溯源地市合并过程中,全市妇联干部开会,推荐合并后人选,结果李美花是零票,大家都反对。既使是这样,李美花还是被力保,留在了地市合并后成立的溯源市妇联,成为三名副主任中的一员。既使是在仕途起步之初便已经有了反对声音,李美花还是节节高升。她很快就离开了市妇联,成为江海区副区长。当时市政府需要培养城市规划人才,这种好事又落到李美花身上,她到同济大学念了几个月的培训班,就又转换人生舞台,成了建设局下属的规划处副处长,后来又任升格后的规划局副局长、局长。在她任副局长时,她很多事情都是直接跟书记、市长沟通汇报,局长根本管不住她,她也不把建委主任放在眼里。她想要提拔一个人,就直接给人许诺,根本不经过党委,后来她都能变成现实,在市里他能讲得动。她调了一批人进规划局,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伙,她也很聪明,有独到之处。她主抓的“控制规划”工作走在了全国前面,被部里作为典型来抓。规划局原是二级局,归建委管,后来脱离建委,提升为一级局,这也是在李美花手里搞成的。在她任规划局局长时,规划局本没有审批土地的权限,就因为她跟市委钱书记关系好,直接就将审批土地的权利从土地局划归规划局。在李美花升任规划局局长时,有人大常委会委员给她提出八个问题,其中一个是说她在长辈丧礼时,收了不少人情钱,后来组织部门就这些问题进行考察,结果是“基本没有问题”,李美花的局长任命顺利通过。后来,修建溯源铁路,李美花又被任命为市长助理、副指挥长。随着李美花的步步升迁,溯源官场的反对声音一直没有停止。市里10名退休老干部曾向纪检部门联合上告,最后也不了了之。1991年上半年,在市委钱书记的极力举荐下,李美花被列为副市长人选,分管“肥水”最多的城建部门。就当时李美花的实际能力和工作表现,她的任命根本不可能在人大代表大会上通过。她的规划局局长和市长助理的任命,就先后两次被人大代表大会否决。钱书记为了李美花也真是拚了,提前三个月,把她的任命交人大常委会讨论,他连续四天寸步不离,做通了40几个人大常委的工作,确保了她的任命提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