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一半烟火
作者:洞见pumpkin
朗诵 吉立红
我时常在想,应该怎样活着,才算是不负此生呢?
看到纪录片《书店与菜市场》里的一个答案,觉得特别在理。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既有思想的高地,又沾点烟火气。
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
书香伴着饭香,才是红尘俗世最温暖而笃定的幸福。
一个人最高贵的气质,是书香气。
春秋时期,闵子骞仰慕孔子的才华,遂拜孔子为师。
刚入师门时,闵子骞面色蜡黄,无精打采。
过了一段时间,他气色好转,变得容光焕发。
孔子问其原因,闵子骞答道:
来到这里后,我常常读书,懂得了很多道理,遇事心平气和,面色自然红润起来。
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说过: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
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阅读,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
读一本书,你可能感受不到什么变化。
读百本书,你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就能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问题。
读千本书,你的见识和胸怀打开了,遇到再大的波澜,也能从容应对。

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让你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也可以让你逃脱人世间几乎所有的悲哀。
生活的一切不解与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无论是驱赶迷茫,对抗平庸,还是消解苦难,读书都是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方法。
新的一年,愿你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书香文墨之中,润泽生活的枯燥,充盈自己的灵魂。
一个家最高级的仪式感,是烟火气。
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对夫妻,年轻的时候丈夫在外打拼事业,妻子在家照料孩子。
中年以后,事业有成的丈夫觉得和妻子已经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提出了离婚。
妻子听完,一言不发,走到厨房,为丈夫煮了一碗番茄鸡蛋面。
然后擦干泪水,干净利落地离开了。
接下来几天,男子每次应酬回家,看到黑漆漆的屋子,想起之前无论多晚妻子都会为他留一盏灯,心里空落落的。
醉酒回来之后,胃里翻江倒海,再吃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番茄鸡蛋面。
望着冷冷清清的客厅他才明白,什么是爱,什么是家。
家和房子不一样,房子是冰冷的建筑,只有当房子里有了爱的人,有了烟火气,才有了温度。

《一日禅》中写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人生最幸福的,不过是一家人烟火味里的彼此守候。
《舌尖上的中国》说:
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正因此,热气腾腾的餐桌,一家人团圆,笑语满堂,推杯换盏,才会成为中国人最简单也最踏实的幸福
那些最热烈的感情,最美的故事,永远藏在一粥一饭的守候中、一颦一笑的温暖中。
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一半烟火。
书香润泽心灵,书读多了,身上也自然有一种儒雅静默的气质。
很喜欢汪曾祺的一句话: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终会发现,曲意逢迎的话不如家人的温言软语动听,深夜的酒不如清晨的粥可口。
俗世的灯红酒绿,不如小家的人间烟火。
我们一生所求,不过枕边有书,家中有爱,和喜欢的人一起度过三餐四季,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人间岁月长。
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才是生活最美的样子。
工作再忙,也要记得读书,别怠慢了灵魂;
生活再累,也要懂得陪伴,别怠慢了家人。
新的一年,愿你左手生活,右手理想,以清净心看世界,以平常心生情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讲好中国故事 把中国读给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