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命(1)
文/彭太光
小城里的故事:邮电局里的故事,邮政局里的故事,邮政公司里的故事
故事里的故事,人物里的人物,精彩你的精彩
2022年正月初一的上午,原来市邮电局的几位中层干部,在莫世言的建议下,相约一起去看看董正才。他们是:原市邮电局政务科长李财旺,原市邮电局办公室主任黎书剑,原市邮电局农话科科长黄建群,原市邮电局邮政科科长乔华友。他们都是八十挨边的人了,退休在家也都十几年了。莫世言将他们约在一起去董正才家,最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将仍健在活着的他们约在一起叙叙旧,看看已经满了八十岁的原邮电局人事科科长董正才。当然了,莫世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已经接近尾声。莫世言也已经打印准备好了几份,想要这几个原自己的领导对小说里面的人物故事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完善这部小说。
莫世言一直都有这几个老领导的电话,和这几个老领导,也偶尔会有联系,也知道他们各自的住所。莫世言是年前提前打电话给这几位已经早就退休了的领导的。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过后,这几位老领导都卖莫世言的面子。毕竟,莫世言在邮电时期,做过科室的管理员。他们从中层干部职位上下来的时候,莫世言也走上了中层干部的职位。到他们退休或是接近退休的时候,莫世言也当上了市邮政局的副局长兼工会主席。虽然后来离开萍乡,去新余市当了邮政公司的总经理,再后来又调往省公司任党群部总经理,直到前年退休。有这么些因素在里面,加上现在都在一个“退休”的圈子里,且董正才都已经同意了去他家,所以,接了莫世言电话的,没有一个拒绝。也是莫世言运气好,一个是他想要邀请的老领导没有一个不在萍乡,一个是他邀请的这几个老领导,身体都健健康康。
莫世言是上午九点左右开着车出门的。原来黎书剑住在一个小区,他的女儿前年另外买了首府一号的房子,在新中环线上,他跟着女儿住在一起。不远,开车过去十分钟就到。莫世言是这样安排的:先接黎书剑,再接李财旺。李财旺住市政府公务员第一期的房子,在城北。接上李财旺就去北桥邮电小区接黄建群和乔华友。黄建群和乔华友住一个小区。
在安排这次相聚之前,莫世文是先跟董正才电话联系的。莫世言原来的打算,是想在他住的邮政小区附近找个酒店,安排几个老领导一起吃个饭,叙叙旧。董正才说,他腿脚不便,就建议大家一起去他的家里。他的家里请了保姆,女儿女婿会回来,儿子儿媳也会回,凑个热闹。董正才这样说了,莫世言也就同意了。莫世言跟董正才说:老领导,我是没有问题的。就是怕……。莫世言的意思是怕其他的几位老领导不是会去。董正才说:你放心,他们都会来的。董正才之所以这样有把握地说,是因为在位期间,他们都是铁哥们。退休后也有些走往。遇到家里的喜事,都会相聚在一起的。
长篇小说 命(12)
文/彭太光
一九五四年的四月份,董正才提前办理了退伍。假如按正常的退伍时间,应该是一九五五年的八月份。就因为他认识了蔡雪,就因为他与蔡雪有了友情友爱并跨越了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有了不该有的接触,干了不该干的事。董正才原来以为跟蔡雪好上了,蔡雪的父亲蔡国强就会帮他。按蔡雪的意思,他董正才可以去军事院校读书,读书出来后就可以在军官的步伐上越走越远。假如没有意外的意外,他跟蔡雪将组成小家,不论是福州或是上海,他们将有自己的孩子,会幸幸福福快快乐乐的度过一生。
可事情的发展发生不以董正才所设计的去实现。董正才他那能知道,蔡雪的父亲蔡国强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并不只满足于师长这个位置,他的上级领导在北京,且在北京的这位首长,帮他联系到了军委的一个领导,这个领导的儿子比蔡雪大三岁,在北京的某部队任职。蔡国强的首长已经帮他牵线,想要促成这桩婚姻。蔡国强女儿的好几张生活照片都已经到了军委首长儿子的手上,军委首长、首长的夫人、首长的儿子都很满意蔡雪,只等蔡雪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去北京的总后医院报到。
蔡雪是知道这些情况的。她不想让自己的婚姻为父亲的官途做交易,她想要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男人,董正才是她真正喜欢的人。她想要生米煮成熟饭,所以急急的就和董正才在一起了。她心里知道,可能违背了父亲的心意,可她已经跟董正才在一起了,她的父亲又能怎样呢?
蔡国强是不会同意女儿蔡雪的选择的。要是这样的结局,蔡国强在师长的位子上就到头了,就结束了他的官运了。蔡国强知道了女儿谈恋爱的情况后,没有说女儿什么。女儿蔡雪长这么大,更多的时间是跟他的夫人刘素洁在一起,女儿跟父亲的感情并不深。正是有这些原因,蔡国强的想法跟女儿的想法不在一个层面上。女儿想要追寻自己美好的爱情,父亲想要女儿嫁给军委首长的儿子,好给自己的官途结缘。
蔡国强不动声色的要团部安排了董正才退伍。董正才若没有与蔡雪的恋情,他四月份就可接替退伍的政宣股长。在政宣股长岗位上再干一年,要么当上连队的指导员,要么办理退伍。这么说来,董正才就是没有跟蔡雪有这层关系,他的当兵的路上,最多是个连指导员。反过来说,若蔡国强没有答应首长,或者说自己跟女儿的关系好,同意女儿的选择,董正才在部队就会有别样的一番发展前景,他整个的人生命运都将被改写。
人的命就是这样,关键的时候也许天时地利人和,一通百通,也许被别人的意志所支配,让你在这个地方通不了,只好另谋出路。
三月初,蔡雪回上海医科大学继续深造。蔡雪已经知道了父亲的态度,她跟董正才虽然这样了,可不会有结果。董正才去了信给蔡雪,蔡雪也许是因为学业,也许是不想伤了董正才的心,她没有回信给董正才。
董正才带着无奈,带着伤感,带着哀愁,带着失望离开了生活工作过几年的连队,告别了战友和连队的领导,回到了江西萍乡桐木村。
董正才回到桐木的老家,这里破旧的房子已经让他呆一天都不想。他凭着部队退伍介绍信,来到了市民政局。
市民政局坐落在市中心的西门,与萍乡火车站毗邻。市军供站、市军转干部安置、退伍军人安置都在此处。
董正才执着介绍信,直接进了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
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共三个人,主任王仕安,办事员颜斌、孙红兵。主任王仕安接待了董正才。
王主任和两个干事,都是部队转业复员退伍的。王主任在部队上做到了正营,转业回到地方,当上了市退伍军人安置办的主任。两个干事都是在部队上表现优秀,也是退伍回来直接分在民政部门,后又安排在了退伍办。
王主任个子不高,偏瘦,五官精致,为人随和,是个热心肠人。他接过董正才手上递过来的介绍信,说:小颜,你把小董的档案找出来给我。
颜斌很快就在档案柜找出了董正才的个人档案,交到了王主任的手上。
董正才的个人档案很简单:应征入伍审批表、体检报告、地方武装部的审查意见、入伍通知书、新兵训练营评语、通讯连评语、营部、团部审核意见、退伍审批手续等。在退伍手续审批意见栏,团部的意见是这样写的:董正才在连队表现出色,曾获得部队的嘉奖,享受正连职干部待遇。正是这个审批意见让王主任对董正才刮目相看。他已看过董正才的家庭成员,知道董正才的哥哥董正青也是去了部队当兵,他记得,董正青前年退的伍,是他手上安排的,分配在市邮电局。董正才在部队上是通讯连的政宣股享受连职的宣传干事,与通讯技术沾不上边,但与邮电通讯是有关系的。加上董正青已经分配在市邮电局,便问董正才:去市邮电局吧,你哥也是这个单位。
五十年代,各地邮电局属地方管理,那个时候,在萍乡,市属国有企业单位少,邮电局当时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很多的话务员都是在农村去招的人。董正才并不知道那个单位好与不好,只知道自己能够在市里工作,就已经是烧高香了。一个农村娃,一跃变为市邮电局的员工,他心里乐开了花。忙说:主任,我兄长也在邮电局?那好,兄弟间也有个照应。我都好久没联系哥了。
作者简介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理事、秘书长。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欲火(上)》、《祼局》。
作者QQ:2546961237。电话:13320099688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