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旮旯闲话(445)
一一大度是人的首要修养
作者:杨忠敏
现代汉语对大度的解释,有两个关健词汇一一气量、容人。就按这样的注释去理解,这里显然是讲人的修行修为付诸实践后而积淀起的品行修养。 
气量,首先见于一个人能忍能容能化能融的限度。在这样的量度里,就得讲究不爆于无故、不发于些微、不纠缠皮毛、不沉溺已往。大事有原则,小事不纠结,放得下,提得起;其次,见于一个人见闻见识见解的多寡高低。阅人不陷昧,阅事不荒废,阅世不沉醉,静于体察,而动于通透;最后见于人的智力智能智慧的优劣。动脑不动气,谋定而后动,摆脱束缚而求自如。人的气量,始性格,经由历练,综合学识,终于处世。 
容人,在处人上讲求宽广宽容宽恕之道,为人厚重,可负芸芸众生。一是要有宽广襟怀。用伟人的话说,把朋友交得越多越好,把敌人搞得越少越好。人生之路的宽广与窄狭,就看人的襟度。二是要宽容的态度。《庄子•天下》讲"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是为至极"。与事不纠缠,与人不计较,才是最高境界。三是要有宽恕的雅量。容世事之小错,纳人生之小过,为小事小人留点回旋余地,把坏人坏事逼上窄路绝路。这就是恕道的要旨。 
中华先贤把人的大度,归于仁爱之道,忠恕之道和尚贤之道,不言而喻大度之质实为品德修养,而大度之为实为圣贤行为。趋向大度,应该是有为之士的行为准则之一。

大度缺失,人生再多拥有都会丧失光彩。执大度而不弃,活出处世的精华,活出人生的精彩才是。
作者简介

杨忠敏,1950年出生,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过时代的风风雨雨。就个人来讲,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走过人生一段又一段里程。
军营里,最爱闻靶场上射击时飘出的硝烟味。最终,有幸走上血与火的战场。虽无前辈的艰苦卓绝,也不及先烈血沃中华,算是尽到一份固疆守土的责任。为祖国平安,站哨几十载,算是个合格老兵。
有幸在垂暮之年,生活在风清月朗,政通人和的好时代,常与战友们切磋互励,网上闲聊,真是人生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