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园春〗百灵何事欲祈年?
中国 ★ 灵儿
斗转新年,序启寒尾,气暖渐宽。正乾坤交泰,万贤相遇,风生虎啸,雾滃龙唤。丝绸流虹,千邦联路,期待黑白黄褐欢。中国人,庆九州赤子,共梦同帆。
孝廉仁义亲传,绾人类、前行保佑远。看公平赐福,善莫大焉,扶贫扶弱,田园逸仙。天上回星,月娥换轴,百姓苍生乐千般。商岩雨,任清溪涓涓,福泽灵寰。


灿霞冉冉天赐颜,灵儿躬听七彩欢。
舟裁九湖何殊圣?人化双峰总是仙!
清水临春浮浩荡,香梅缠雪斗婵娟。
习生明眸沾恩泽,祇望丹宸祝万年。

峰峻远濛濛,灵儿极望中。
带烟千亩树,和磬一峡风。
月色寒沈地,波声夜飏空。
登临无限趣,恨不与君同。

密叶疏枝绿翠袍,雪压霜打不折腰。
虚心自有凌云志,凝守气节冲九霄。

碧水伴竹涛,山野杜鹃笑。
悬崖正披纱,又遇青阳俏。
绝壁瀑珠帘,一泄龙潭闹。
曲折蜿蜒流,留下红颜照。

雪圣寒风叩神疆,林峰也喜头染霜。
南闻鸡鸣飞乐舞,北睹炊袅漫馨香。
夜渐短, 天渐长,大年渐觉春媚芳。
细柳蕴梦倩倩影,也效古人穿唐装。

细柳新蒲袅紫烟,香辉栋宇喜迎年。
蕙风有脚临门抚,瑞雪无声覆野翩。
世泰趋时春六合,人和踩岁福千延。
晴光淑景浮新绿,节到添筹不夜天。


〖春天的脚步•灵儿〗
春娘的脚步悄然妙声
我耐心地等着春天从大地上又一次复活。
我屏息怕错过它的第一次呼吸。
我安静怕错过它的第一次呐喊。
我压抑易激动的自己,静候它的到来。
春风吹掉了人们身上的棉袄棉裤装备,这是它的第一次呼吸。
枯木冒出新的嫩芽,这是它的第一次呐喊。
春天有多个分身,一个在眼前,一个在心里,
还有一个在正在融化的雪里。
万物向前,接受它的洗涤,
它享受这种朝拜,把新的世界给予。
我走在流年,青草的声音越来越清脆,
花开的颜色越来越不可计数。
一棵植物正使内部与外部一样青,
一片荒地正慢慢像万年青一样绿。
泥土的芳香也业已
从毛细孔、鼻子、嘴巴、耳朵、溜入身体。
我带着它们回家,巨大的幸运。
在春天里,我朝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春天,
我在它的身体上睡着,然后又醒,继而又睡着。
这是我喜欢的季节:眼里的世界都在变绿,
心里的世界也都在变绿。
我的灵魂是如此清澈,洁净,
在露珠上摇晃,在树叶上摇曳。
我在清晨的时刻,见第一缕阳光穿透身体,带走残留
在身体里的,去年遗留的或更久遗留的烦忧。
我如此赤裸裸地活着,跟着春天的脚步,
让无数个我向四面八方散去,绽放我的春天。
荒芜的山坡,我与一棵树亲近
它说:“它已活了百年,这是它最后一次吐绿。
但它的春天已埋在岁月里,生根发芽,长成了另一棵参天大树。”
消融的河面,我与一条鱼亲近
它说:“它已游了三个春天,下一个春天,它也要欢腾。”
而我,灵儿
历经了二十八个春天,
也仍期待这一个春天,第二十九个春天。
从人到鱼、到树、到花、到草、到河流乃至其它
我们都可清晰地看见春天的脚步。
玫瑰不够,绿院不够,流水和白云不够
春天是不够的。
你要多清理身体,腾出春天的位置
来吧,听呀!春天的脚步。

与春风携手
差一点就错过了你的邀请
有吹向唐宋的风
拥抱礁石的浪
还有错落在青墨里的文字
穿梭在渴望中的馨梦
雨是清晰的
思绪缠着清冷
这里没有了寂寞
只有藏在伞下的眼神
和冲击流年的潮涌
期待即将脱变
明晃晃的路
终会开启奔向幸福的行程
欢笑会成为路线
直到暖意溢满面容
我们携手
去登顶幸福的高峰
奋斗填充着脑海里的幻想
实践磨砺着青春的躁动
爱,织成了荣耀
让我在微笑中抚摸着春风


〖沁园春〗百灵何事欲祈年?
中国 ★ 灵儿
雪瑞铺笺,醉写梅园,泽贺新年。看桃符替换,天香荡漾,牛虎交接,春意盎然。万象呈辉,众星捧月,紫气祥光鸿运绵。举杯庆,祝一带一路,阔步向前。
烟花爆竹齐喧,乃携手、千邦绽笑颜。喜小康得建,生活美满,五洲百姓,把酒言欢。四海升平,八方锦绣,捷报佳音遍地传。人间赞,幸中华引领,国泰民安。


唯有能修身齐家之人,才有教化国人的可能。家中的孝子,才能教导国人孝道;家中兄弟和睦,才能教导国人以悌;家中的慈父,才能教导国人以慈。自身能够孝悌慈,固然未必能使家人都孝悌慈,但是唯有自身孝悌慈,才能教人孝悌慈。不孝之子,打爹骂娘,侮辱祖先,不可能教导家人孝敬父母,更不可能教导国人孝道。对于兄弟,不友不爱,不可能教导家人兄弟和睦,更不可能教导国人兄弟和睦。不慈之人,虐待家人,不善待子女,不可能教导家人向善学好,更不可能教导国人以慈。这里所说的是“教”,意味着有“教”然后可以“齐家”、“治国”。怎么才有“教”?只有见贤思齐然后“从内到外”地把人之心、人之性呈现于言行之中,才有“教”。可是时至今日,真正见贤思齐的人很少,真心认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是圣贤的人也寥寥无几,尧舜在许多人心中仍然不过是不可尽信的传说,夏禹商汤、文王武王,仍然不过是所谓“奴隶社会”的“开明的奴隶主”。但我们需要明白,事情是复杂的,不可简单化;时间是有四季的,不可操之过急;现实是难以完美的,不可求全责备。我们向圣贤学习后,如果用来批判现实,那无异于增加现实的戾气,违背了圣贤的初衷。要想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我们只能从自己做起,且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