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潇湘神-惊叹冬奥餐厅全 程“黑科技”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1月31日,正值中国传统除夕新春日。参考消息网当天,综合北京冬奥会外媒如潮报道 ,北京冬奥会组织者决定让机器人在主媒体中心的媒体餐厅内,用全 程“黑科技”智能机,负责为各国记者们做饭配套服务。菜单上既有传统的中餐,也有西方常见的汉堡、薯条和各色鸡尾酒。各国记者惊叹:北京冬奥餐厅:从“机器人大厨”到“会飞的面”,食客入席随意扫码 ,享受全 程“黑科技”!

综合外媒报导,辞牛迎虎——在北京冬奥开幕前的主媒体中心到处洋溢着中国传统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除夕日抵达中国首都的记者已明显增多。这里专门为新闻从业者开辟了一个巨大的就餐空间,占地368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千人就餐。在厨房里,机器人和人类一起工作——十几台机器无需人工干预就能独立烹饪并自动上餐。菜品包括传统的中式炒菜、西式汉堡、薯条和鸡尾酒等。所有机器人都位于透明的玻璃后面,所以每个人都可以观看机器人烹饪全过程。在当天,冬奥智能餐厅,观众比吃东西的人要多得多。

报道称,智能餐厅的点餐过程是这样的:顾客到收银台(暂时还使用人工)手机扫码点餐,每天有多种不同的菜品,然后得到座位号码。之后,一个机器人厨师开始制作,可能是有各种配料的面条,也可能是炖牛肉。这个过程需要4至6分钟。把菜品送到餐桌上还要花2至4分钟。这是由专门的送餐机器人完成的,这些机器人沿着天花板下悬挂的玻璃轨道移动。当机器人移到所需的餐桌上方时,一块盛着食物的托盘就会“从天而降”,所点的餐品就到了顾客面前,顾客只需把它从托盘上取下来即可。

报道指出,机器人厨师有一个不可辩驳的优势:它们不会把土豆或肉炒过头或炒得过生,也不会倒太多或太少的酱汁。一个汉堡大约要360卢布(约合30元人民币)。
鸡尾酒也由机器人调酒师负责。可以晚上在一个专门的酒吧里感受它们的服务。那里提供三种含酒精鸡尾酒和一种无酒精鸡尾酒。

报道指出,尽管价 格不菲,但这种不同寻常的机器人智能烹饪和服务方式受到了冬奥会各国记者们的广泛好奇与好评。而且在疫情期间,这种点餐方式似乎是最安全的。
另据印度尼西亚“点滴新闻”网站报道,北京冬奥会让很多人兴奋不已。不只是因为赛事,还因为“会飞的面”这种独特美食。

报道称,随着时代的进步,餐饮服务技术也日新月异。在这里,许多提供餐饮的服务不再使用人力,而是使用机器人等工具。美国之音印尼网站也在其社交网站官方账号发布了短视频,可以看到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厨房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其中包括会烹饪的机器人。

报道指出,除了可以快速送上汉堡外,机器人还能炒菜做饭,更能在天花板下面飞来飞去送面条——这是最独特、最令人兴奋的项目。美国之音印尼网站甚至将“飞面”作为其上传视频的标题。只见视频里的面条被放在一个外观精美的盘子里,通过安装在房间天花板下的机器人传送给点菜顾客。顾客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即刻享用美食,无需在食品摊位前聚集或等待。

这些先进的机器人符合严格的卫生标准。据悉,北京冬奥会采取了比2021年东京奥运会更加严格的卫生标准。“飞面”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一经推出就引起网友热议。很多网友都对技术先进的机器人赞叹不已。

有众多外国记者评论称,“中国的黑科技非常棒,不应该被抵制”。
有位记者表示,“中国工业发达程度毋庸置疑。我曾去过中国很多次,每次都很感叹”。“这就是工业革命4.0啊!”

笔者于2月1日(壬寅年正月初一)凌晨,收看了各外媒刋发的北京冬奥会餐厅除夕专题报导,亦为中国餐用智能科技,感受惊奇满满,即赋《潇湘神》为评为赞。
餐用奇。
餐用奇。
大厨配送智能机。
饯客点求随意扫,
无人精准送盘时。
——2022年2月1日(壬寅年正月初一)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