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题字:潘炜
LOGOU设计:子雨
搜集编辑:易诗源
为了感恩各位老师尤其是磐石几位老师对本人的指导关怀和鼓励!在此发布一期作品做一个纪念!

辛丑除夕守岁感赋
舞动生命
包饺融和菊苣甘,浮腾开水吉祥谙。
善良种下清尘事,孝顺绵延列祖龛。
液肽频斟除夕夜,彩灯高照寿源庵。
诗书守岁聊康养,渐觉琼崖梦寐酣。

七律•辛丑除夕
逍遥客
虎御祥云吉兆民,威风自起靖沙尘。
边城巷陌枝藏绿,岸柳池塘草蕴春。
夜半钟声辞岁丑,更时爆竹庆年寅。
冰河渐解流光意,重拾兴衰又一轮。
辛丑年十二月廿九
过年
(中华新韵)
文/珠成
洪钟午夜敲,爆竹震云霄。
煮饺亲情溢,捧机微信瞧。
九牛冠尾扫,五虎早春朝。
古老年文化,传承永不凋。
辛丑除夕
黑石头人
蹒跚春意许招收,一盏新醪濯老眸。
初上星灯相庆节,欲销岁夜尽欢楼。
可思今夕骑寅虎,何向旧年询丑牛。
兴绪清潺澄似水,且依鸥梦说从头。

贺岁
文/一缕阳光
喜迎新时代,圆梦展未来。
除夜看春晚,绚丽大舞台。
年夜
文/崖柏
美酒佳肴除夕宴,辞牛迎虎品团圆。
同堂四代欢声笑,爆竹齐鸣喜跨年。
拜年
文/闲云野鹤
轻启朱门予问候,春风捎去赠君书。
拜年一句千家喜,祝愿三声百恙除。

迎春 (新韵)
文/王敬龙
喜看枝头春意闹,人间二月百花开。
中华盛世千般好,四海升平伟业来。
贺岁
文/闲云野鹤
奔牛驱疫新冠尽。啸虎除魔喜兆临。
礼炮腾空传祝福,吉祥问候赋诗吟。
辛丑除夕酒后刻壬寅戳儿一枚
黑石头人
几多修雅属闲翁,酒后栖情自可通。
选石磨光寻汉味,操刀破旧借秦风。
大千世界存心底,方寸乾坤在眼中。
乐好经年幸留取,些些醉意复钤红。

除夕感怀三首
博易山人
一
岁岁楹联走马轮,年年紫气喜迎春。
张灯结彩童孩盼,把酒言欢老少亲。
世事沧桑时令改,驹光荏苒物华新。
如今日日皆佳节,岂屑三更一抹唇?
二
爆竹声声旧岁迁,春联闪闪绘新篇。
丝青不觉时光贵,鬓白方知往事烟。
老骥悠闲听过雁,诗情婉转话流年。
狼毫一抹心何畅,万里云霞綴满天。
三
牛随旧岁返仙台,虎抖威风入世来。
冻木含春寻势发,寒冰蕴水待河开。
鞭鸣不断頻惊耳,屏舞连绵迷醉孩。
难得团圆年夜饭,鹏程一展又生财。

除夕二则
文/王雯霞
(一)
于斯欢宴始,迭序又逢春。
情醉今时好,邀杯此夜真。
亦知津瑞气,几若籍红尘。
闲作风骚客,吟诗润日醇。
(二)
煎炒烹鲜如累我,宏开除夕岁时更。
虽然日子寻常过,且喜斜阳几度生。
窗外烟花姿渐好,灶前气象秀依情。
春娘有信因何负,一辨心香款款迎。
—辛丑除夕作

年夜(三首)
老头儿
一、七四年知青点陪户友袁志义过年夜
知青浪迹恍如梦,说地谈天侃海涯,
兄弟二人难割舍,大年三十不还家。
二、七五年因海城地震年夜露宿路边荒沟
从军一月一连兵,地震余波源海城。
除夕寂寥风入骨,寒天露宿水师营。
三、今年夜回首往事
旧第新符醉意遥,丑寅交替在今宵。
古稀挨近惊回首,六十九年烟锁桥。
水调歌头•壬寅除夕
词/菩提树畔
烟花风百里,紫气下云关。旷野萤灯如豆,眨眼报宁安。岁序霜红雪绿,元夕楼高身冷,沉醉远人还。祛除疫中鬼,谁可炼神丹?
夜心深,诗赋碎,烛光残。借问惊雷何处,虎翼独闲闲。我有梅花之血,皴染玄冥之剑,天地彻光寒。发白年轮里,犹欲捣青山。

迎新春·除夕
词/倪峰
重礼绚花入,喜气洋洋争度。
祛故迎新处。庆佳节,真情录。
览华萤、千门万户。
赏秀景,人涌如潮皆驻。
满载收富庶。
欢声语、喧天如鼓。
洗了尘土,轻松惬午。
超市里,簇拥货款无数。
吉年许愿好菜蔬,抖精神、往来奇遇。
盛平来,一片祥和家国富。此中情愫。
华美乐章,惊艳万里如虎!

满庭芳•春节有寄
词/贾宝良
岁月吟诗,江山展画,腊梅初绽芬芳。街楼灯饰,更炫彩隆昌。竹爆平安喜乐,辞旧岁、寅虎辰纲。迎春夜,阖家团聚,把盏贺辉煌。
虔诚心愿许,千年福祉,四季祥光。看明日,清新雅韵飘香。虎跃龙腾四海,情怀处、铁骨柔肠。高声颂,清风明月,国富又民康。
2022.1.31
卜算子•除夕
词/舞动生命
花放满天星,树亮幽弦月。雪润茅檐滴玉冰,几映窗帘热。
三更百诗源,午夜千秋节。虎啸松山寄深怀,守岁禅钟彻。

浣溪沙•迎新春
词/闲云野鹤
礼炮绽开庆虎年,朱门联艳喜空前。春回大地景娇妍。
踏破冰封流水暖,雁来枝绿白云边。诗心一片著新篇。

七律 观赏春晚《只此青绿》有感
舞动生命
风缕江山千里绿,墨工凝蕴寿龙行。
一图宋韵掀沉寂,九曲仙姿鼓浪声。
但藉伏常飞逸远,且凭卧久踏高平。
红泥炉上倾听雪,盛世新春虎运生。
七律 . 翁韵
蔡华山
潜态凋零蔡梦悬,
翁忽岁转迅疾间,
壬寅煮酒说新论,
辛丑烹茶语旧篇。
霞蔚天涯诗圃秀,
云蒸冷热赋田鲜。
华山琴韵音依在,
无恙旃哉独快然。
壬寅年正月初一 (2022年2月1日)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格式二,仄起平收式;七律的格式二,也就是七言绝句二和七言绝句格式三的组合,前四句是七绝的格式二,后四句是七言绝句的格式三。
其中,第一四八句的第一字可平可仄,第二三五六七句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平声韵。押韵的字悬、间、篇、鲜、然五字属诗韵下平声<一先>韵。诗中的<独>是入声,是仄。
平粘平,仄粘仄。第二句的第二字和第三句的第二字相粘,翁粘寅;第五句第二字和第四句第二字相粘,丑粘蔚;第七句第二字和第六句第二字相粘,蒸粘山。
律诗八句,一二句首联不用对仗,三四句颔联和五六句颈联必须对仗,七八句尾联不用对仗。当然这个规则可以有灵活性,就是在保颌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的情况下,首联和尾联也可以对仗,这不是违反规则。
对仗有正对、反对。也可以在出句和对句中相对时有正对,又有反对。如我的诗中有的字是近义词,有的词是反义词,但词性和词类相同。如无和有是反义词的字,而记和录是近义词的字。
正对是出句和对句的字数、词性、结构相同的基础上,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示相关的意思相对,就是正对,正对的句子多是近义词,如果是相反就是反对,而反对的词是反义词为主。
从诗律规则上,可以把对仗分为工对、宽对、邻对、流水对。
<工对>就是要求对句和初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词性相同,还要在相同位置上的词做到是相同的类。同样是名词,可以分很多类,植物类、动物类、天文类、地理类、方位类、数量类、专有名词类等等。
< 宽对>是比较宽松的,比工对宽松,只要是词性相同,在类别上可以有区分,可以不同。词性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而类别可以不同,这就是同性不同类,可以相对。
<局部对>也属于宽对的一种,就是一部分相对相对,一部分不相对,或者前半部分相对,或者后半部分相对。
< 邻对>是以相邻近的事物相对,它即不像工对那样工整,又不像宽对那样宽松,又牵强的成份存在。
< 借对>是写一种情况的词,而借用另一情况的词相对,借意义,借声音,借颜色等。
<流水对>是把出句和对句当做一句,上下句是或是因果关系,或是一种意思的连接。不能断,否则表达的意思不完整。
<掎角对>,就是错综对,就是把出句和对句的词在位置上错开用,用出句前两字和对句的后两字相对,但不限于前两字和后两字的位置也可以在句子其它位置应用。
<四柱对>,也称自对,当句对。就是句子不同位置的词语自相对偶,然而,对句与出句应然相对。
在对仗中,要避免<合掌>和<二联合掌>。
合掌就是一联中对句与出句在字面上表示同一内容,对面重复了出句的内容,这是对联的一大忌,用词在平仄、结构、可以相关和相反可以,但不可相同。怎样区别相关和相同呢?就是有区别,属近义词,两个近义的单音词可以组成复音词,如田和圃,这是相关单音词,是近义,而不是相同,多少在本义上还是有区别的。相同是指同一物,两种叫法,如狗和犬,这二字就不是相关,而是相同了。
重字很好理解,就是对句的字和出句的字相同,这是不允许的。
如果上下两个联的意思都相同,或者是两联是结构相同的合掌,这就是<两联合掌>,这是对仗中的大忌。如果在一联中,结构相同是可以的,而且是必须的,而两联就是不可以。
重字在对句和出句在格律中是不可以的,是不可以重字相对。如果在句内有重字,是可以的,就是在对仗中一诗句内的重字,但必须符合平仄规则和对仗规则,如重字的叠字。
在律诗中,多用工对、宽对、邻对,而在绝句中,不但可以用工对、宽对、邻对,更可以用流水对、掎角对、四角对。
在这首诗,我是用了工对,词性必须相同,类别也基本无差别,而且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相对,单音词为单位,不是以复音词为单位,这就是更加细分了。当然有正对,也有反对。
格律体的语言,必须以古文字单音词为主,少用复音词。这在其它诗后已讲过了,规则可以一讲就容易懂,而古文字的功夫则不是一时就会的,古汉语的底蕴,必须系统地学习《古代汉语》,只有这样,才能使格律体的作品有古味,即使表面上规则没错,但是语言是现代复音词为多,那是不行的。古汉语的学习是不可忽视的。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知识点。
以上作品选自鹿都诗词社群和三余诗社群部分老师和诗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