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年诗语 ——
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
【前言】为繁荣诗歌文化,活跃广东诗坛研讨气氛,展现诗人新年对诗歌或诗坛的愿望,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特发起此活动。欢迎广大诗人、评论家、文化人等积极参与。
本期参与的诗人有(排名不分先后):李衔夏、端午(林鸿年)、冯雪颜、马时遇、耳东、龙威、池朝兴

乔平为本次活动题字
新年诗语(一)
李衔夏:诗歌是在沉默中发声
诗歌是语言的自由状态,恣肆宣泄是自由,含蓄克制也是自由。诗歌是在沉默中发声,让无声之声震耳欲聋。很多人给诗歌预设了边界,美其名曰“纯诗”。其实不过是诗人自身的狭隘。心中有诗,万物皆诗。一个理想主义的诗人,其使命必然是不断拓宽诗歌的边界,直至宇宙那么大,直至比宇宙还要大。写诗是一种修行,把自己的心打开,抵达“吾心即宇宙”的境界。人的经历是有限的,而心灵的飞翔是无限的,诗歌就是一双无形的翅膀。诗歌要打破线性逻辑,每一句都是起点,又每一句都是终结。每两句之间都有裂缝,又每两句之间都有连接。每一首都是一个星球,又每一首都是一堆星云。每一句都是实的,整一首又是虚的。诗人是人类的神经末梢,好诗人一定是敏感的。诗人的心不仅要能装下整个宇宙,还要能体察最纤细、最微妙的事物与情感,像量子一样,无限细分、无限小化,无限接近于无。那是肉眼无法看到的颗粒,只能被心灵感应到。好诗歌应该写出绝大多数人无法捕捉却又真实存在的感觉,让读者的心既变得无限大,又变得无限小,在这种巨大的差异间,产生一种强烈的爆炸,那就是对万物的悲悯。

李衔夏,1985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小说创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清远市作家协会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人类沉默史》、短篇小说集《加缪的人间》。曾获广东有为文学奖、广州青年文学奖等奖项。
新年诗语(二)
林鸿年:新年致词一一告岁月神偷
二零二二钟声敲响
我便把令牌交回给你
你窃取我一一
童年的幼稚
少年的鲁莽
青春的羞涩
壮年的才富
暮岁的容颜
你无情又公平一一
无法与你比肩
无法与你论剑
你可夺走人的生命
却偷不走我的灵魂
善良和真诚
二零二二钟声敲响
我已把令牌交回给了你

林鸿年(端午),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市民协会会员;黄埔区民协监事长。曾就读广东文学院第一期作家班结业。嗜诗,也好散文,杂文。著有《古老的港湾》《诗问》等诗集。有关作品见诸国内外刊物并获奖。
新年诗语(三)
冯雪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与远方
送走默默耕耘、埋头苦干的憨牛,迎来威风凛凛、虎虎生辉的猛虎。回顾往年,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取得让人瞩目的好成绩。广大文艺工作者严格按照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站稳人民立场,从文立德,讲好中国故事力求做到德艺双馨,用高尚的文学作品引领社会风尚,引导全国作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精品力作回应伟大新时代!
文字,是所有艺术作品的基础。大凡作家,如果耐不得寂寞、耐不得饥寒、耐不得清贫、耐不得白眼,就一定出不了好作品。这里说的并不是闭门造车,只有紧靠时代、接地气、充满人间烟火味、透过表象领悟哲理,让人读之赏心、阅之有味、悟之有道的作品才算是好作品。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浓缩了一切真情实感。无论古体诗或现代诗,其实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个人喜好不同罢了。大部分作者,仅仅为了一份情怀,一份对文学执着的追求,在忙于生计与兼顾家庭同时,利用一点点空暇笔耕不绝,从而充实自己,圆梦文学。
“笔墨当随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年新气象,衷心祝愿广大文学爱好者,多出佳作、多出新作,为繁荣新时代文化艺术添砖加瓦!

冯雪颜,女,祖籍广东,新居佛山。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高明区作家协会主席。多篇作品入选省、市刊物并获奖。已出版《曾经年少》《总有一个地方让你停留》个人诗集,主编《风雨见彩虹——佛山市高明区作家作品选》《高明新语》等。
新年诗语(四)
马时遇:微诗知我见
微诗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自觉,是一段深沉过滤的思考,是一次灵魂脱变的净化。
比如一阵风, 可以慰藉无边的百无聊赖。
比如一枚叶落,可以缝补枯寂的望眼欲穿。
浸泡一壶光阴里,我静静地凝视窗外。
此刻,我是一枚初芽,一首微诗。跌跌撞撞,俏然爬上了春枝。

马时遇,又名马壮壮。诗人,评论家。广东中山人,《莺哥咀诗刊》《微型诗联盟》创始人兼主编。
新年诗语(五)
耳东:要重归语言自信
疫情如战争。不单撞击经济社会,也碰撞人心、文字和诗。
我这两年所作所读少。离开些许距离,却有些思考。对于自己的创作,既不想学习现今诗之达人的语不惊人誓不休,也没有能力学得一门源于李杜的独门功夫。却自思,要跟上时代写诗,回归对于语言祖国的深层自信。
一、坚决离开翻译腔。西方的语法、依宗教文化而出的语境,要表达一个中国人的心,有诸多不便、不合,不要太迷信。
二、去除对古诗语言的成见。新诗好像一出场,就针对古诗。但其实是继承,不是消灭。古诗中没有被发现或广为人知的意境还很多,不单单只有春花秋月。古人创作的方法和精神尤其要学习。
三、真诚地对待地方文化。只认中原为正宗,就好像一个人,只重头部,不重手脚。况且,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地方。地方也并不就是手脚细末。最近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听那时的歌曲,又看广州本土的张梅老师的散文、刘斯奋老师的《白门柳》,感到,并不比什么已然成就大的地方差味道和特色。只是现在,自以为有文化的人和媒介,并不真正有眼光和余力,深入一观。
四、进入自己的腔调。多跟祖母、妈妈聊天,去乡下老墙角,抢救式地听听一些快要没有的口语,比去购书中心好太多。
五、开放,持续,不要怕不成熟。成熟了,写诗作什?

耳东,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人民铁道报》、《中国铁路文艺》、《广州文艺》、《诗词报》、《企业文化》(全国中华总工会),有多篇作品选入《广东青年作家散文精选》、《韩江》杂志双年选。
新年诗语(六)
龙威:年味回甘
小时候我的年味
是颗清甜的牛奶糖
是挂响亮的小爆竹
还有那位矮矮的雪人
长大后我的年味
己是游子思念的呻吟
和那远方牵挂的叮嘱
还有期盼里的团圆梦
如今再品年味
似一碗浓香的美酒
似用爱心叠加的腊月
还有诗人祝福的神眸
(2022春节前夕)

龙威,男,湖南耒阳人,现居中山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中医药教育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诗歌学会理事顾问。作品散见《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北京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已出版专著七部。
新年诗语(七)
池朝兴:诗的价值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诗是抒情言志,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然而,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自然对诗观有不同看法,因而作品的题材、手法、风格也就千差万别,这种百花齐放,对于多元多层次的社会存在和需求而言,是一件好事。
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诗,抒情言志,看起来是自己的事,但作品若发向社会,那么就得考虑,你的作品释放了什么?是否健康?艺术表现手法,人民群众是否接受?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但那么动人,百读不厌,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毕竟,作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大多数读者的理解认同实现的。如果作品只考虑表现手法的奇独,不考虑人们是否能理解接受,那么其价值往往只能是孤芳自赏而已。
(2022年1月31日)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罗援将军主持的《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副主任、宣传媒介部主任,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有多篇作品发表或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等。

乔平为本次活动题字
第一辑参与的诗人(排名不分先后):丘树宏、陈希、李磊、老刀、郭锦生、李明刚、郑德宏、刘春潮、冷梅、紫紫、杨莲、粥样。
第二辑参与的诗人(排名不分先后):张况、秀实、施维、南成、依人、刘又青、陈灿荣
第三辑参与的诗人有(排名不分先后):刘合军、梁念钊、赵俊杰、林剑纶、楠木、彬哥(大太阳)、虫二

乔平为本次活动题字
欢迎投稿:
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
“新年诗语”活动
主题: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新年诗语”
目的:为繁荣诗歌文化,活跃广东(或华夏)诗坛研讨气氛,展现诗人新年对诗歌或诗坛的愿望。
参与者:诗人、评论家、文化名人、读者等均可。
参与办法:参与者请就当前诗歌或诗坛发表自己的新年思考或愿望,可短可长(几句也可,一般不超过500字),请以Word文档(连同个人简介及相片1张)通过微信发给郭锦生或发至邮箱:632078687@qq.com。
截稿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2月28日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