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孤真、桃李天下前几天一个雨后的晚上,我自己围着公园散步,忽见李老师的儿子疾步而来,我俩招呼之后就一起围公园走了几圈。今天午饭后回家,竟然又“遇到”了李老师,他老人家虽然因为腿疾拄拐,但气色很好,我们两个停下之后“侃侃而谈”,不觉十几分钟就过去了。李老师因为急着买菜做饭,我们匆匆告别。回家的路上,就幕幕想起跟李老师同事那几年的往事来。
李老师大名李清真,比我正好大了30岁。最早在青岛15中教书,后来辗转来到胜利油田,并跟我们1988年胜利“会师”在一个中学教书。李老师给我们留下的第一个记忆,就是他“工资很高”!至今记着他当时月工资300多块。这个数目让我们这些刚走出校门的学生羡慕不已,总是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可以月挣300。后来300只是平常人家的一顿酒钱之后,才30年的光景,人民币增发到如此速度,百姓该怎么“理财”?

李老师给我记忆最深的,是他老人家的“做人做事风格”。1995年他退休之后,当时单位还没有老师接他的课,学生又不能耽误上课,怎么办?具体原因我当然是不知道的,但李老师后来的一句话,让我佩服至今。在某些人很不“场面”地跟他 谈“代课费”的时候,李老师非常从容地表示:我一分钱也不要,我不能耽误了这些孩子,剩下的这俩月课,我奉献了!

李老师是教数学的,我们之间的业务交集并不多。但当时浑身使不完力气的我们,更多的是跟他学习了乒乓球、羽毛球技术。那个时候,我们根本就不是李老师这些“老头子”的对手,总是屡战屡败。因为我们刚刚“入门”。后来随着我们技术的“提高”、李老师等老人家年龄的增大,他们的“那几把刷子”很快就失灵了。但李老师的左右点杀技术,我记忆犹新。无论乒乓球、羽毛球,他总是两边大角度球路,在对手回球稍微接近网前、质量不高的时候,便“一锤定音”。后来熟悉了他的这些战术,特别是因为体力充沛,使劲向后场或者远台送就是了,他老人家疲于应付,总是不几回合就“败下阵来”。现在回想起当初的“斗智斗勇”,开心至极。
李老师学问极高、人品更是没的说,可谓“清心孤真、桃李天下”。至今记着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到贫困同学家的家访、亲眼目睹过他耐心地辅导,后来他退休了,还经常传来关于他的故事。其中有一则曰:李老师退休之后在家无聊之际,总是自己拿出一张数学卷子来,认真的“做题”。今天遇到了李老师,我还专门“咨询”了他,他老人家一笑了之,甚是开怀!
鹿钦海草于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