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时候,赵村镇方村村有个野狐泉,因泉边常有野狐出没而得名。
野狐泉不大,但深不见底。泉水略显绿色,泉边空气新鲜,水草丰盛。从泉中涌出一股泉水流向下方,形成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可供人们食用,也可浇灌农田。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源,逐水而居。一户安姓人家就住在野狐泉边。老安一家人勤劳善良,男耕女织,小日子过得很红火。可这几年老安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好象“老天爷”故意和他做对,收麦天碾场、晒粮总遇雨。虽损失不大,可搞得他精疲力尽,心烦意乱,老安也不能安生了。
老安人很聪明,也善于思考。他深刻检讨自己,从未干过伤天理之事,也没有得罪过神明,为何遇此怪事?可能会是妖精兴风作浪。于是,他多了个心眼,一定要弄个明白。

这天,老安打算碾麦子,他把麦子摊开后密切关注天气,四下观望看云从哪儿起?雨从哪儿来?麦刚摊上,太阳像一团火,晒得人浑身是汗,但他顶着太阳的酷热,中午也不敢歇晌,一心要弄清风雨的来历。
下午两点左右,正准备套牛碾场,他却看到野狐子泉内升起一股白气,直冲云霄。顿时乌云一翻滚,正好旋转到他的麦场上空,风大雨急,又浇场了……幸亏他只摊了很少麦子,损失不大。老安心灵手巧,计从心生,不动声色地砍来小竹杆,制做了一个结结实实的竹篦子,尺寸能罩严野狐泉。
这天,老安又要晒麦子了,但他只晒了斗儿八升,人却躲在野狐子泉附近,他看到一股白气上升,就迅速将竹篦盖于野狐子泉之上,将泉水盖得严严实实。
暴风雨过后,只听啪啦一声响,一条尺巴长的鲤鱼重重地砸在竹篦子上。老安立马上前,将鲤鱼抓起,狠狠地摔到石头上,把鲤鱼摔得血浆四溅,彻底结束了鲤鱼的性命,原来是野狐泉内鲤鱼成精在兴妖作怪。
从此以后,老安再碾场晒麦也不受风雨侵扰了,过上了平平安安的日子。

作者简介:张治周,生于1947年,汉族,初中文化程度,于省建筑学会、郑州工学院培训结业,县建筑公司土建工程师,洛宁县政府采购中心评标专家。70 年参加工作。在县建筑公司、县城建局设计室、干树金矿、县审计局等单位从事工民建专业近5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