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春节
耿志平(甘肃)

腊月十七,我独自一人飞往乌鲁木齐,这里有我日夜牵挂的儿子儿媳,儿子放假太晚,不能回家过年,我只好远道而来陪他们过年。
在他们的陪伴下,逛了九鼎市场,华凌市场还有历史博物馆,我一个人还去了天山。孩子们带着我吃美食,让我真正的做了一回富贵闲人,不用操半点心。朋友调笑我,说我成了老太君,有一个好儿子,好儿媳。我笑而不语,算是默许。
眼看着一天天年关将近,而我却无事可做。如果在家里早就忙得不亦乐乎了,蒸馍,蒸包子,炸油饼,做鸡肉,猪肉臊子,煮排骨,剁饺子馅儿,洗鱼,买年货,打扫卫生,忙的腰酸背疼,哪一样都得操心,亲力亲为。而在这里,逛街的时候顺便就买了吃的喝的,肉食也大多都是现买的熟食。忙碌惯了的我,就闲的慌,每天看书,看快手,刷朋友圈,看各个文学群里的老师们的优秀作品,看他们如何写作。如果在家里,哪有时间做这些消遣的事情。

中午吃完饭,收拾完毕,煮了又大又胖的大鸡爪子。娃娃说整个房子都是香喷喷的味道。不知为啥,心里感觉空荡荡的,有点无聊了,就一遍遍看快手里《红楼梦》的解读,从别人的理解里更深的了解红楼里的人物个性和百味人生。想给远方的朋友打电话,又觉得人家都忙着办年货,遂放下手机,一个人发呆。
往年有母亲在,虽然她年事已高不能做什么,但她在,家在,牵挂就在,兄弟姐妹们结伴去陪她,做美食,说说笑笑,一片祥和的氛围。今如她不在了,那个家我再也没有去过,就连西峰我也只去过一次,因为我没处可去。去了看着熟悉的路,看见熟人,人家都父母健在,而我无父无母,难免会伤心。我就把去过无数次的路断绝了,寂寞的时候就会想起父母家里的一切,仿佛父母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仿佛他们并没有走远,但我明白,他们的确不在了,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一辈子都见不到了,不争气的眼泪又不听话地滑落下来。
明天就是除夕了,婆婆在世的时候,每年除夕吃年夜饭,都会多放一双筷子,想让我们妯娌三个添丁加口。我今年也有了儿媳,当然喜不自禁。但我却没了母亲,那些曾经欢乐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好像就在昨天,好像双亲并不曾离开,从未走远,还是那样笑呵呵地看着我们忙碌,说以前的人和事情……
吃着车厘子,品着既酸又甜的糖葫芦,吃着平时舍不得买的榴莲和其他食物,突然想起了父母,如今儿女有钱给你们买了,可你们再也吃不到了。
街上的行人不慌不忙,路边摊位上的灯笼,对联,福字,清一色的中国红,那些为了生计摆摊设点的人,不知他们是否着急回家办年货,过大年?也许他们也想多挣几个钱,补贴家用。
超市里的人,并没有出现老家的那种拥挤,集中购物。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的人眼花瞭乱,不同档次不同质地,任你挑选,只要你有足够的钱,不怕买不到心仪的东西。
附近商场里的饭店,顾客都在悠闲地吃自己爱吃的饭菜。在美团上秒杀的价格,比平时少了好多,三个人一顿大餐也最多一百多块钱,比我想象的便宜的多,都是这个平台带给了老百姓实惠。如果在老家那个小县城,过了腊月二十五,差不多饭店和店铺都关门了,除了烟酒副食和蔬菜店,每个人都忙碌起来,而这里我竟然感觉和平时差不多,也许年轻人不管过年的事,家里自有爸妈操劳。

我们三个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儿媳也不能回去与爸妈团聚,亲家母早上发信息说我老公给邮寄的苹果和核桃收到了,我很欣慰。我想四千公里外的亲家两口子,一定非常想念唯一的女儿,你们放心,有我在,就和你们一样疼爱她,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辛丑年也即将落幕,愿寅虎年一切顺风顺水,吉祥安康。

送大家一段新春的贺词 :
辞金牛团结喜庆,接银虎一片祥和。在这举世欢腾的日子里,愿你踩着五彩祥云,在追梦的路上阔步前行。前方的路虽远,但只要努力,就没有到不了的彼岸。心有阳光,永远都是艳阳天。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