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 瓷
文俊发 ( 甘肃)

小菊大学毕业因品学兼优被某国企招聘,公司明文规定,新招进的大学生必须从清洁工做起,吃不了这关苦,受不了这关累的人,不论学历高低都被解骋。因为这个国企效益很好,产品出口多个国家还供不应求,所以工资待遇奖金劳保都不菲,很多大学生想应聘该公司连名都报不上,小菊初来乍到就被分到清洁班,心里很不舒服,十年寒窗苦读,在校品学兼优,参加工作成了清洁工,心里实在难以接受,大学生搞清洁工这不是大材小用吗?但她深知不吃苦中苦 ,难为人上人的道理。或许是领导在考验每个进厂者的心理素质,第一天上班她就穿上环卫工服装,戴了两个口罩,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留两个耳朵和一双眼睛,好在班长把她安排在垃圾分类点,用仪器把其他清洁工倒在垃圾桶里的垃圾,按有用和有害进行分类,仪器分类,她只用摇控器操作,既轻松又安全环保,所以小菊是农村劳动受了苦的出身,她干的很认真,一丝不苟,吃苦耐劳,刚干了一周被班长调到垃圾总检处,检测分类后的各类垃圾纯度。这下坐办公室了,只在电脑上操控,检测后把各项数据电脑汇总上报总公司。小菊时时处处,点点滴滴认真负责,精准精细精确上报数据,从不马虎,从未出过差错,一月之后她就升为清洁班长了。就这样她对公司分配的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完成着,很快深得领导赏识,三年后小菊由于在公司各方面成绩突出,德才兼备连升三级,成了人事处处长,由于一直埋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自己的情感婚姻,父母每次电话都唠唠叨叨让小菊今年过年回家无论如何要带上男朋友。说来也巧,公司的销售总监小杨,不但人长的帅气,文凭也高,而且销售能力也是公司上下公认的精英,每年给公司都能开拓好多新客户,对待领导和同事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人缘极佳,但三十岁了还是单身。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司要向国外选拔一对德才兼备的优秀男女搭档,去洽谈一笔大单业务,英语水平要高,业务能力要强,在总公司几千名员工的竞选中,小菊和小杨一路过关斩将,出类拔萃,成功夺冠,联袂搭档去了国外为公司拓展业务,二人经过一月艰苦卓绝的努力,不仅成功地为公司拿到了大订单,而且在一月的交往中激情燃烧坠入爱河,情定了终身!回国向公司提交了签订的合同以及备忘录,并汇报了合同实施方案的细节详情,公司对小菊和小杨圆满而高效完成任务非常满意,在元旦前的年终总结大会上对二人进行了精神表彰和经济奖励,并将二人同时提升为公司总裁助理,令全公司上下十分钦佩和羡慕!
恰在这时,小杨母亲打电话说小杨的父亲因脑溢血住进了医院,病情较重,让独子小杨速回家照顾父亲,小杨知道母亲说的病情较重,实际上是父亲己经很严重了,一般情况下,父母的头痛脑热从来都不会告诉小杨的,一则怕影响小杨工作,二则怕吓着独生儿子。也正在这时,公司接到南方某公司的一个大单,非销售能力最强的小杨,别人是拿不下这个订单的,小杨和小菊商量后,决定让小菊带上钱和礼品回家看望父亲,既让父母见一下自己的儿媳妇,也让小菊代自己伺侯父亲几天,并向父母说明自己出差南方,请父母谅解,待自己谈妥这单生意立即回家照顾父亲。
小杨和小菊同时到公司向领导说明了情况后,得到领导同意,让小菊回家见见公婆,给父母一个意外惊喜,也提前给父母拜个早年!
小菊驱车急奔小杨的老家,按照车载导航,经一天的劳顿驾车到了小杨老家县城,小菊饥肠漉漉,把车停在路边上,走进了小餐馆囫囵吃了碗面,准备直奔医院,可当走近车时发现车前歪坐着一个大约六十岁左右的老人,脸上有血,小菊赶紧问老人咋回事?是不是被人打了?我正好去医院,顺便把你带上,这时老人双臂抱住小菊的腿,说是小菊的车把他撞了,没有两千元别想开走车,小菊一听遇上碰瓷的无赖了,她用手机把碰瓷者拍了视频,发给小杨说遇上碰瓷的麻烦了,小杨一眼就认出碰瓷者是自己的舅舅又旧病复发了,祸害社会。小杨给小菊说你稍等会儿,母亲马上就到,来接你了,母亲会把碰瓷的处理好的,刚挂掉电话,小杨的母亲就到了现场,一看又是自己的哥哥在耍无赖,二话不说就搧了哥哥两个耳光并说,“你老不要脸的竟然连自己的外甥媳妇都敢坑",说着还恨恨地朝哥哥踢了一脚,碰瓷者一看是亲妹子来了,而且自己还碰到外甥媳妇车了,这以后咋见人哩,当时羞愧的爬起来撒腿跑的比兔子还快,溜之大吉了……
小菊拉上小杨的母亲到了医院,拿上带回的礼物,给了小杨母亲两万元,小杨父亲见到自己儿子找到了这么优秀的好媳妇,病情和心情一样好了许多,待到第二天就坚决不住院了要回家,小菊和小杨的母亲怎么也劝不住,小菊说,“咱让医生再给你详细检查一下,若无大碍,咱再回家,来趟医院不容易"。于是让医生给做了全面检查,结果连医生都很意外,昨天还很严重,今天竟然一切都正常了!这病其实是小杨父亲愁小杨婚姻愁出的病,现在漂亮的小杨媳妇如此美丽优秀的来看望自己,还送礼给钱,老人心里甜美的如喝了蜂蜜一般,心头之病立马就好了,小菊麻利的办完出院手续拉上两位老人,一路说说笑笑,其乐融融的回家了!


文俊发,男,汉族,甘肃正宁人,年己花甲,乡土文学作者,以农村文学见长,经常为农民呐喊,作品贴近生活,很有底气,深得读者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