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中华母亲节”十年回顾
文/陈伏生
首先感谢驻马店市炎黄文化研究会、西平县第一届炎黄文化研究会对嫘祖文化研究的初期成果。没有坚实的基础工作,就没有我呼唤“中华母亲节”的行动和对西平是“丝绸原点”的论述;也就没有驻马店市委书记马正跃和新郑市委书记吴中华对我去信的批示,更没有个人筹资出版6300册的四种出版物,并免费发放的实际行动。
2011年3月8日,发现以孟母为形象的“中华母亲节”正处于争鸣阶段,于是就将《设立中华母亲节 嫘祖候选第一人》的署名文章发往全国各地。新郑市委书记吴中华作出重要批示,西平县炎黄文化研究会老会长高沛转来《关于设立中华母亲节以嫘祖为形象代表的讨论》的回复文章。赞同以黄帝为“中华父亲节”形象代表,以嫘祖为“中华母亲节”形象代表的联合申报建议。
2011年拜祖大典,以西平县集邮协会的名义联合西平县邮政局启用一枚由原全国人大副主任雷洁琼题词“中华民族之母—嫘祖”为主题的纪念联体邮戳,加盖寄往全国300多封片。首次将以嫘祖为形象代表的“中华母亲节”争鸣公之于众,打破了孟母一统天下的局面。
2011年4月6日,接受西平县电视台专题采访,专题《陈伏生:争鸣申办“中华母亲节”的普通工人》采访录于4月15日和4月27日分别在县、市级电视台连续播放。
2011年8月11日,在西平县委书记带领下,就西平县申报“中华母亲节”之事,与西平县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吴双全、政协西平县委文史委主任张国安一起向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闫超、驻马店市政府副市长陈星、驻马店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文云、黄淮学院副院长张新艳等当面汇报研讨。
2012年1月21日,驻马店市委书记马正跃对题为《申报以嫘祖为形象代表的“中华母亲节”迫在眉睫》的文章作重要批示,要求市文化局调研。西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2012年3月27日的嫘祖故里拜祖大典上,首先增加了“中华母亲节”的内容。

2012年8月1日,中国邮政预告发行《丝绸之路》特种邮票。向河南省邮政局、集邮协会提出在西平举行首发式的申请。2012年7月23日,《天中晚报》以此为新闻刊发一篇题为《西平有理由成为〈丝绸之路〉邮票首发地》的通讯,首次披露了西平是“丝绸原点”的论述。虽然没有争得邮票发行式,但起到了广泛的宣传作用。

2012年9月,利用一周时间制作一部《呼唤中华母亲节》邮集,参加了驻马店九县一市的巡展,在全市文化和收藏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邮集又在2015年全省18个地市集邮巡展中获特邀奖,更大范围地扩大了嫘祖文化宣传。
2012年10月26日,政协西平县委和西平县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呼唤中华母亲节”座谈会,邀请西平籍老领导和各文化部门进行座谈。提议在拜祖大典期间同时举办“嫘祖文化宣传周”的建议得到王梅军主席的肯定。由此举办了两届“中华母亲杯”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展,在以后的拜祖大典期间都有相应活动展开。
2012年初,在与北大教授李汉秋( 首先提议设立以孟母为形象代表的“中华母亲节”)的通话中列举几条重点:第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非排外。第二、设立“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要得到全球华人的认可,嫘祖当之无愧。第三、美国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但人家永远有自己的文化。第四、以孟子的生日作为纪念孟母的时间本身是歧视妇女,因为中国的传统对人物的纪念日是生卒时间。之后将从新郑获悉李教授的联系方式告知吴双全会长,在后来县领导到漯河高铁站迎接时,李教授还在核实我的工人身份。
2012年底,中国邮政拟发行以美国“母亲节”为题材的《母亲节》邮票,将《爱国邮人的心声》发往全国各地。呼吁信得到全国集邮界泰斗郭润康教授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王新中的支持,最终将邮票移时更名为《感恩母亲》邮票。2015年,又发行洋“父亲节”邮票时,虽直接预告为《感恩父亲》邮票,又呼吁以黄帝为形象代表及以黄帝生日发行邮票,虽未完全如愿,但最后该邮票比美国“父亲节”时间提前一周发行。
政协西平县委主席王梅军发来短信:“祝贺你近段努力工作取得的好成效!同时也感谢你为我们申报“中华母亲节”做出的贡献。”;豫南商会会长、北京同乡会原会长陈集伦书“爱国思乡 精神可嘉”题词相赠;北大教授李汉秋在提到此事时伸出大拇指说:“你这个事情办的好,功德无量!”
2013年5月11日,政协西平县委,中共西平县宣传部,西平县邮政局在西平县城东关操场联合举办《感恩母亲》邮票首发式,并请大型歌舞助兴。同时举办“呼唤中华母亲节”集邮展览和少先队员向优秀母亲献花活动,并为全国邮友寄出200多枚《感恩母亲》邮票原地封和1000多纪念封片。
2013年6月16日,在上蔡举办的“中国•上蔡重阳节文化研讨会暨驻马店市天中文化研究会年会”上,发表《重阳文化与集邮文化融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论文获二等奖。将新郑黄帝故里,淮阳羲皇故里,西平嫘祖中华之母故里,上蔡重阳节发源地,遂平女娲建都立庙圣地,泌阳盘古圣地联成“中华拜祖敬老黄金旅游线”的创意,得到专家和学者的好评。

2014年至2017年连续四年,自筹资金主编出版《呼唤中华母亲节》《嫘祖邮苑》《诗意中华母亲节》(著)《嫘祖文化》刊物6300本,作为礼品在拜祖大典上赠送嘉宾并面向社会免费发放。达30多万字的《呼唤中华母亲节》一书,通过家族捐助,有望近期出版发行。

2016年11月10日,闫超主席通知代表西平县到平舆县参加“驻马店市文化建设促进会工作座谈会”。带《黉门今古》《胡杨林》《诗意中华母亲节》《嫘祖邮苑》《呼唤中华母亲节》等100本书刊进行文化交流和座谈,获赠厚重的《平舆县志》。

2017年10月15日,历经五载,弥补十多处残页,增注出版的《西平县权寨镇陈氏家乘•增注本》,被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和中华家谱馆授予“捐赠贡献一等奖”,并评为研究员,20多位诗友赋诗祝贺。全书增加100多页,除家族相关文史资料外,还有呼唤“中华母亲节”和家国情怀题材诗词200多首。并在《第三届中华家谱展评暨文创产品交流大会优秀论文集》上发表《增注百年家乘 弘扬传统文化》《〈西平县权寨镇陈氏家乘•增注本〉简介》两篇论文。
原谱于1916年出版,主编陈铭鉴系晚清举人,中华民国法律起草委员会委员,民国《西平县志》主编,文友如梁启超、章太炎等七位载入《辞海》。原谱有两个国外民间组织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家谱馆、长沙图书馆、河南省科院等20多家馆藏。


2018年11月28日,为扩大呼唤“中华母亲节”的影响力,成立“呼唤嫘祖中华母亲节文化群”。

2011年拜祖大典至2019年8月5日发行《嫘祖始蚕》邮票期间。共设计启用“中华母亲节”、龙凤呈祥、拜祖大典、中国嫘祖文化之乡、呼唤“中华母亲节”、丝绸原点等13枚(其中一枚他人设计)纪念邮戳,加盖发往全国各地1.2万多封片。

2011年3月呼唤“中华母亲节”以来,在30多家报刊和自编书刊上共发表600多篇(首)相关作品,其中国家级3篇。目前已有近百位爱心人士累计发表1000多篇(首)呼吁文章。


2019年底,印十多本《呼唤中华母亲节》样书广泛征求意见。其中通过老领导转送国家高层;通过西平县国学会转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孝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孝行天下文化传媒中心吕明晰老师。另转相关单位和个人,采纳建议和意见。
2020年5月8日,《天中晚报》整版刊登郭建光《为伊消得人憔悴—— 工人陈伏生呼唤设立“中华母亲节”的十年奋斗史》的文章。驻马店市《新闻老兵》、西平县《黉门今古》杂志和20多位爱心师友转发,30多位师友写诗或点评鼓励。
2020年8月25日,与西平县国学会会长王书芳,会员刘爱梅一起到河南省国学会拜访原国家司法部部长高昌礼和省国学会秘书长张释心,汇报“中华母亲节”的呼吁并赠送图书。


2020年10月21日至10月24日,《依托重阳节开发中华新节庆》论文,参加中国民协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举办的“我们的节日•中国(宁夏盐池)重阳节及我们的节日•传承与发展研讨会”。
2021年4月,历时四个多月编辑的《诗意西平•第三集》正式出版。加上对前两集的校对,累计为诗友义务编辑达半年之久,见证了西平县第一套系列诗集的问世。

2021年4月,参加的《第二战场》抗疫主题作品(诗词类),被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优秀作品。

2021年6月,《弘扬老区精神,唱响红色天中》论文入选由黄淮学院、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传承专业委员会、驻马店市老区建促进会编写的《革命老区振兴论坛论文集》。

十年来,通过新闻、散文、论文、诗歌(另征嫘祖题材集诗词200多首)、书法(征集嫘祖题材书法作品100多幅)、邮集、纪念邮戳、杂志和家谱等形式不遗余力地呼唤“中华母亲节”,嫘祖娘娘保佑我砥砺前行 。这些虽是在低薪四载,下岗六年的情况下完成,但离“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还相差很远。
“千年古道丝绸路,西草河畔梦驼铃”。“自称炎黄子孙,何须另拜祖宗”。“母亲居处便是家”。“嫘娘随处点花红”。“自有三千忘忧草,何须百年康乃馨”。这些从我创作200多首嫘祖母亲题材的难忘诗句中,可见证呼唤“中华母亲节”的坚定信心和无限情怀。
以上总结汇报翔实,如能作为上届西平县炎黄文化研究会的补充总结将万分荣幸。
呼唤中华母亲节志愿者陈伏生
2021.12.16.

陈伏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姓氏文化家谱研究会研究员,驻马店市民协理事,西平县集邮协会副会长,西平县诗词协会副秘书长。西平县文促、炎黄两会常务理事。主编《西平县第一化肥厂志》等多部书刊。写诗1300多首,先后发表各类诗文800多篇(首)。个人资料入选《西平县古今人物大辞典》,发起以嫘祖为形象代表呼唤设立“中华母亲节” 。
(1393967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