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丑岁末寄语

文/ 何俊锋

岁月悠悠,穿尘而过。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时光如雪,倾覆万物。陌上风尘,轻轻掸落。旧年的音讯,随着岁月季节的风霜,杳然而远。琉璃的往事,恍若飞鸿踏雪泥,点点斑驳,淡淡留痕。岁末,是终点,也是起点。是别离,亦是重逢。辞旧迎新,邂逅所有的美好。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温暖度此生。时光,悄然而走。繁华处,一片寂然。一个回眸,季节的风雪簌簌落下,掩埋了来时的路。一个转身,新的光景踏着幽幽暗香,款款而来。有的事变得模糊没有痕迹,有的人依稀能够记起。有的情,想要忘记,却斑斓地如同寒冬里的一盏灯火,温暖而明媚,早已深入骨髓。

往事如风,吹不散眉弯。时光荏苒,苍老了容颜。伫立于岁末的门槛,回首凝望。过往的哭泣与忧伤,了然无痕。曾经的欢欣与呐喊,波澜不惊。风过处,将婉约的心事,慢慢沉淀,留下一抹浅浅淡淡的爱意。走过生命的四季,春有花开枝头的盎然,夏有绿意葳蕤的浩荡。秋有落叶成泥的惆怅,冬有雪落倾城的浪漫。花开花落,缘聚缘散。过去的一年,有温暖的相遇,也有遗憾的别离。有懵懂的幼稚,也有逐渐成熟的觉醒。有迷茫的纠结,也有放下的坦然。途径岁月,百转千回,片片深情,遗落掌心。把曾经的美好,妥帖珍藏。辞别旧岁,迎接新的一年。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温暖度此生。

许一生安暖,伴岁月情长,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内心深处,也升腾起更多的期许。如冬日暖阳,温柔可亲。往事清零,爱恨随意,新的一年,不负时光,不负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门槛最低的精神投资。多读书,多思考,气质也会变得优雅而从容。健康,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要自律,要温柔,要善待自己。活成自己的太阳,温暖自己,也温暖别人。常怀感恩,多一些温暖的陪伴。多陪陪父母,多给他们一点耐心和包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一切都还不晚,给父母多一些关心和陪伴。

珍惜生命里所有的遇见,感谢生命里那些不离不弃的朋友。曾翻山越岭,寻找幸福。兜兜转转才发现,幸福不在他处,而在心间。学会保持微笑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如果生活太难,就想想那些快乐的瞬间。如果快乐太难,那就祝你,平平安安。你若不伤,岁月无恙;你若微笑,无惧风霜。 许一生安暖,伴岁月情长。与所有的美好,深情相拥。在新的一年,重新出发。挥挥手,与昨日告别。过去的人和事,没必要纠结,学会清空,学会断舍离。微微笑,拥新日入怀。与其挣扎抱怨,不如改变自己。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愿日子如熹光,温柔又娴惠。

过年

文/奇峰

爆竹声中福虎到
家家喜庆大团圆
举杯暢饮欢聚酒
天南地北回家餐
敬天敬地敬父母
走亲访友心喜欢
长假过后各东西
再等玉兔献瑞年

《二曲礼仪新集》序

文/ 何俊锋

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民俗资料极为丰富多彩,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是指各地民俗的差异。这些民俗差异构成了不同地区的民俗面貌,反映出各地、各民族古往今来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创造的精神风貌。
山曲曰盩,水曲曰至,故名二曲。周山培德,至水养性,古楼观《道德经》的博大深厚,仙游寺《长恨歌》的缠绵悱恻,住在财神的故里,金周至的美誉,绝不是浪得虚名。周至这个地名,自古就充满预兆,暗藏汇聚能量,是风水宝地之意,居于华夏龙脉秦岭中段,汇集八方能量,凭借地灵人杰,周至正在腾飞。 
由周至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策划,编撰、出版的这部《二曲礼仪新集》,就是这样一部具有民俗研究价值的地方民俗志。《二曲礼仪新集》的撰写与出版,同时也证明了局领导班子对民俗文化的高度重视,诚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再者,作为该志书编撰主笔的刘知民同志,确实尽到了一名普通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他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在退休后的十多年多的时间里,广泛搜求资料,三易其稿,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其恪尽职守、乐于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有所追求的态度,值得后继的文化工作者学习。
刘知民先生,确实说得是周至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殉道人。这种文化自觉性表现在他对周至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有充分的认识;也表现在他对周至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中;更表现在他对周至文化所进行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强烈关注,对周至文化地域价值的重新认同和对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底蕴的全面挖掘。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这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体例完备,框架合理。全书20多万字,这是目前比较全面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分类方法,因此该书比较全面细致,真实可信,值得翻阅、浏览,诚所谓开卷有益。
如果说,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宝库,人类就是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如果说,人类历史是一部厚重的雕书,二曲礼仪无疑是这本书的门楣和精华。该书从民俗这一个侧面囊括了周至县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且以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习俗为载体,写出的三十多万字的巨著中,契合成完整而系统的文化概念,且所有的描述,都烙印了周至独有的特色。
地域的民俗民风,也是这片地域最具生命力,最具有超时空性和永恒性的文化基因。《二曲礼仪新集》每一段文字记载都尽力做到了翔实可靠、脉络清楚,甚至声情并茂、血肉丰满。相关风俗、习俗传说故事,情节完整连贯、跌宕起伏、紧凑集中,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故事里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性和艺术感染力。其中包括婚姻家庭、饮食、服饰、礼仪、医巫、命名、节日、称谓、方言、俗语、技艺、饲养、名优特地产、贸易、娱乐、体育、游戏、玩耍、名胜、宗教、禁忌、时尚爱好、陋习等,具象完整,且处处闪现着民族精神火花和地域特色,且兼有生活性、艺术性、传承性于一体的鲜活绽放,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感受到了几千年前周至先人日常生活用品的场景和从那个时候跨越了无数纪年所具有的周至文化序列起伏的脉动。
《二曲礼仪新集》囊括了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佛法僧尼、耕犁耧耙、生老病死的文字叙述,形象而生动地展示出自远古到今天的周至文化的精神内核,营造出了开阔、辽远、深邃的意境,在历史与现实、民间与传说、传统与新风的交融中徐徐展开了一幅周至风俗的史诗画卷。
这画卷来自民间,表现出淳朴的民风。内容丰富多彩、五彩缤纷、光芒四射、美不胜收。尽显周至文化意义的风华绝代和瑰丽辉煌。这种不可复制、不可再生、不可多得的瑰宝,不仅是属于周至的,也将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的特有标记,充实和蕴富着我们民族的生命意识和文化意识。这种伟大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二曲礼仪新集》书籍出版价值的本身。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已经很少知道民俗为何物?礼仪之邦的规矩也丧殆了很多,说起来有些心痛也甚感可悲。《二曲礼仪新集》的编撰彰显出周至文化主管部门和周至文化人的文化自觉性,舒展开来一幅绵延二百万年风俗的别样的“清明上河图”。
毋庸讳言,由于编撰人员的精力有限、视野所限,疏忽和遗漏在所难免,有待有识者赐教、补正。且新的风俗、新的习俗也在涌现和俗成,也有待后来的有心人、有志者给予补充。如是,将不愧对先人,不汗颜于后人。

何俊锋:陕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陕西省中国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安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美术》原主编,《逸品》,《道法终南》杂志社社长、总编,《三秦视点网》总编辑,西安丝路商会副会长。

贊红星

文/奇峰

宝鸡毛体副主席
画鸡王子王红星
虎年到来送福祥
鲜红对联表爱心
不畏严寒斗风雪
一路坎坷一路行
条条对联增年味
春风吹暖萬人心

迎奥运

文/吕育怀

欢渡春节迎奥运,
高端科技少人敌。
赛场转换三时好,
做饭送餐机器师。

2022-01-30作于扶风

腊月二十七扫描

文/刘忠良

红盘淡淡透林升,
雾起山关未得逞。
晨鸟轻啼呼节进,
残冰酣卧梦冬浓。
火急赶市无迟早,
闲趣揽风有鹤雲。
虽是红联嫌印制,
书家波墨放春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