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记一篇《冬天的小石门》
作者:沫沫
腊冬,薄阳慵懒
怀揣炽热的人
踏着双脚
丈量
花岗岩对峙的
小石门
溪流滴成的冰瀑
悬崖峭壁的险恶
十字沟壑的迷阵
终究
接纳了这些
膜拜山林的勇者
2022..16日

正是腊月冬日,但和我一样的一群人还是不愿蜗居,那旷野、那山林,好像磁场一样吸引着这些人。庄子说:从心所欲,顺理而行。是的,按照自己想法去做总是愉悦的。 这次的麦积小石门穿越,向导山湖说起点是椋子树沟(也叫梁子树村)终点到黑鹰嘴。长约500米,最宽处20米的峡谷,名曰双龙峡,又叫小石门。位于石门山北峰东北处,一条峡谷两山对峙。峡谷两侧山峰有马鬃崖、黑鹰嘴、莲花石等几处山脉风景

算是平坦的小道旁有麦积山地质公园的标示牌,简介此地山体岩石多是花岗岩及峡谷地理结构。半路峡谷左边的一个小山包侧面,是附近闻名的“三响潭”,也称“三响瀑布”。近处观望,山脉线的巨石间有一瀑布。据说在夏天时清澈的溪水飞流直下,高达数百米,两侧悬崖峭壁上,森林郁郁葱葱,岩石奇形怪状,谷里小溪潺潺而流,甚是绚丽壮观。

在三九寒冬这个季节,我们看到的就是一条洁白色的冰带,下面是一处平缓的潭面,水不深也基本结冰。往下是几米高的断崖瀑布层,就这样形成了高低不同、潭面不同、导致水流急缓不同的三种声音的“三响潭”。

返回小路继续前行一段平坦路,大约也就2公里多,跨过一条小河应该就是毛峪河,沿着右边一个山壑上爬,没几步迎面就是绝壁岩石,张望两边山峰刀削高耸,面前仅能通行的两三米高岩石处,快干枯的小溪也已结冰,目测攀爬也很凶险。身手敏捷的猛女优乐美和老驴佛缘等已经上去,其他人拉绳索、找枯树依附,着实很费劲的才上去。
惊魂未定,另一个相似的沟岩断壁又等着我们。十几米乱石坡刚刚爬过,抬头一望,高处两山相依的豁口,天空蔚蓝,绿苔柔曼的乱石撒满沟中,别有一番洞天,让人心生喜悦!也是三层断崖!19个人的团队男女基本各半。在每一个危险处男士们都给予了女人很大的帮助!

撒在苍茫旷野中,一个个渺小得转眼就看不见。热情正直且负责任的领队随心,瞻前顾后团队还要摄影,有这样的主心骨能安心许多。在荒凉寒冷的山林中安抚一下灵魂,需要勇敢和孤寂的心。我赞赏那句话:只有懂得孤独,才能在碌碌众生中自立。因为人生面对的孤独终究多于热闹。

徒步,这一秒是希望也许下一秒就是绝望!总以为到了山顶应该再没有了艰险,可窄窄的山脊仅能容下一个人站着。豁口处往左、往右或往下,似乎都无路可走。大家分析探测一会,无奈顺势下到山的侧面,再在山坳里抓树枝、攀石头艰难的往另一个山峰爬。曾在甘肃地质局工作有野外经验的老付说,这个山的坡度有70°的斜度,好在坑坑洼洼的冰雪和石头不太滑,也有稀稀拉拉的树枝可以借助一点力量。

最高处,巨大的绝壁岩石挡住了视线。右边虽然有杂木树林,但也是悬崖峭壁,只有靠左处能攀爬上去。憋足了劲上到垭口,时针已经是下午14点多。几乎没有一尺的平整地,大家半蹲半坐在山梁上吃午餐,休息了半小时左右再出发,才发现我们脚踏的山峰,几步处也是悬崖壁面。远眺山峦绵延相连,湛蓝的天空在阳光的映衬下透着炫目的美。半雾半露的群峰层层叠叠,安静无语,恍若仙境!
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险峰,但眼前这个悬崖,让大胆的山湖也望而生畏,虽然他和优乐美已经一点点挪过去了,但紧跟随后的花雨和我,却在发呆发憷。后面的人还在一处绝壁拍美照,山湖果断的说回撤,他说即使过了这整个巨石面的山体,前面貌似还是不好走。

虽然大家都非常不想走回头路,虽然大家都非常想再跨过去看看前面的风景,但是,在生命和冒险之间,不言而喻肯定是安全第一。经管我们知道,下撤的回头路也十分艰辛,因为我们刚刚经历了!看了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多,下撤是唯一的选择
虽然大家都非常不想走回头路,虽然大家都非常想再跨过去看看前面的风景,但是,在生命和冒险之间,不言而喻肯定是安全第一。经管我们知道,下撤的回头路也十分艰辛,因为我们刚刚经历了!看了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多,下撤是唯一的选择! 其实从早上9:13分开始走路,一直到爬到最高处2055米,路途才4.8公里,耗时算上吃饭时间已经6个小时!可想这点路的难度!! 这里,属于秦岭西段。山势陡峻,地形切割较为强烈,在高山峡谷、沟壑纵横、层峦叠嶂的花岗岩峰林穿梭,需要良好的体能和腿功。虽然冬天树木枝叶干枯、满目衰落景象,但看山貌和沟壑地形,眼前能勾勒出夏天美丽的景致。看过其他群友发的夏天图片,绿苔清瀑,鲜花满谷,青山云雾,确是消暑的好去处。

看来今天的梁子树穿越黑鹰嘴无法完成,只走到地图上放大许多才看到标注的一个小沟——十字沟。放弃,是为了下一次有机会执著!
常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所以如果上山不容易,下山会更难。陡峭的坡度、冰雪、绝壁岩峰和砂砾乱石,特别耗费体力和胆魄,等傍晚18点所有人员撤到山底小道,一个个都精疲力尽,浑身疼痛。

天色已暗,一群人累的都不想说话,沉沉缓缓的蹒跚挪动着脚步,默默无言的赶往包车地。一路走,一路感慨!思绪就像蚂蚁掘成的洞穴。那山峰的峻峭,那绝壁的险要让人心惊肉跳!这印象可真是“井底雕花”——深刻!

走在最后的萍儿和她朋友,是蔽庐和付二爷等几个爷们一直陪伴照顾,那种情形,让我热泪盈眶!如果,大家各顾各,那么多的惊险绝壁好多人跨越不了,也恐怕会滑落意外;听说这里野猪、狼等禽兽活动频繁,想想这样的恐怖会让人冷汗渗背!

同行的群友付二爷说了一句让人很感动的话:“互助是户外团队的精神,AA是责任担当。谈不上感谢,是我们应该做的”。互助不是风花雪月一句空话,是关乎到生死存亡的一种厚重力量。每个人在险恶面前,人性本能会自顾不暇。这次一起徒步的群友能有如此强大的团队精神,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着实让人感动万分。
都市里遍地是热闹而孤寂的灵魂,来来往往的行人,不过是生命中的游客,越热闹越冷清。我们眼中看到的,也只是金钱和权贵。久违的世间温情弥漫在冰冷的冬天,融化了严寒也抹开了孤寂!似乎我污浊的灵魂也变的清亮洁净! 这次总里程:9.73km 的小石门之旅,就这么愉快的结束了。但眼前总魔幻出如此情景:游客漫步在美丽的小石门景区小道,看清溪从山谷流淌,听三响瀑布欢声奔放,乘着缆车游览马鬃崖、黑鹰嘴、莲花石等山峰云雾,置身山林沐浴奇花异草的香,感受藤蔓绿苔中清新的醉。。。

作者简介
沫沫,甘肃天水人,户外运动爱好者,喜爱文学创作,坚持写游记,描写细腻真实,动静结合,细致入微,流畅贯通,显得自然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