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傅永聚傅永聚其实应该是我的老师,他还给我们上过大学历史正课的。只是他给我们上的什么课我已经很少记起了,但他上课的鲜明兄弟风格却牢牢地印在了我的心里,还总觉得那才是真正无隙的零距离兄弟般交流!于是,我就妄自以师兄称了。而且还大胆地觉得,傅老师即使知道了我这样的“大不敬”,相信他也不会责怪我的。

我这样自信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一则,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大凡学历史的,在许多没有“历史”眼光的人看来,都觉得会是“世故的和圆滑的”,是没有什么改革意识和革命闯劲的。但他们其实差矣!因为这些都是读死书或者不是真正学历史的人。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或者学过历史的人,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研究以往历史的不足而去改变历史诟病,努力让我们的社会少犯错误和少走弯路,而决不是学的世故圆滑和随波逐流!二则,学历史,特别是能够有机会到课堂里学历史,并不是要求一个学生抱着古书读个没完的,其最关键的是应该培养和丰富自己的健康人格,培养和丰富自己以历史的眼光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不,我们为什么还来这个课堂?我们自己回家查字典看古书就是了。我到现在都觉得,傅师兄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最关键的也是给我耳濡目染地灌输了这样的思想,而且我们做师弟或者做学生的,至少是我,应该说还是很好地学了点这样的道理,更而且地是坚持到今天仍然“痴心不改孜孜以求”!于是,便胆敢叫起傅老师师兄来!

其实,我读书的1984年,我们曲阜师范学院还是很有特点和名气的,至少不象现在的有些老师这样只是为了待遇和城市的大小而奔波计较。在我去读书的时候,我们大学还很流传着一个党委书记去各大劳改农场领回教授的故事。那应该是刚刚恢复知识分子政策的时候!而且,就是这些领回的教授,用他们扎实的功底和质朴的为人,很是影响了我们大学的学风,也一举使我们的大学在研究方面一直位居山东的前列,而且还有很多的研究是领先世界的!那个时候我们的教授们是多么的风采,我们的同学是如此的出色啊!我至今记得一些这样的名字,陶愚川、孟蒙、李国华、刘乃昌、吴爱英、黄胜等等,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是很以听别人说过更或者自己曾经亲自见过他们而自豪地几天都睡不好觉的!而且在我们历史系,温文儒雅学贯五车的李季平、绅士气派出身豪门的聂中元、气贯长虹的反孔学者刘蔚华、痴心不改几经起伏的罗祖基,诸此等等,让我们这些学生很快也就感觉到了历史系的文化味道乃至报国气息,更也很快地融入到了这个上进健康团体!但他们离我们的距离太远了,要想接触他们也太不“现实”了,这当然很多是他们太忙或者我们太幼稚的原因,但我们不可能更近距离地接触他们,已经是谁也不可能改变的现实!即使可以找个“解惑”的机会接触几分钟乃至按小时论,但代沟还是很明显的,“零距离”更是枉然。这个时候,我记得或许是还在读研究生的傅永聚老师等,便以其清新活力的面貌,自然成了我们零距离的最佳人选!
傅师兄给我们讲的是中国古代史之一部分。那个时候我们才入大学不久的样子,我记得他似乎也还读着研究生的,这大概也是我妄自喊他师兄的原因之一吧!口才悬河的傅老师经常在滔滔传授知识之间隙,是不忘插叙给我们很多课外知识的。而就是这些课外知识,才是我们最爱听也最需要的!我们最记得罗祖基老师第一堂课给我们讲的,他老人家说:我这个人讲课有个特点,那就是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讲!当时我们很不解甚至还很哗然。但很快,傅老师用行动很好地跟罗老师一起,诠释了这个当时对我们来说是很纳闷的观点!我们也很快知道,如果只讲该讲的,那我们都到图书馆看书好了,是用不着这样耽误时间和金钱赖在教室里的!而且,如果只讲书本上的该讲的知识,是很难走出教材走出知识乃至真正领会学习这些知识之目的的!所谓读死书和死读书,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最记得傅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件事情,说他因为差一篇论文的原因,而没有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他是笑着跟我们讲这件事情的,似乎教授副教授的对他是无所谓的。但在我的心里已经留下很深的印象了,我已经很深刻地认为,难道加上这样一篇需要的文章,傅老师的水平叫提高到副教授了?难道他现在就不是副教授的水平吗?本来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的,我们为什么对此耿耿入怀?或许就是从现在开始,我就对这些事情产生了很鄙夷和不齿的心理,更产生了最好是有真实水平去为大家服务的信念!而且,很多年后,我在参加一个清华大学的所谓职业经理培训的知识之后,更对这些东西厌恶之极!看着那些信口雌黄而且很有骗钱嫌疑的所谓教授专家的胡言乱语,我真想上去煽他们几个嘴巴才解恨的!比如他们叫嚣的猴子香蕉示范效应(说领导要把职工看做猴子。猴子不是喜欢吃香蕉吗?那就使用皮鞭不停地抽打想吃香蕉的猴子,直致所有猴子即使自己饿死了也不敢吃香蕉了。)、现在社会是穷人剥削富人等等,他们鱼肉老百姓厚颜无耻地为利益集团服务的嘴脸暴露无疑!但他们知道吗?我在市场策划我当时所在的旅游单位时,以人性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彻底抛弃了广告的虚假行为,大打文化品牌和适应人性需求,使我们的单位一举在营业额上较上一年几乎翻了一番!而且我的策划经验还给中国水利杂志中国旅游报等发表!我至今不觉得我的副教授水平起了什么关键作用的,倒是我在大学时傅老师等的真心教诲让我永恒产生的实在人格,才是我、我们单位取得巨大进步的关键所在!
偶闲时间,我看了点人物传记,更忽然发现,自古至今,真正希望大刀阔斧改革的,还是以学历史者居多。这就很好地应了我们曲阜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教风学风!看看17大的政治局委员,居然也有几个是学历史的。看起来,读历史读出历史,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曲阜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李季平等老师是基石的话,那傅永聚等老师就是这些基石上的绚丽阁楼,我们坐在雄厚的基石上,徜徉在知识的阁楼里,才得以使我们都有了羽翼丰满的今天,也使我们的历史系发展到更辉煌灿烂的今天!
鹿钦海草于2008年2月18日,为毕业20周年而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