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年诗语 ——
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
【前言】为繁荣诗歌文化,活跃广东诗坛研讨气氛,展现诗人新年对诗歌或诗坛的愿望,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特发起此活动。欢迎广大诗人、评论家、文化人等积极参与。。
本次参与的诗人有(排名不分先后):刘合军、梁念钊、赵俊杰、林剑纶、楠木、彬哥(大太阳)、虫二

乔平为本次活动题字
新年诗语(一)
刘合军:关于当前诗歌
有人说中国的诗歌有高原,但没有珠峰。作为诗人听到这声音并不为怪,当代有好诗,但更多的作者缺少诗的本真和个人特质的坚守写作,迷茫于现状的狭义中,关起门来构建一个脱离生活的语言世界,所有的巧妙意象都成了空洞的虚词,让诗的语言变成唾液的口水随风吹散,而不能像一块石头扔出去……
(2022-01-28 于南村)

刘合军,诗坛壹周诗刊社社长兼主编,《大湾》文学副社长兼主编,出版《刘合军汉英诗集》等六部,主编《诗坛-2018》《诗坛-2019》《诗坛-2020》华语好诗榜。有1400首诗歌在国内外壹百多种文学和诗刊发表,获奖若干。
新年诗语(二)
梁念钊:新年诗寄
我们,总是愉快又季地诗吟与高仰。
多渴望绿雨清风,
与她新净润脱起的
那枚艳艳的太阳。
古老也好,现代也好
每度节宴情性酒意一滴,
灼热了生命欢乐永烫的心房。
沥沥年事又始,启驰潮迅又喧的春分,
推转生命新崭年轮。
依然是那些天始善仁的小生命,
化雪脱冬之后,觅梦回嗳于胸,
生计开始繁忙。
勤蚁欢足,苛肩又挺,更路攀
嫩青枝上,也逐高甩舌暧吻太阳。
递交永远希冀的一个绿梦,
给扇动嗡翅的蜜蜂,共烘芳菲大穹,
生命的歌与灵幻畅想总要高翔 。
鸟儿握紧蜜蜂的接力棒,成鹰
更跃的一次展升,
图腾之势,或由她点启奏鸣宇
壮磅磚沉雄的,交响诗颂。
你噍瞧,古今乃至现代乃至永远,
这一脉"唯美之涔韵″,絮絮
绕缠,谁可曾尔休想锄铲"秉根",
作出"毁祖”而恣肆"虚妄″的变更?!
生命的最大意义,终则可以,
窍出灵性慧智,与谐和美妆为大地
及阔穹谱韵谱曲梳靓,桑扶绿力起
的风葱歌漫诗芳,
这星际宙宇,抬仰之后,或又俯拾遍及的都是,流灿蓝馨足
珍永圣的,那簇那朵那瑰的宝晶梦幻,与美丽典萃。
依然是那枚古老而恒艳的太阳,"基因″科学早已"铁定″
,照耀辉靓"美学"经典,遂一样流香依抚存妩,更丰姿丽达又风逸多彩喧响的,"现代″的,又终必接古一脉,与承脉必秉且淀质了的,一样顽恒又回环古今于整体的,那珍脱萃而瑰圣遂大"唯美"的,"哲旨真知"。
(2022,1,27,广卅云山诗意)

梁念钊,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理事、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理事、南方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2019年11月在中国西安联合主办的世界联谊诗歌节上荣获PENTASIB2019世界诗歌奖桂冠诗人奖,世界实力诗人奖共两项大奖。
新年诗语(三)
赵俊杰:诗人需要建立与宇宙的关系
王阳明先生是提出“万物一体”思想的人,但我不是在重复阳明先生的观点。中国自古有这个说法的延续,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惠子的“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一直到现代钱穆肯定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中国传统文化的恒守价值在能注意到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天命自然融为一体。
在这个难以预测的时代,诗人需要重建与宇宙的关系,并由此重塑金身!
在我的诗歌创作中,我曾经写过一首《重塑金身》。《重塑金身》产生了一些影响,导演、诗人江小鱼先生曾经给这首诗写过专评。我在回复诗人老刀的诗歌六问中,回答过《重塑金身》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我在回复世宾《关于完整性写作的意见》时,提出这首诗是自身完善人格的追求,所以“完整性写作”是一种宇宙观!
写作此诗的第一层意义,从一个下雨天淋湿了佛陀的事实入手,用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且是“普通香客”都能见证的一个现象,本来很神圣的佛陀,竟然被“屋顶漏进来的雨”打到,这对于不可质疑的事物来说,未免有些幽默感。《重塑金身》是首解构主义的诗,由此催毁了圣像(我、他皆可为圣像)。
还有个第二层意义在于重塑,如果叫我只去否定圣像(我、他皆可为圣像)是没有意义的。之所以世间有圣像,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有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道理就在这里,并非完全是外部世界给“我”带来了困境,而是因为“我”本身也有障碍。如果诗人或作品只是批判别人,是没有多大份量的,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从批评自己开始。重塑的唯一途径在淡泊世间雍容,看清楚宇宙间的关系。
(2022年1月24日)

赵俊杰,先锋诗人,广告人,曾主导策划中山大学EMBA,万科品牌项目,大恺诗歌海洋火山森林艺术星球创办人。
新年诗语(四)
林剑纶:当戴口罩成为常态
戴口罩,从不习惯到习惯,从陌生到熟悉,和口罩相知相交,已经有三年。三年的过年期间,几乎都是戴着口罩度过的。我们正经历着口罩的千军万马。三年中,我们当宝贝用过的,又当作垃圾丢弃的口罩有过多少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一个叫人难堪的悖论和现实。世界为此堆成的垃圾山有多少?继续生产和不停顿使用的还将要有多少?
从来都没有过口罩如此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薄薄的口罩居然有如此重的份量。我们这段疫情重重的生活工作出门上班就靠薄薄的口罩护卫着,那些漠视鄙夷口罩的人为此吃了大亏。
戴口罩,变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你会觉得很压抑,沉闷,不舒畅,气流气管总有种阻塞的感觉,一种无形的冲压,无时无刻,无所不在。你如陷入到一个巨大无形的网中,牵连身上的每一处神经脏器,如网络和你形影相随,宛然密友与保护者般,又变成面颊的增生或延伸。
口罩到我们脸部舒展,是如此自然必然,已经感不到压迫感,而是变得畅顺起来了,鼻子也坦然接纳了。如果把口罩摘下。反而觉得不舒服,鼻脸上像缺了一样常备的东西。我们习惯了与口罩同居的日子,摘下了反而有点不自由、不正常。
古人说:大疫不过三年。期待今年吧!
(2022、1、28)

林剑纶,南方诗歌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原任广州市政府公办厅海外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曾任现代人报社副总编)系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归侨作家联合会常务理事。公开出版了3本诗集,其诗歌曾在国内刊物获奖。
新年诗语(五)
楠木:按心之所向去生活
这些年尝试写诗,以热爱、赤诚之心,从新诗、古诗词到微诗,无意于名或利,偶有不曾谋面的朋友点出一两句说“喜欢”便满心欢喜,感激涕零,因而惶恐于被冠以“诗人”之名。诗之于我,是星空,是高山,是大海。我敬畏她、爱恋她。生活越枯燥,内心越向往。
“诗之为用,是使读诗的人有一种生生不已的,富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每当听到叶嘉莹先生的这句话,一股暖流油然而生。敬仰、感动、温暖。诗,是这样的存在。“你的诗是否有这样的力量?”我不禁问自己。我知道这将成为我永远的动力,由己及人,这是一个过程。我相信,只要心不死,终将达成所愿。
不要害怕,不要犹豫,不要违背自己的内心,真诚以待。走山、涉水,日子都要这样过。2022年的诗生活,我愿按心之所向去聆听、去写、去感受。

罗燕燕,笔名楠木。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理事兼诗歌委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个人文集《岁月无声 燕过留痕》、诗歌集(三人合集)《阅读星辰的那个午后》。
新年诗语(六)
彬哥(大太阳)
虎年之年,希望诗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虎虎生威,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诗歌评论实现嬗变。
简单说两点,一是要摒弃门户与流派的束缚。从小我,到大我,最后到无我的境界。二是诗无贵贱,不争输赢,唯真唯情。诗如夫妻,无分贵贱,亦无输赢,只有喜欢与不喜欢,爱与不爱,动不动人。动了情去写,才能感人,走心。
现在有不少诗感动不了人,因为有不少作者习惯于从外国诗人的诗中嫁接出自己的诗,或从古人的诗中寻找灵感,苦思冥想写出的诗,不是水土不服,就是消化不良,与现实世界脱离,没有真情实感,无病呻吟有之,娇揉造作有之,言之无物有之,故作高深有之。
即使那些批评或批判型的诗,大多也属于黑啤酒诗。那些诗,是温饱解决了的诗人,在啤酒屋喝着进口的黑啤,杯口流溢出泡沫的情绪表达,是享受中的苦,不是人生社会真实的苦。诗要真,不能装。诗,贵真,把最不能对世人说的话写出来,才有可能写出最动人的诗。
真的诗,有冲击力的诗,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是迸出来的。它们早已存在,连题目都有了,就看它们什么时候迸出来,并被你找到。
(2022.01.27)

彬哥(大太阳),大学非校内导师,教无类。非诗人,言不语。
新年诗语(七)
虫二:我向往的好诗
第一 一首好诗应该意象独特,节奏鲜明。意象则是诗之血肉,节奏是诗之音乐美。这也是中国诗学重要的遗产。
第二 我们需要健康快乐,精神饱满地活在现实生活中。一首好诗能够提供感动,或是触动的疼痛感。像是给命运带来一片早晨的阳光。
诚实的面对和真诚的表达那些难以被复述和言谈的人生意味,正是通过这样的诗意呈现,诗有了被传递的价值。
第三 诗是给人看的,要说人话,那些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鸟语”、“花语”均与好诗无缘。好诗靠诚实打动读者,靠美感愉悦人心。
第四 诗人要有理性的关怀,在理性的光芒中,感知视觉才会丰富和活跃,凝练而通达。没有这些,诗便没有灵魂。
总之好诗承载着对生命的幻想和延续,好诗的美可以让世俗的眼光惊悸。
好诗就是感动人,打动人,让诗产生陌生感和爆发力,收到意想不到的美感。把诗人的真挚情感融进去。

刘兰玲,笔名虫二。曾就职《信息时报》编辑,记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监事、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岭南诗社社员、印尼《千岛日报》中华文化专版编委。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

乔平为本次活动题字
第一辑参与的诗人(排名不分先后):丘树宏、陈希、李磊、老刀、郭锦生、李明刚、郑德宏、刘春潮、冷梅、紫紫、杨莲、粥样。
第二辑参与的诗人(排名不分先后):张况、秀实、施维、南成、依人、刘又青、陈灿荣
欢迎投稿:
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
“新年诗语”活动
主题: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新年诗语”
目的:为繁荣诗歌文化,活跃广东(或华夏)诗坛研讨气氛,展现诗人新年对诗歌或诗坛的愿望。
参与者:诗人、评论家、文化名人、读者等均可。
参与办法:参与者请就当前诗歌或诗坛发表自己的新年思考或愿望,可短可长(几句也可,一般不超过500字),请以Word文档(连同个人简介及相片1张)通过微信发给郭锦生或发至邮箱:632078687@qq.com。
截稿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2月28日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