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朝如青丝暮成雪 370
文/三木秉凤
光阴飞驰如梭,四季轮转如推,由于少壮眼高手低华年虚度,老骥知返已是步履维艰。生命是一次历经磨难、自我感悟、缓慢升华的过程,少时也许不知愁是何味,追求虚荣盲目自信,然而这些生命泡沫与荣光粉饰必会在一次次的尘寰磨砺中水落石出,几十年的艰涩生涯里突然感觉无论我们如何与命运抗争,我们依然是茫茫大海中的一介浮萍,随波逐流,随风飘逝,而且世事之艰很难用“人情冷暖,世事无常”来概纳。在曾经学习无用论的吹风下,世人很多放弃了文化修养与文化学习,贪心扎入知识的海洋中求名逐利,有时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竞占据上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
我甚至怀疑过自己的修练方向是否正确?是超凡脱俗置身荣威名利之外,还是与时俱偕行深入虎穴龙潭之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那些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者,简直凤毛麟角。随着时光的推移,不觉老之将至,慢慢也就参透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类从大自然中脱胎换骨而出,人类社会无论如何日新月异地变化,但必须顺应自然、道法自然!而不是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因而人伦规律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文必须适应天文,人道必须恒顺天道!这就是阅读《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给我的启示。茫茫半世,豁然开朗,人文价值观一旦确立,后半生命也就有了方向,做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做个知书达理贤人,做个悟道通体的高人。也许芸芸众生我们皆可从中找到自己的境界,境界之高低惟有自己独品其中之味道!但小人往往以己之狭心度君子之华腹,不能透观人生境界者,皆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若倡导人生得意须尽欢,则会沉迷于纸醉金迷之中失去方向;只有咬定天生我才必有用,人则会在江湖风雨中追求道义,以己之才力广助众生,芸芸众生不过两种走向即物欲之求与精神之求,如果将物质作为手段来完成精神的修炼与升华,这将是完美无憾的最佳人生过程,所以人生最终出来两种境界,一是精神贵族的脱俗境界即通过文化修养灵魂的高尚,二是物质贵族的世俗境界即通过知识来满足欲望的无限需求。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君德所感,天必承应,厚德载物非是虚言传世耳。试想书香门第代代传递着人文家风,朱门豪宅代代传递着铜臭浮业,文人不屑于“视金如命”的财主称之财奴,财主将不谙“世俗玩乐”的文人称谓呆面书生。人生的不同价值观由此显现,有的索取世俗之荣,有人入于脱俗之修。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国自古有崇文的社会传统,学而优则土或学而优则隐,此乃是中国文人的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两种走向,有道则出世造福一方,无道则退隐山野独善其身,自古人们颂扬的是春蚕丝尽蜡炬化灰,是甘为人梯以及见义勇为的精神,是落红化泥无悔护花的园丁精神!《后汉书》言之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财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皆不反对财富拥有,但在金钱以外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往往被人们忽略甚至蔑视,这就是从人类文化中汲取的精神营养,它化导着人类的灵魂并在默默无言细雨润物般将人生境界由低级推向高端,这个过程就是精神修练与文化修养。

少壮之时,有一种理念: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做一个知识分子;老大之时,又有另种理念: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有文化自信,做一个文化达人。其实知识与文化都不可偏执任何一方,物质文明建设需要知识储备,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文化强国。然而当下的世界境况,知识已是爆炸,而文化尚不自信,所以精神文明建设之任更重于物质文明建设之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不管在朝如青丝之时,还是入暮已成雪之列,只要通天达地生命开悟,只要坚守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即使粉骨碎身“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依然火尽春生“只有香如故”。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1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