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年
我是1984年参加的高考。
1981年进入一中的时候,中考成绩是416分,而那年的一中录取线是360分。只是因为第一次离开故乡土屋,住在县城之后,很多事情从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跟班主任老师又沟通不畅,高一的时候便产生了隔阂,成绩虽然不是很差,但因为思想上一直憋着一股劲,非要跟班主任老师“分出个高低”来,学习上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
期间班主任故意把我调到了混合宿舍,还趁两个同学打架,把我专门安排在他俩之间睡。那可是两张单人床拼成的上铺啊,我睡在中间,这俩哥们要是动起手来,还不把我“打下去”摔残?
高二之所以选择了文科班,主要归功于单亦敏老师的影响。高一的时候,单老师就找来我们几个同学,要求每人天马行空地写篇作文,还说了他右派放牛期间辅导莫言的往事。记着当时有4个同学写了,其中肖玉生同学的那篇,获得了当时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的一等奖。其实我当时最想干的工作,是医生。只是因为当时的班主任根本听不进去我的解释,还无中生有地“陷害”我,搞得我心神疲惫,又无可奈何。
或许就在高一末吧,我气愤了,直接对他说,你这样对我,又不听我解释,我早晚把你的这些做法写出来!班主任立马暴跳如雷,还差点动手打人。
肯定就是因为这句承诺,我选择了文科。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班主任,后来又管了我2年。期间我受到的不公待遇,可想而知了。只是高二之后,我不再跟班主任“较劲”、更不去违反哪怕是一丁点的违纪,一心一意学习,成绩也飞速提高,记得高二结束的时候,还因为进步太快,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但进入高三之后,班主任就不停地找我谈话、找我们几个同学谈话,我竟然到了一天一天地都不让到教室了,就那么让我站在他的办公室门前“反思”。甚至我带着书去,在门前自己看都不行。
写到这里,就非常感恩当时的年级组长蒋老师,是他老人家跟班主任“谈话”之后,我们几个孩子才得以回到了教室。但那年我们都才多大啊,根本折腾不起,终于,有个王同学得病了,还被迫休学。虽然他后来考了博士,还成绩斐然,但去年我们一起聊起当年这事的时候,唯一的解释就是,班主任这是不想让我们考上大学的做派啊!
身心疲惫的我,终于晕倒在了预选考试的数学考场上。本来语文数学是我的强项,那天数学却只考了60几分,按照120分的卷子,根本不及格。还好,只是预选。但这时候,我隐约感觉,自己跟那个休学的王同学一样,已经到了快读不成高中的地步了。
就是从那天开始,到真正的高考,大概还有两个多月吧,但我再也没有那么“悬梁刺股”地学了,一旦感觉累了,就仰起头来、闭上眼睛,如果可能,我就会抓紧跑几步。终于,熬到了高考的那天,除了考《地理》的时候头脑稍微不适,其他的科还算正常,最终总分484,过了本科线4分,成功考入大学。
而那年,班级一共也没有10个同学考入本科,总算突围成功,没如我们瞎猜的班主任之“愿”。
上大学后,跟校医李燕君大夫很多沟通,这个和蔼的老者诊断说,我这是“美尼尔氏综合征”,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要注意休息,慢慢就会好起来。
高考已经过去多少年了,当初虽然“倍受不公”,但总是没有寒窗付东流,虽然从此不敢再挑灯夜战,但总是胜任了各种工作。唯一的感悟是,高中时间虽然只有3年,但这3年,对一个可塑性很强、而又让一个低俗私心的人胡乱划拉过的少年来说,伤害,不可估量的!
2020年3月18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