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硬与柔软
文/张桂萍
第一次把坚硬与柔软联系一起,是因为一个笑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天之骄子”的我被分配在市直机关工作。因全市召开宣传工作会议,会前和同事们一起加班装订会议材料。装订材料是一件很单调且乏味的事情。司机同事提出要新来的大学生我,猜一谜语。
谜面是:“一个东东坚硬进去,柔软出来。”猜一物。
他的谜面说出来后,同事们不约而同大笑,笑声里似乎夹杂着些许暧昧与色情的味道。为了不让自己成为日后饭余谈资,最好的答案是:沉默。
同事见无人回应感觉无趣。便自解自说:“你们都想歪了!谜底是:烤红薯。”

第二次邂逅坚硬与柔软是在一期文学刊物《收获》中,题为《坚硬的柔软》中篇小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我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对坚硬与柔软有了作为女人切身的体会。在没有阅读小说之前,对《坚硬的柔软》有了急切的好奇与渴望。除了想起几年前同事的笑话外,坚信这一定是写一篇书写男人情感的小说。
果不其然。小说描写的是一所高校中文系的一对夫妻的情感故事。丈夫是留校工农兵大学生,从事政工。妻子是本科毕业后中文系再读研究生。妻子和她一起读研的师兄有了婚外情。他们在酒店开房时,被“扫黄打非”者抓获。师兄未婚。妻子必须由丈夫签字来酒店领人。最终如何解决此事,主动权完全取决于丈夫的态度。小说读到此,应是最牵动人心之处了。三个人几乎是我的同代人?那么年轻、那么有知识、有身份,结局怎样?丈夫是拒绝领人?大打出手?愤然离婚?一解男人屈辱之恨?因小说读后已经三十几年了,我忘记了作者是如何描写丈夫内心的感受。最后让读者没有想到的结局是:丈夫非常冷静理智、很有绅士风度地来到酒店,如同开会签名一样,签字后竟然没抬头看情敌一眼,仿佛什么事情没发生似的,牵着妻子的手,一句话没说离开了酒店。

作者为什么要以《坚硬的柔软》作为小说题目?他要表达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描写一个女人的婚外情与其丈夫的懦弱?读过无数小说的我,为什么对这篇小说难以忘怀?
第三次和坚硬与柔软不期而遇,已是垂垂老矣的退休闲人。在一期《小说月报》中,一个中篇《锦绣前程》引起了我的关注。小说写一个湘西美人胚子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在初去北京读书的火车上认识了一个作家。作家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怀着悲悯之心书写了美人的奋斗故事。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小美女渴望在演艺圈混出名堂来,她除了“献身”把自己变成一辆“公共汽车”外,还有其他捷径吗?当她费尽心思终于被一个副省长包养,弄到足够的资金准备走上明星之路时,副省长被双规了。她感觉自己末路在即,回顾30年的短暂人生旅途,在北京梦想成名的日子里,那些帮过她的男人,大多都以自己的美貌与胴体作为交换。只有那位已过不惑之年的作家大哥多次真心帮助,却未提任何要求。所以她在准备自行了断生命之前,诚约作家来酒店叙旧。作家对她的传闻略有所知,但当他们以两堆干柴似的身体彼此燃烧时,作家难以拒绝并悟出了非常经典的人生体会:“说白了,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就是柔软与坚硬的关系。这一刻,女人无限地软下去,男人无限地硬起来---”
笑话也好,小说也罢,在我的人生之旅中,宛如路人一般,点头示意、一笑了之而已。没有太在意,没有多思考。
可是有一天,我正在家里忙活着家务,似乎倏然间有一束光照进我的心海, 波光粼粼,闪闪发亮,一刹那间竟然如同遇见了久违的故人一样,自然而然地把从前的一个笑话,两篇小说,彼此毫无瓜葛,之间隔着几十年的光阴的事情,一下子把它们联在了一起,迸发了难得且奇妙的顿悟:
其实,坚硬与柔软不仅仅是一个食物由生变熟的过程、不仅仅是男人女人身体变化的过程、不仅仅是男人和女人关系变化的过程,它更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的变化过程。之前对坚硬与柔软的理解是多么的片面、简单与狭隘!顿悟的那一刻,我为自己喝彩,为自己激动,为自己点赞。仿佛浑身都长了鸡皮疙瘩,有一种久违的颤栗之感。
可能有人会问:坚硬与柔软怎么就是每个人的心路成长变化历程呢?
每一个青涩之年者踏上未知的社会时,都是披甲上阵的战士。初出茅庐、斗志昂扬、冲锋陷阵。为理想、为爱情、为事业、为家人---作为一名战士,从内心到肉身,必须坚硬。软不邋遢者怎么有斗志?怎么能混出一个人样?怎么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清楚地记得,参加六一儿童节代表学校演出时,扎着小辫的小姑娘报节目的第一句台词是:“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修,不斗则垮。”同时还配上非常坚硬、极具力量的舞蹈动作。这是烙在我童年灵魂里最深刻的记忆。没有金钢钻怎揽瓷器活?

在生命的过程中,有的人奉献青春,有的人豁出生命,有的人遍体鳞伤,有的人一事无成,有的人默默无闻,有的人名成功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奋斗拼搏的经历故事。只要活着能够解甲归田之时,某个时刻,也许幡然醒悟:不想斗、不屑斗、斗不动了,卸下那坚硬的盔甲,回归最初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天地宽阔了,心也柔软了。
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经历、无数实践、自我反省、反复思考的过程。经历与面对了生活的种种之后的某一天,我似乎才渐渐读懂了《坚硬的柔软》作者的用意。毋庸置疑,一个男人必须有坚硬之身,应该像一棵大树般顶天立地。可是,如果那位丈夫被冲动的魔鬼缠身而丧失智慧与冷静,那么,毁灭的将是三个宝贵、年轻的生命与四个家庭的安宁与平静。这位丈夫以比大海、比天空更博大、柔软的胸襟,面对如此难堪与耻辱的现实,他的处理方式让所有的读者值得深思。而一个不智慧不理智不通透的人,总是棱角分明、矛头毕露、宁折不弯,在生活中将会碰得头破血流。尤其在猝不及防或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往往走向自我毁灭。如同小说《锦绣前程》中的美女。她的解脱让养育她的父母情何以堪?
坚硬是人性,柔软也是人性。坚不可摧是一种力量,绵里藏针也是一种力量。坚硬与柔软,它们本就是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同大自然中,石头是坚硬的,流水是柔软的。没有谁是谁非,谁好谁坏。它们的存在都是必须而合理的。只是生命该坚硬的时候必须坚硬,该柔软的时候必须柔软。如果把坚硬与柔软用错了时间与地点,那付出代价的就是生命本身了。
我心有猛虎,却依旧细嗅蔷薇。
2022年1月28日

作者简介
张桂萍,女,副教授。六0后。毕业于江西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干部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萍乡市作协、安源区作协会员。爱好写作,舞蹈,朗诵。著有散文集《生命是一种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