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二字最难读
文/郝臣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朋友,朋友多了有好酒,朋友多了路好走。但也有些人,不想交朋友,害怕交与朋友,不愿和朋友相处,甘愿孤独终生,这是为何?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活法的权利。有朋友,不见得事事如意,少朋友,也不至于生无可恋,没朋友,照样可以活下去。就看各人怎么想,怎么看了。舒适最好,无需强求。
纵观余半个世纪的“交友史”,可谓感喟良多。
总的来说,我的经历是复杂的,交友史是愉快的。有到一处、交一处的幸福,也有走一处、撂(联系少了而已)一处的遗憾,但总的来说,朋友在我的生命中无处不在,一路阳光普照,鲜花盛开,让我很开心。
人是群居而生的动物,太冷清了受不了,太热闹了也不行。凡是都是一个“度”字。
其实,“朋友”这个词是很哲学的。人和人的交往中,什么才是最合适的“度”?真的是很难把握。
最快乐的时光来自朋友,最烦恼的事情大多也来自于朋友。走的太近,不分你我,失去了“距离美”,终有一日,不虞而隙,便会像刺猬互扎一样难受,“两看两相厌”,分道扬镳,道路以目。
已经走远的,不用说,名义上叫朋友,实际也就是个熟人,甚至连“微信好友”也算不上,谁知我们一年黑了多少人,又被多少人黑了?
我们和很多人早就没有了“好久不见,非常想念”的愉快,也可以称之为“伪友”或“熟悉的陌生人”。再喊之为“朋友”就有些酸倒牙,心里不适,还不如不想、不念、不提、不喊,路遇假装看手机,一晃而过。
交朋友有点像技术活儿,真的得靠缘分。
人生就是很奇怪,有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凭个“眼缘”,初见犹如“旧时友”。不管怎么看都觉得心里舒服,就想与之交往相处,打心底喜欢。有的人,没有“眼缘”,原本素不相识,无仇无怨,但一见面就肌肉紧锁,浑身不自在,除了必要的交流,就想赶紧撤离,退避三舍。
当然,也有的人,初识面目冷峻,看似无热情无善意,但是略加交往,才发现感觉有时真的很骗人,这个人其实蛮好的,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好友呢。有的人,看着蛮好,感觉也好,处着处着又发现,原来他是一个这样的人啊,和自己本质上并不对味,还是敬而远之算了。人与人相处,谁能改变谁?很多人都可能是我们的老师,上了一堂课,转身离去。
交友是很艺术也很复杂的事,犹如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什么人爱什么人,共同的爱好是友情的“粘合剂”。可“朋友圈”大了,也难免良莠不齐,烦恼顿生。
友情应该是单纯的,欢愉的,边界清晰,互不设防的。真正好的友情,不一定义结金兰,不一定歃血为盟,不一定两肋插刀。而是:我有时间,咱对坐就好;我有快乐,你分享就好;我有烦恼,你侧耳就好;我痛不欲生的时候,你拍拍我肩膀就好;我需要有人搭把手的时候,你恰巧就在附近就好。当然同理,我与你同在,我也是你呼之即来,来之能聊的朋友。我觉得,这样的人,才能互为朋友,并长久不衰。
说到交友的边界,我认为,再好的朋友也不能“穿同一条裤子”。“登堂入室,妻子不避”并非好事,“无话不谈,无事不说”也不智慧。搞不好最终,不是“防火防盗防闺蜜”的尴尬,就是“你知道的太多了”的绝杀。无边界,太可怕!
最好的是朋友,最“坏”的也是朋友。历史上的教训还少吗?只有陌路,才互补侵犯,终生无碍。这也是很多人受到来自朋友的打击、诋毁、伤害后,得了“恐友症”,自闭大门,孤影孑孓,独享独乐的原由了。
可也有一部分的“友情”,有极强的目的性。即便没有缘分的作用力,即便七情不悦,六根厌倦,但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也得硬着头皮与之交往,并最终达成“狐朋狗友”“酒肉朋友”或者“围猎成功”的目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的就是这种交友的狂欢。虽然假模假式,貌合神离,但看着也其乐融融,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这类“友情”,不提也罢。
曾经看过一个小视频,两个朋友坐在一起聊天、喝水。一个看另一个喝水的时候,趁势把瓶底一掀,水灌到对方的衣领里,大家哈哈大笑一番。被灌的瞅准时机如法炮制,但没想到的是,首发者勃然大怒,直接把水瓶掼到地上。次发者无比尴尬,拿起自己的水瓶,把水全都浇到自己头上,仰头一甩,决然而去。
这样的友情很不公平。说白了就是一种霸道和自私。“爱和恨,全由他做主”。“我可以初一,你不能十五”。我可以怼你一拳,你不能动我一根手指头。我可以把奶油把你脸涂完,你涂我一点试试?友情是天平的两端,无欲无求,公正公平,控制欲过强的友情,令人恼火,断之有益。
所有以友情为幌子,绑架人、欺骗人、忽悠人的都应该被鄙视。往往伤害、欺骗、绑架、敲诈我们的都是所谓的“朋友”,生人和咱不可能发生联系、交集。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了保护自己,一定要把朋友和熟人严格区分开来。傻乎乎的心软、心善,凡是自己先道歉的,只能自食其果,说理都没有地方。
有的人,有福可以共享,有难无法共当。有的人,你红他踏破门槛,你黑他避之不及。有的人,人前把你夸上天,人后把你踩到地。有的人,你视他为知己,他视你为空气。有的人,盼他有,盼你无,明知你会犯错而不提醒,一味怂恿,等着看你笑话。等等等等。
这样的朋友,还是化为熟人为妙。
交人无数,知己难得。那些相悦的、靠谱的、相处不累的、懂你的、幽默的、有正能量的人,才适合做我们的朋友,知你冷暖,懂你悲欢。这样的人,才会让我们把寡淡的生活活成诗,让我们的周身都沐浴美好的阳光,成为更好的人。
身边如果有这样的朋友,那就是我们莫大的福气。岁月很久,余生很长,千万不要丢了这样的福气。
正好,我还有这样的福气!
2022/1/28

作者简介:郝臣,笔名谐音“浩晨”, 1972年9月生于陕西商州板桥,大学文化,民进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商企高管。出版个人文集《碎步成蹊》。多写散文、杂文、评论等,偶写诗歌。粗手绘心,拙文会友,其乐无穷。


田冲书法